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北志之北望三千里 » 第二十九章 典礼

第二十九章 典礼

    时值新年,整个建康城里灯火辉煌。所有人都在欢欣鼓舞中准备过年。但是京城的官员则是依旧在府衙忙碌着。

    金全风这位鸿胪寺的郎中正忙得不可开交,每年的正旦之礼都是他们鸿胪寺最忙碌的时刻。所有的礼仪安排,外宾接待都要靠他们来施展。往年林大人担任礼部尚书时,还经常派人来帮忙。今年林大人高升御史台后就没人管他们了。金全风看着手中成堆的文案就在发愁,这时门口衙役来到了内堂说:“金大人,贵府有人来见大人。”

    金全风想了想说道“行我出去见见他吧!”

    金全风放下手中纸笔走了出去,穿堂过巷来到了衙门口的耳房。看见一个褐衣老者正在等着他。

    “权叔,你怎么来了?”

    “少爷,老爷让老奴来问问少爷大年什么时候回去。”

    “权叔,你回去告诉老爷。衙门事务繁多实在走不开。”

    “少爷,明日大年初一本来我们高丽世家都要去东宫贺礼。这次是殿下成婚后第一次接见我们这些世家。少爷您可不能迟到啊。”

    “行了,权叔你回去告诉我爹我尽力明早回去。”

    金全风打发完家人就接着回到府衙,当他再次进屋的时候发现多了不少官员在帮忙。同时也有人说道:“全风兄好久不见啊!”

    “张御史,你怎么来了。”

    “林大人有令御史台所有未婚的御史全部来鸿胪寺帮忙。所以小弟我就来了。”

    “还是恩师顾全大局啊!”

    “是啊,林大人说这次正旦之礼诸国都派出重要使臣。我方不能失利啊!”

    “是啊!这除夕之夜小弟都要在衙门度过了。”

    “金老弟,你早些习惯吧!这九卿的官员哪个不是这样的,等到你将来外派地方就舒服了。”

    “张兄,这外派地方我就不想了。”

    “也是,你们金家本是高丽儒林世家。入唐以后一直就是我南唐儒林旗帜,将来太子登基兄弟你肯定是要接老大人的班去国子监担任祭酒的。”

    “好了,张大哥先帮小弟处理公文吧!”

    两人相视一笑,就开始了工作。

    相对于城内的热闹非凡,作为南朝第一大门派的符文派则显得有些落寞。总坛入口的山门也没有什么装饰只有一个石牌坊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萧索又落寞。

    远远的有一个乞丐慢悠悠地走了地走了过来,抬头看了看山门。慵懒的就要跨过牌坊准备上山,就在脚正要跨过牌坊之时突然感觉前方凭空出现了一顿透明的墙,明明看得见就是过不去。

    乞丐此时收了脚,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举在空中高声喊道:“符文铁令,畅通横行”

    很快前方透明墙开始模糊,随即走出来一个身着道袍的青年道人。先是对着乞丐施了一礼开口说道:“敢问施主,来此拜山所谓何事?”

    乞丐收了令牌也对着道士还了一礼说:“在下机甲派军械宗种世文特来拜访,符文大宗师文玄基道长。”

    青年道士看了看他说:“施主稍候!”随即道士形象再次模糊渐渐地消失了。

    种世文伸手摸了摸前方发现透明墙再次出现。稍许之后,青年道人再次凭空出现对着种世文行了一礼后说道:“施主,师叔祖有请。”接着做出了一个伸手向前请的动作。

    种世文随即自信地走了进去,进去之后发现内中居然在牌坊之后有着一排平房。从外面根本就看不出来,这里应该山门守卫的驻地。此时青年道士又说道:“施主请随贫道来。”接着就带领着种世文进了山。这一路上各种奇珍异草看的种世文大为惊叹。同时一路上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更是让他心惊,想想机甲派总部寒酸的建筑真是不能比啊!

    走了好久终于在山中半腰处见到了一座古朴庄严的道观。青年道士上前敲响了大门,出来了一位童子。两人轻声交谈两句后青年道士就转身离开了。种世文由那名童子引领进入了道观,在道观一侧的厢房中做了下来。

    “玉面军师今日怎么如此狼狈啊!”

    “玄基道长,末将这里有礼了。”

    “种将军多年未见,不知种老将军可好?”

    “家父一切安好,多谢道长关心了。”

    “种将军,不知易装来此所为何事啊?”

    “道长,末将此次前来并非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我朝太子殿下面见道长的。”

    “北朝太子?找我一个老道有何事。”

    “道长应该也知道这次我朝派遣神木侯作为使者来贺正旦的事了吧?”

    “有所耳闻。”

    “其实,神木侯来此真正的目的有两件。第一当然是庆贺正旦之礼,第二就是和南朝商议共同出兵北伐辽国,事成之后我朝西军将会撤出川北之地退守汉中盆地。从此南北两朝将以阳平关为界。”

    “如此军国大事和老夫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次北伐我方希望南朝派出水军登陆高丽,从后方给辽国致命一击。如此说来高丽复国有望,道长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关系呢?”

    玄基道长突然站起身来,随后在屋子里走了两步接着又做了下来接着说“不错,这样说来确实与老夫有关。但是真的能够成行吗?”

    “道长放心,我国陛下年事已高现在国事已全部由太子主理。现在辽国内部完颜部叛乱正是虚弱的时候,我朝太子殿下不想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决心北伐。”

    “种将军,老夫所知贵国士族和太子一直矛盾重重。如果贵国能够北伐成功士族名门就会迎来灭顶之灾,老夫觉得这件事不容易啊!”

    “不错,这正是末将秘密来南朝的原因。道长如果南北两朝达成一致,士族就很难进行改变。同时南朝的国富民丰开战以后也能够减轻我朝粮草的压力,这样的话也能减少士族的一些反对。”

    种世文看了看沉默的道长又说道:“道长你我合作百利无一害,此事末将已经在来的路上秘密面见了淮扬王。他已经同意助我一臂之力,道长只要能够说服郡马大人策动此事。在下相信南朝上下也会同意的。”

    “我方能获得什么?”

    “道长放心,此次谈判后会形成盟约。高丽复国我方会要求写进盟约之中,同时我朝上下会力保郡马大人登位称王。事成之后我朝会从辽国府库中拿出三分之一作为高丽复国的经费。同时我朝在登莱的高丽难民也可整编为高丽军队。”

    文道长看了看他又说道:“我家殿下虽说是偏将军,但是本部人马只有高丽营数百人而已。人微言轻,太子殿下虽然信任但是军国大事太子还是以林大人的意见为主。老夫可以说服我家殿下协助于你,但是到底能不能成事老夫不能保证。”

    “只要能帮我们说项就是我国之恩人。同时我朝一定会遵守诺言协助高丽复国的。”

    文道长亲自将种世文送到门口。看着他下了山文道长知道机会难得。于是也出了山门直奔东宫而去。

    次日,整个皇宫都被打扮的一新。所有人都喜气洋洋来迎接这新年的第一天。

    上午时分贺正旦的仪式已经开始。

    太子作为此次朝贺的主角正襟危坐在龙椅的一侧,一一接见着到来贺礼的各国使臣。

    此时金全风作为鸿胪寺的官员正在大殿一侧,引导各国使臣就位朝贺观礼。这座位顺序看似小事实则搞干系各国关系的大事。例如辽国的使臣就不能和北朝使臣排在一起。还有就是定难军的使节也不好处理,定难军之主李氏向三国称臣。但是确实也是西北地区的霸主。总之这些座次问题让鸿胪寺和礼部头痛好久,这次的座位也是排得刚刚好。

    作为北方的两大强国辽国和北朝的使臣最先进入大殿开始朝拜太子送上国书以及贺礼,太子还礼答谢并赏赐回礼。随后金全风上殿引导两位使者下殿。本来这个流程就很简单鸿胪寺也演练了很久,所有的使者在之前都进行过彩排。但是在安南使者贺礼时出现了问题。

    这安南国本是中华故地,后来五代大乱就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南朝圣祖皇帝一同江南两广等地,安南国主立刻上表臣服。当时南北对峙严重,圣祖皇帝也知道安南等地瘴痢横行。所以就让南安国主世代守卫南疆成为中原的藩属。数百年来安南国渐渐扩张了实力成为了南中的霸主,南中各国无不臣服。只有真蜡一国与其作对,后来理宗当政时真蜡更是成为南朝藩属。从此以后安南和真蜡虽然为世仇但是两国都碍于宗主国的管控并没有发生战争。但是两国之人则是势成水火,经常发生矛盾。此次朝贺礼部就将两国使者分开,让他们很难见面以免爆发冲突。

    那知道两位冤家不知为何在朝贺上殿时居然走到了一起。当着文武群臣的面两人都还克制,但是被金全风引领下殿来到观礼区时。两人爆发了争吵,原来两人虽然站在一起但是都不愿站在左侧,以免显得自己地位低下。顿时整个大殿都听到了两人的争吵,太子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也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