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南洋家族的崛起 » 第64章 单刀独马走天涯,保主登基坐禅台(求追读)

第64章 单刀独马走天涯,保主登基坐禅台(求追读)

    “大哥,你打算去这个古庙烧香吗?”

    接到唐雨的指令后,阿辉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先不去麻坡工厂处理纠纷,却跑来新山的这个古庙,这唐雨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啊?

    “嗯,没错,我安公告诉我,我们新人先到一个地方呢,要先到人气最旺的当地土庙,烧一炷香,拜拜山门……”唐雨笑道。

    说话间,阿辉的福特车便来到了位于新山市直律街上的“柔佛古庙”。

    直律街是新山老城区中最长最奇特的一条老街。

    这间柔佛古庙,座落在直律街中心位置,背山面海,居高临下,雄视整个新山市区。

    整个建筑带有浓厚的明末清初大陆南方建筑风格。

    古庙分为前院、主楼、后院与厢房。它的屋顶设计是采用逐步增高方式,即前院山门屋顶最矮、大厅正门屋顶较高、祭拜厅屋顶更高,而大厅屋顶最高。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物特色,通过屋顶高低层次,以突出大厅的重要性。

    古庙前院被一片围墙(山门)包围,这使古庙看起来更庄严肃静。前院墙上漆有壁画,屋檐则装上木制或陶瓷饰物,如花朵,凤凰、狮等等。

    在祭拜厅堂上有两个天井,它使香的烟有个缺口飘出庙外,同时阳光也可照入古庙大厅,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唐雨进入这座古庙后发现,里面最奇特的地方是居然供奉着五位神明:赵大元帅(海南琼帮)、华光大帝(广府帮)、感天大帝(客家帮)、洪天大帝(福建帮)、元天上帝(潮州帮)。

    古庙墙上还绘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鱼腹藏剑等精美的壁画。

    唐雨观赏墙上壁画的时候,顺便扫了一眼周围情况。

    今天并非大日子,庙里面的人并不多。

    前院的天井里面,只有一位蓄着长须的灰衣老者在落寞地扫着石板地上的落叶,看上去大概是庙里面的义工之类人物。

    唐雨发现后院与厢房之间有一间挂着“茶室”字样的房间,里面古色古香,里面的墙上亦挂着桃园结义等内容的木雕。

    他灵机一动,想起爷爷教的办法,便径直用右脚先跨进入这间茶室的门,落坐时双手撑于两桌角,随后高喊道,“泡茶!”

    看周边没什么人,唐雨本以为大概没有人会理睬自己这个自说自话的戏精。

    没想到他的话音刚落,那位原本正在边上扫地的灰衣老者忽然抬起头,对他开口道,

    “客饮何茶啊?”

    唐雨大声道,“红(洪)茶!”

    “请稍等。”

    很快,那灰衣老者送上来一壶茶。

    看到这个布置,唐雨笑了,与之前爷爷考验他的“木杨阵”一模一样:茶壶与一茶碗放置茶盘中,另一碗置于盘外。

    他这回学乖了。

    唐雨站起身后,将盘外茶碗移入盘中,再用标准的三把半香姿势捧起对着灰衣老者相请,并吟诗道,

    “木杨城内是乾坤,义气全凭一点洪,今日义兄来考问,莫把洪英当外人。”

    看到唐雨的标准姿势与流利的破阵,灰衣老者不禁眼睛一亮,重新上下打量了唐雨一番,开口道,

    “明复清反,母地父天,这位朋友哪一路安舵?”

    唐雨大声道,“地震高岗,一派西山千古秀。”

    灰衣老者接上道,“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到这里,基本上算是把天地会的暗号切口对上了,唐雨松了一口气。

    哪知道灰衣老者又问道,

    “请,汝从哪来?”

    “来自东方。”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

    “诗何话?”

    “日月齐出东方明,百万军兵护我行。满堂皆是真君子,忠肝义胆为公卿。”

    “请,汝又凭何而来?”

    “十八般武艺件件精。”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

    “拿诗来!”

    “钢刀锁链惯精通,枪法可能效子龙。棍似携英无两样,单鞭胜过尉迟恭。”

    “请,来时几条路?”

    “三条路。”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

    “拿诗来!”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汝是从陆路还是水路而来?”

    “先水后陆。”

    “来时几条路?”

    “三条。”

    “你走哪一条?”

    “忠路。”

    “哪一条最阔?”

    “忠路最阔。”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

    “拿诗来!”

    “出门看见路三条,我在中间访英豪。沿途尽是英雄汉,保我日月大明朝。”

    “那汝路上看见了什么庙?”

    “灵王庙。”

    “庙中有什么?”

    “对联一副。”

    “怎么说?”

    “有忠方可入庙,无义何必焚香。”

    “请,水路走的哪?”

    “三合河水。”

    “在哪交流?”

    “丁山之下。”

    “流到哪去?”

    “五湖四海。”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三河流出五湖通,望见高溪寺门中。忆昔五祖当年事,特来拜谢万云龙。”

    “请,汝来时经过多少滩

    “水深,看不见。”

    “来时经过几条河?”

    “三河。”

    “哪三河?”

    “黄河,京河,黑河。”

    “有何为证?”

    “有诗为证。”

    “拿诗来!”

    “三河合水万年流,行人不许在桥头。入内饮过三河水,五湖四海任君游……”

    这整一套的天地会切口暗语,在三宝垄时候,在爷爷唐志信的指点下,唐雨用了整整三天背会的。

    没想到,今天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对完切口后,那位灰衣老者看唐雨的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流露出亲切与愉悦之情。

    此时的唐雨取来桌子上的茶壶与茶碗,摆了一个求救用的“单刀独马阵”。

    他的这个茶阵布阵很简单:一茶壶一茶碗,壶口对碗。

    破阵亦很简单:能救助对方者,径饮其茶;不能救者,弃其茶再倾茶饮之。

    然后,唐雨毕恭毕敬地做了一个三把半香手势,意思是“请!”。

    在唐雨的忐忑等待中,

    那灰衣老者不慌不忙地举起那个茶碗,伸长了脖子后,一饮而尽。

    并念诗道:“单刀独马走天涯,受尽尘埃到此来,变化金龙逢太吉,保主登基坐禅台!”

    闻言后,唐雨不禁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