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北志之北望三千里 » 第九章 风云突变

第九章 风云突变

    这日京城街头出了个大新闻,播州土司杨文信和符文派高手金良道长产生冲突。杨文信上书吏部要求调解。

    太子也是在上朝的路上才知道的,他知道播州土司是西南大大小小土司的头领。知道此次估计西南土司又要借此闹事,只是不知道朝廷会如何处理。

    “允弟,这位金良道长你可认识?”

    “太子殿下,金良师兄是元风师叔的爱徒。常年在西南诸州行走,主要是为了派中各位长辈筹集材料。”

    “原来是元风道长的爱徒。对了,允弟今日应该就会公布文试遴选的内容。等下你随孤入宫让父皇见见,父皇前几日还说好久没有见到你。”

    “臣遵命!”

    南唐一切制度体例都是仿照李唐王朝。朝会也是分为常朝和大朝两种,常朝也叫入阁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参见每天都会召开,大朝则是每月初一十五召开参见人员也变多。而今刚好就是一次大朝之期。

    诸臣就位之后,皇帝登殿开始了正式的朝会。

    按照惯例大朝是很少真的去讨论国家大事的,主要还是一个礼仪形式。真正的大事都是皇帝召见宰相面谈的。

    这次朝会依旧是开始了常规的礼仪活动,但是礼仪结束后并没有结束朝会。而是吏部尚书曾祖祥直接出班上奏。

    “臣启禀陛下,播州宣慰司知州杨文信上书要求惩治符文派道士金良。此事涉及土司及符文派臣不敢擅自处置,望陛下圣裁。”

    皇帝拿过奏折看了一会儿说道:“朕昨日也收到符文派的上书也是声称他们的道士金良被播州土司无故扣押。”

    此时南平王站了出来:“启禀陛下,符文派乃是我朝护国神教,而西南土司则是我朝内部安定之本。两方产生矛盾老臣认为要谨慎处置方可。”

    皇帝点头道:“不错,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建议没有?”

    朝堂上大臣们也议论了起来,皇帝看着大家在小声讨论也不说话就是默默看着。过了一会儿皇帝说道:“南平王朕记得播州杨氏好像也是出自南平府,王兄对此事可有办法啊?”

    南平王立刻出班说道:“陛下老臣思虑良久没觉得此事关系重大,最好是由朝廷派人前去调解解除误会。所以臣认为必须要是两方都认可的人物方可成形。”

    “不错,那王兄觉得这堂上衮衮诸公那位可当此职啊?”

    “这个老臣就不好说了,对了曾大人乃是吏部天官。不知曾大人可有什么推荐?”

    “回禀陛下让臣仔细思量满朝上下,有一人最合适此事。只不过有些不方便。”

    “曾卿,可直言不讳。有所失言朕也赎你无罪。”皇帝大度地说道

    “谢陛下,臣保举东宫都尉王允担任此职。”曾大人高声说道

    顿时太子被震惊了,他明白这估计又是南平王的诡计。

    曾大人接着说道:“首先大家都知道王都尉是高丽国王子,但是大家不知道王都尉的母亲是高丽王侧妃杨氏。杨妃的出身正是播州杨家,所以王都尉和播州杨家乃是亲属关系。最后大家都知道王都尉是符文派大宗师玄基道长的爱徒和金良道长是同辈师兄弟。这样的话就最合适了。”

    这时南平王突然发声道:“不可啊!王都尉已经报名参加了庆嘉郡主的郡马遴选。此时去往播州最少也要数月时间岂不是耽误人家姻缘。”

    吴越王立刻答道:“陛下,事事应以国事为先。若是王都尉不能参加遴选只能说与小女无缘。”

    太子正要插言,突然看见太傅正在和自己打眼色。太子收住心神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此时皇帝却对太子说:“太子,王允今日可入宫了。”

    太子立刻说道:“回父皇,王允今日随儿臣入宫了。”

    皇帝接着说:“宣,王允上殿”

    王允上大殿后立刻就发现了气氛十分奇怪,自己看了眼太傅发现他老人家眼神中充满了决绝。而太子则是充满担心和激动。下跪行礼之后,只见皇帝问道:“王允,朕要派你去播州公干但是会耽误你的姻缘不知你意欲何为?”

    王允再次磕头说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皇帝正要开口突然,太傅大人出班言道:“启禀陛下此事不可,王允年轻自小东宫长大。从未处理过地方事务,况且此事涉及西南土司更是复杂异常。老臣认为不可。”

    “那林太傅可有什么推荐?”皇帝不动声色地问道

    “老臣二十年前担任过西南宣抚使,与这杨文信之父也算交好。金良乃是元风道长的徒弟,曾多年在宫中行走。老臣也认识。如此看来老臣才是最合适的人选。陛下此次臣林恪愿往。”林太傅当场跪倒叩拜。

    “不可不可,太傅乃是士林领袖。又是礼部尚书,明年又是大比之年。林大人若为钦差老臣只怕耽误国家论才大典啊!”南平王马上开口说道。

    此时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有人支持太傅亲自调查,也有人支持王允应该身体力行。皇帝看了看说道:“林太傅国之干城,不过国家论才大典不能耽误。如此这般吧!晋林恪太子太保衔,领西南安抚使,调查播州冲突。卸任礼部尚书。”

    接着看了看太子又说道:“原礼部侍郎张朝江署理礼部尚书,吏部侍郎王常义调任礼部侍郎。”

    群臣立刻下跪接旨。太子也在一脸震惊中接下来了旨意。

    即将退朝时,王允被刘公公叫下。说是皇帝要面见于他。王允立刻点头随着刘公公离开。再去见皇帝的路上,王允隐隐觉得是前几天和淮扬王的见面造成了今日的后果。

    在刘公公的引领下来到了御花园,此时皇帝陛下正坐在一处凉亭里看着风景。

    “臣东宫都尉王允拜见陛下。”

    “起来吧!允儿坐下来吧。”

    “是”

    “孩子你到我大唐有18年了吧?”

    “回陛下,小臣接受陛下庇佑已经十八年了。”

    “没想到过得这么快,你都该娶妻了。朕也老了。”

    “陛下龙精虎猛年富力强。”

    “好了,你自小在宫中长大朕和皇后一直是你如子侄。何必说这些官面的话。”

    “是,臣失言”

    “朕唤你过来,就是好久没有见到你了。想看看你。下个月郡马遴选就要开始,朕希望你能获得良配。”

    “谢陛下,臣定不负所望。”

    “朕想起来了第一次见你的样子,坚强克制眼神中还有着孩子中少有的睿智。当即朕就决定让你给胜儿当伴读,胜儿太需要有你这样随时给他提醒的人了。”

    “臣定当辅佐太子已报陛下厚恩。”

    “行了,过几天太傅就要远行了。去陪陪你的老师吧!”

    “是”

    此时的太傅也在和太子在东宫的书房内说着话。

    “殿下,当初咱们说好的。只是帮助北朝成事,协助各方完成贸易。怎么最后成了殿下和淮扬王结盟了?”

    “老师,有了淮扬王的支持再加上吴越王的联姻。孤的位子就更稳固了。”

    “太子,你真的认为南平王和闽王是你最大的障碍吗?”

    “老师,难道不是吗?”

    “殿下,南平王今年已经七十有三了。他还能挺几年?南平世子和世孙都是些酒囊饭袋之徒,南平王一不在你觉得他的废物儿孙真的能保住这份势力吗?”

    “那为何这些年,南平一派势力滔天。”

    “太子,再滔天的势力也没有兵权啊!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南平王的势力就土崩瓦解。您太不了解您的父亲了。”

    “老师您的意思今日之事,就是父皇对于我结交淮扬王的惩罚?”

    “昨日陛下就询问了老臣西南土司的旧事,今日朝会就是暗示老臣自请去西南。”

    “为何?孤只是想自保啊?”

    “太子殿下,我大唐已经有了两位太上皇了。陛下不能当第三位啊!”

    “老师,难道父皇已经对我失去信心吗?”

    “太子莫慌,老臣虽然离开了礼部但是署理的尚书依旧是我的学生。同时这位金良道长实际上是专门为陛下寻找丹药的人士,这件事让我们处理也是说明了陛下对我们的信任。这次不过是小惩大诫,太子在老臣离开的时间要谨言慎行就行了。”

    师生二人正在说话,突然侍者来报王允归来。

    “允儿,陛下留你何事?”太傅着急地问道。王允立刻将皇帝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林恪终于松了口气,说道:“殿下老臣果然没有猜错,陛下只是小惩大诫。臣走后允儿要尽力争取郡马之位,太子要深居简出多多去陪伴陛下。”

    太子和王允立刻对着恩师行礼称是。

    太子明显被什么刺激到了,恍恍惚惚地就离开了书房。林恪叹气地看着王允说道:“允儿,这次太子犯了大错。险些失了帝心,为师离开后你要多多劝谏太子。还有速去找元清道长,让他设法派人来助我解决播州之事。”

    “弟子遵命,老师弟子面圣之时。觉得陛下还是心向太子的。”

    “是啊!陛下诸位皇子里其实只有太子才有能力承担这份重担的。只希望太子不要行差踏错功亏一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