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野农民称帝了:我竟然是太子 » 第96章 分兵三路

第96章 分兵三路

    面对着这纷纷闹闹的诸多副将,以及军中的中级将领。

    这一大群子人吵得像菜市场一般。

    一个个争的脸红耳赤。

    谁也不肯服谁,谁也不肯让谁。

    杨延年二话不说,缓缓的拔出腰间长刀。

    轻轻的用手指在刀锋处,弹了弹手指。

    一阵清脆的刀响声,缓缓传开。

    众多副将纷纷面面相觑,赶紧停下无谓的争吵。

    纷纷跪下请罪,口中连连称道不敢。

    双手紧握着贴身的一柄长刀,杨延年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把锋利的刀刃泛起的寒光。

    声音显得极其冰冷:

    “诸位将军随我征战多年,我向来不是个爱啰嗦的人,商议军事,可以有诸多不同意见,但是万万不能咆哮军营,丝毫没个规矩!”

    忽然锵的一声。

    长刀回鞘,随手的扔到李半国身上。

    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大家给我听好了。

    本将军已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本将军亲自带领,提兵五万,从利州出发,直扑嘉定府!

    另一路,有小师弟李半国统帅,我再派遣两名副将给你做副手,率兵一万,从这大巴山小路,徐徐而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到达贡井县城下……”

    身边的几个副将,顿时有些忧心忡忡的赶紧抱拳出列问道:“将军,如此怕是不妥吧?

    李半国虽说是镇北大将军儿子,但他并没有独立统兵的经验,一万人马交给他,若是落得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呢?

    我等只怕有负镇北将军的厚望!”

    ……

    却见杨延年冷冷的转过脸来,眉如峰,眼如刀,一字一句说道:

    “我这小师弟李半国虽然说是没有独立统兵经验,但他在我家恩师李天策大将军的多年熏陶之下,用兵之道早已了然于胸。

    更何况,我特地指派了两名副将给他做副手,这两位副将都是足以独当一面的老军伍了。

    有他们在一旁参赞军务,断然不会有什么闪失。

    更何况这一路人马人数最少,只有一万人马。

    只要能够成功的顺利赶到贡井县城下,就是一桩胜利。

    剩下的四万人,有陈副将亲自统帅,目标直指成都府。

    三路大军齐下,谅他们插翅也难逃!”

    ……

    几个副将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

    纷纷觉得有些惊疑不已。

    实在想不出作为西南将军的杨延年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陈副将有些满脸过虑的走出队列:“启禀将军,自古以来,分兵行军便是大忌。

    眼下兵分三路,末将总觉得有些不妥!还请将军三思啊!”

    众人疑惑的目光注视之中。

    却见杨延年哈哈大笑,在原地踱了踱步:“本将军知道诸位同袍的心中顾虑。

    自古打仗,分兵的确是大忌,

    原本也没啥好说的。

    但是诸位将军也看到了。

    自从噩耗传到京城,我这位小师弟李半国,便联络了出云公主等人。

    在京城里是上蹿下跳,先是到户部联系熟人,准备好需要大军调薄的钱粮。

    又跑到兵部,四处塞钱,让兵部将所需的武器辎重调集完毕!

    这其中种种,李相国,出力甚巨。

    要不然,朝廷也不可能上午宣布发兵的旨意。

    下午本将军就能够顺利领兵出城。

    虽然说陛下那里颁布圣旨,只不过是一个过场和流程。

    但我们为了打这一场仗也是做了诸多准备。耗费无数心思。

    自然不会做那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

    ……

    我也知诸位将军心中疑虑甚多。

    只是诸位将军好好想一想,这些闹着玩称帝建国的农民逆贼。

    手上满打满算也就千余人马,,如果小师弟这一路人马经过大巴山,直扑贡井县。

    顺利的话,仅凭这一万人马便足够剿灭这帮逆贼。

    本将军之所以兵分三路。

    为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彻底断绝这帮子称帝建国的逆贼。

    从成都府,嘉定府,以及贡井县,三个方向联合堵死它们可能的去向。

    让他们插翅也难逃。”

    ……

    原来是这样。

    原来兵分三路是为了封死他所有的去路。

    众多偏将,纷纷点头,恍然大悟。

    只不过李半国这一路人马,却让他们有些心中起了担忧之色。

    这担忧的脸色又如何能逃得过杨延年的毒辣眼光。

    重重地一巴掌便拍在李半国肩膀上,杨延年语气之中满是语重心长:

    “师弟啊,此次这一万人马交由你亲自统领,可不是让你耍威风的,

    而是让这一支部队打着你的旗号,为我恩师复仇。

    但事实上,这支部队的指挥和行军,所有一切权柄,需交给两位副将来指挥。

    你万万不可以擅自托大,夺取两位副将的指挥权!

    都听明白了吗?”

    ……

    李半国脑子里一阵嗡嗡直响。

    难怪嘛!

    就说嘛……

    自己刚开始还有一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仅凭着父亲的余荫和影响力。

    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让自己坐上了一军统帅。

    原来是打算借着自己的名号。

    但事实上这支军队,由自己的身边两位副将来统领指挥。

    这就有些说的过去了。

    再也不像刚刚那般奇葩和显得突兀。

    身边的一众副将们也纷纷开始点头,恍然大悟。

    原来杨延年将军。

    乃是把这一万人马的军队当做了诱饵。

    三路人马。

    唯独这一万人马人数最少。

    而且是有一个毫无实际统兵经验的李半国来统帅。

    只要他伪魏国一众君臣们不犯傻。

    肯定会率先攻击李半国这一路人马。

    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

    除非伪魏国这帮子君臣们全是傻蛋。(当然也未必见得有多聪明,要不然也不会做称帝建国的这种蠢事。)

    众多商讨军事的副将们,纷纷开始理解起西南将军杨延年的苦衷和安排。

    口中连连称赞。

    “原来是我等误会了将军……”

    “刚刚我还差点准备对将军破口大骂呢,如今想想真是惭愧!”

    “不愧是我们的将军,我们的统帅,行事安排就是高瞻远瞩!”

    杨延年眼光看了看那个李半国身边的两位副将。

    两位副将顿时非常识趣地抱拳大声说道:“愿听将军号令!与那伪魏国逆贼虚与委蛇,诱敌深入!”

    杨延年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己亲手安排的这两位副将觉悟性就是高。

    顷刻之间,便明白自己安排的这一万人马。

    乃是三路人马之中作为诱饵一般的存在。

    满意点了点头,杨延年大声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同袍听好了,小师弟的这一万人马,负责诱敌深入。

    打到贡井县城下之时,先像模像样的攻打城池一次。

    然后立即退入大巴山出口,尽量不要和伪魏国逆贼们直接发生冲突。

    当然了。

    我也明白诸位将军想建功立业的心情非常急迫。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仅凭一万人马就可以全歼伪魏国的这帮子逆贼们。

    毕竟我的恩师率领麾下五千人马,也诡异的全军覆没。

    天晓得这伪魏国君臣们有什么样的奸诈手段。

    我们手上兵马虽多,却也不可马虎大意了去!

    所以这一万人马负责诱敌,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发生全面的交战。

    剩下两路人马从嘉定府以及成都府方向,慢慢收紧包围圈。

    向贡井县方面的靠拢,到时候三路人马一旦成功会师。

    那就是这帮逆贼的覆灭之日!”

    “诸位将军都听明白了吗?”

    “末将等明白!”

    “大声点,本将军听不到!”

    “我等明白!”

    “好!现在出发……”

    ……

    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

    李半国有些百无聊赖地骑在马头上,兴致缺缺的看向身边的两位副将。

    “我说两位老将军,你们有没有发现异常?”

    左副将哈哈一笑:“我还以为这伪魏国逆贼究竟有多么的能征善战。

    结果这一路来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怕是早已被我们十万大军给吓傻了吧?”

    右副将有些谨慎的,摇了摇头:“按照小将军所言,这位伪魏国太子,向来行军打仗都会多设置岗哨。

    可这一路来,连个鬼影子都有些看不到,这越走我心里面越有些发寒,会不会这个伪魏国太子布置了什么阴谋来对付我等?”

    李半国此时也不由一脸凝重。

    心中疑虑重重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

    这个伪魏国太子的手段我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练兵极为严格苛刻,行军打仗之时,也是向来谨慎。

    部队该怎么扎营,该怎么设置明哨暗哨,都有着与常规不同的做法。

    断然不会变得如此轻率大意。

    否则从药砂县到巴州,再到家父西南五千兵马。

    也不会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栽到他手里。

    这一路来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我心里也是有些心生恐惧。

    你们说,会不会是这个伪魏国太子,也在做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让我们孤军深入,然后再来个包饺子,一般一网打尽?”

    嘶的倒吸一口凉气,左副将也渐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改之前的态度:

    “小将军说的也是,咱们如今一头扎进深山,这深山山高路窄,我们万人大军,整支队伍被拉得老长老长。

    一旦他在那某个险要之地突然设置了伏兵,必然可以将我们这支队伍切割成好几部分。

    然后再逐一击破。

    来之前我还以为这不过是一帮子称帝建国的无知农夫,现在看来,着实有些大意了!”

    ……

    满手心冒汗的手紧紧握着刀柄。

    李半国紧紧的咬紧牙关,父亲的死仿佛还犹在眼前。

    如今竟然又要轮到了自己,最近有些求助般的看下左右两位副将。

    毕竟大军的指挥统帅之权,事实上是由这两位副将来实际掌握的。

    自古以来以右为尊。

    右副将点了点头,一脸凝重的说道:“眼下我们的斥候哨兵,已经是往前深探十里。

    为了保险起见!

    不如我们增强斥候侦查行为,将斥候哨兵,增到三倍。

    探查前方三十里没有任何异常,再让大军前行,两位以为如何?”

    稍稍松开腰间的刀柄,李半国点了点头看一下身边的左副将。

    二比一。

    左副将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我听你们的,眼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加强前路侦查行为,也的确可以更好的保证我们大军安全,以免遭受到埋伏和袭击!”

    三人全数通过。

    紧接下来右副将毫不犹豫的,便安排了三点五倍的哨兵人数。

    并要求这些哨兵斥候,把前方三十里方圆,确保侦查安全,才让大军放心通过。

    一时间山林里众多鸟兽齐齐飞散。

    动静比之前闹大了不少。

    半个多月了。

    大巴山虽然说纵深较长。

    只不过这些大军方向和行军路线极其明确,身边又大量的配置了,本地的一些精通山林路线的向导。

    行军速度不由得大大提高起来。

    很快便精准地横跨大巴山脉。

    眼看再花个一天功夫。

    便可以成功的走出大巴山,就能够成功的穿越几个州府的深山地界。

    要不了多久,往西南方向一直前行。

    就是贡井县方向了。

    李半国走到这,这才深深的松了口气。

    看着身后层层起伏的连绵山脉。

    再看看眼前,这连绵百里的大巴山山脉总算是快走到尽头。

    仿佛依稀远远的便可以看见一处群山之中的平地。

    那一处小小的宽阔之地。

    坐落着一座县城。

    那就是贡井县。

    那可是自己父亲殒命之处。

    没由来的便心中怒火燃起。

    身后的一只大手轻轻按在他肩膀上,温柔的拍了拍。

    转过身来。

    赫然是满脸笑容的右副将,只见这位老将军呵呵一笑:“小将军不必如此,

    眼下在贡井县近在眼前,我们万万不可以心急,坏了大事,凡事还需要沉稳一些。

    前方还有几十里,便可以彻底走出大巴山。

    越是到最后关头,更是不能心中着急慌乱。”

    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李半国有些羞愧的点点头,满脸的赞同:“老将军所言甚是,家父之仇,虽然说不共戴天,只不过这马上就要走出大山了。

    依照这伪魏国太子贾鹤春的诡计多端。

    这最后关头……就怕他会在这大山出口设下伏兵。

    让我们以为即将走过最危险的山路,一旦我们放松警惕的话。

    便是他们得逞之时!”

    哼哼。

    左副将满脸不悦:“我们这一路来都提心吊胆,半个多月了。

    难道还会急在这最后一小段路吗?

    不如吩咐下去,

    最后的这一段山路,让大家格外小心!

    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被伪魏国逆贼偷袭和伏击!”

    一声令下。

    万余人马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随军的战马皮子上多给他包裹上布条,嘴巴上也尽量的塞上能塞的东西。

    几十里的路也要不了多久。

    很快他们便发现。

    伪魏国逆贼们……

    竟然没有在这最让人容易麻痹大意的地方设下埋伏。

    众人不由面面相觑,敢情自己的穿越群山,这一路来都白白提心吊胆了?

    这帮子逆贼压根就没在乎?

    压根就没把自己今晚余人马放在眼里……

    这……

    太特么诡异了!!

    压根就不符合伪魏国太子贾鹤春的阴险行军风格。

    (两章合一章,今日更新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