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北志之北望三千里 » 第二十一章 变天

第二十一章 变天

    宋箐乃是南唐官场上知名的清官,他出身贫寒。自小努力读书一举在科场夺魁,这些年来在南唐闯下了不小的名声。所以才能担任松江府知府这个天下第一的肥差。不过说起来他的科举主考正是太保林恪,所以官场上一向视他为太子党。

    “殿下,不知可否告诉下官。昨夜殿下醒来以后的情况呢?”

    “孤昨夜被浓烟呛醒,起来后发现所有人都绵软无力。担心陛下安危于是一人前往陛下寝殿,那知道哪里也是浓烟滚滚。但是陛下则是昏迷不醒,孤只能背上陛下跳窗到甲板上求生。”

    “好,那下官率兵登船时为何殿下手握钢刀啊?”

    “孤为了防备有贼人作乱特意拿了侍卫的长刀护卫陛下。”

    “好,下官再想问问殿下。为何我等要来救援龙舟,高丽营马都尉严词拒绝?”

    “孤下过令,责成马都尉没有圣旨不得放人入内。”

    “好,下官了解了。”说完宋大人转向皇帝一侧又说道:“陛下臣大概清楚怎么回事了。不过现在没有证据,臣不敢乱讲。”

    皇帝平淡地说道:“宋卿朕命你全权清查此事,你变大胆开口。将来回京以后再详查。”

    宋大人脱去冠冕下跪说道:“陛下臣冒死启奏,太子弑父夺位一案。”

    顿时,整个大殿一片安静。太子也激动的站了起来,厉声说道:“大胆,来人将他叉出去。”

    皇帝转头看了看太子说道:“太子,临大事需有静气。”

    太子只能躬身行礼,然后又做了回去。

    皇帝对着宋大人说道:“宋卿继续。”

    “陛下,臣还希望调阅近日来不良人司有关太子的记录。现场查证以证公允”宋大人又说道。

    “准了,老刘拿档案来。”皇帝说道。

    很快刘公公就安排了小黄门拿来档案,宋大人现场翻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臣基本上明白了。”说完宋大人站了起来,走到群臣身边又说道:“陛下,此事已经很清楚了。太子殿下通过掌握此次祭奠的兵权,将属于太子府卫队的高丽营调在龙舟周围。让神策军在外围防守。”

    说完宋大人打开不良人文档,“在文档上写得很清楚,太子殿下亲自下的令调的军。同时太子殿下也确实下过令给马都尉只认圣旨不认人。”

    接着就将文档交给其他大臣看。

    “随后,又安排人将秘药悲酥清风放在了太子殿下的私物当中。这些东西是不会检查的,就放在了龙舟货仓。接着殿下就命令小李子,在宴会结束之后点燃伪装成熏香的秘药。同时殿下应该还偷偷吃了解药,按照计划两个时辰之后所有都会被迷晕但是太子殿下提前服用了解药也会醒来。”宋大人说到这里,又拿出一本档案。

    “这里是不良人司的太子脉案,太子在今日上午经过太医院诊治。发现脉象轻浮滑而不凝同时血气上涌。这些都是服用了红花丸的脉象,由此可知太子殿下在近日一定服用过红花丸。而红花丸就是悲酥清风的解药。”宋大人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由此可知太子必定服用过解药。”

    宋大人接着看向太子又说道:“不过也算是天不绝我大唐,昨夜宫人失火,浓烟四起太子也被呛醒。只能改变计划自己动手,那知道有两个小黄门掉下了龙舟。我等登上了龙舟方才阻止了此事。”

    接着宋大人再次跪倒:“臣貌似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一正视听。”

    皇帝此时也在翻看文档,又看了看太子。渐渐的皇帝的手抖了起来,但是还是冷静地说,“太子你作何解释。”

    太子立刻下跪说“陛下,儿臣冤枉。这都是误会,儿臣从没有起过谋逆之心。”

    “那你为何调集禁军换岗?又为何安排小李子点燃熏香?”皇帝严厉的问道。

    太子连忙解释:“都是误会,儿臣只是为了陛下的安全才调动禁军。儿臣从来没有让小李子点过熏香啊!”

    此时小李子突然起身撞向了大殿金柱之上,顿时头破血流不治身亡。众臣被惊得连连后退,就在这时吴越王世子立刻出班说道:“陛下此事扑朔迷离,事关国本臣建议待回京以后详查。”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明日祭祀照常进行,太子身体不适祭祀由吴越王世子代理。宋箐加封御史台右都尉,先行回京彻查此案。今日大殿之事不得外传。”

    众臣立刻跪倒“臣等遵旨!”

    同时太子也和陈公公离开了。

    散朝之后,世子钱闻兴也被内侍带走。因为他明天要代替太子主持仪式,所以也被留在了宫中。不过世子心里明白这是怕他们走漏风声,算是软禁吧!

    世子被安排在松江王府的偏殿,伺候的内侍和宫女退去后这里只剩下了世子自己。此时世子还没有从今日巨变中回过神来,明日完成祭祀以后皇帝就会班师回朝。到时候不知道又会出什么血雨腥风,吴越王府已经和太子结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受什么牵连。

    过了一会儿,陈公公敲门,“世子殿下,老奴奉陛下旨意给殿下送礼服。”

    “陈大人,些许小事何必您来啊?”

    “世子客气了!陛下安排老奴一定要照顾好世子殿下。”

    钱闻兴看了看礼服和配饰,突然眼神一亮转头对陈公公说:“陈大人小王还有个请求不知当讲吗?”

    “世子您客气了!有什么事情老奴一定会去办好!”陈公公也客气地说道。

    钱闻兴谦虚地说“陈大人,小王明日祭祀想带着家传的宝剑当做配饰。可惜这次事发突然并没有在身上。”

    “不知这把宝剑,在何处呢?”陈公公笑盈盈地问道。

    “就在松江别苑里。”世子说道。

    “小事一桩,老奴立刻派人去取。世子放心。”陈公公大方地说道。

    寒暄过后陈公公离开,世子有些激动地在房内走了几步。耐心地等着远方的回信。

    次日天明,建康城东宫内。王睿依旧如往常般早起,准备操练武义。然后就要去吴越王府同王爷商量婚事的具体事宜,这些事情按理说不应该是新郎自己去谈的。但是王睿毕竟是落难的王子,没有什么亲戚。两位师傅都去了西南,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

    整个婚事的安排虽然是东宫全权负责但是具体的大事也还是要他自己去做决定的。

    就在王睿离开东宫大门的时候就看见有人在周边乱转,这个人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看向这里。王睿有些奇怪看着这个人身形有些熟悉,但是又想不起这个人是谁。王睿也没有在意骑上马就走了。

    刚走了一会儿王睿就感觉自己被人跟踪,回头看看那个怪人还跟着自己。王睿知道这个人绝对找自己有事,不然不可能这样一直跟着自己。于是他调转了马头又跟了过去,那知道怪人走到街角就消失不见了。

    王睿下马过去,发现街角居然有着符文的标记。看样子应该是刚才怪人释放封禁术所以自己什么都看不见,王睿立刻从身上拿出符箓用血写下符文贴了上去。这是一张身份咒,在封禁中的人就能看见自己的身份从而决定让自己能否进去。

    很快街角前方就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王睿知道封禁被打开。他立刻走了进去,此时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郡主你怎么来了?”王睿有些激动地走了过去,本想抓住郡主的手但是又觉得不合适又在半空中停了下来。

    郡主眼露星光红着脸说道:“王都尉,太子在松江府出了大事。我特别来这里找你报信的。”

    王睿立刻眼神一沉,问道:“郡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郡主就将在这几天松江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睿:“幸好,弟弟出发时带着我给他的雌雄宝剑。他虽然困在潜邸但是依然和我千里传音说了事情的经过。”

    王睿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的快,太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软禁了。祭祀完成之后建康就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郡主看见王睿已经愣在了当场,就说,“王都尉,等下你还要如常去王府和父王商议婚事,不能让外人看出端倪。”

    “好,郡主王爷此时有什么应对吗?”

    “父王,会动用朝中朋友在圣驾回鸾时太子求情,同时我也可以和弟弟暗中联络。”

    “太好了,不过不知道能否救下太子。”

    “其实这件事我还是有些浅见的。”

    “郡主请详谈啊!”

    “这次的事情明显就是有人要陷害太子殿下,时机地点选得刚刚好。整个朝野上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人!”

    “南平王吗?”

    “不是,是高贵妃。”

    “高贵妃?!”

    “不错,正是她。父王常说高贵妃才是我南朝第一谋士。只有她能够调动宫廷的力量完成布局,也只有她能够熟悉陛下的性格在陛下最忌惮的地方拱火。除了她没有第二个人。”

    郡主停顿了一下走了两步对着王睿说,“既然这件事情出于宫闱,自然也要解决于宫闱。要想保护太子周全必定要先解决宫闱。”

    “莫非郡主有了妙计。”王睿立刻接话道

    “也算有些办法,但是要大家配合方可。”郡主自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