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末世:我的外挂实在是太滑稽了 » 第一百章 群众的智慧

第一百章 群众的智慧

    帖子发出不久后,严肃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高质量的私信回答:

    比如一位名叫【该如何表征】的回答:

    “46亿年前,地球还是一颗充满着氢气、氨气、甲烷、水蒸气等无机气体分子的炎热大桑房。

    在高温三点等条件催化下持续的进行着各种化学反应,生成了氨基酸、核苷酸等一众小分子有机物,这些小分子物质融入当时的原始海洋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海洋渐渐变成了一个营养丰富的浓汤。

    而也就在同时,那些那些小分子有机物再度发生反应,聚缩成了核酸、蛋白质、多糖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有机大分子。

    这些有机大分子就像是一根根丢入水中的细线,在原始海洋内随浪翻涌,相互缠绕聚集形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团聚体。

    机缘巧合之下,有些团聚体会被类似于膜的东西包裹住了,类似于小鱼不小心钻进了塑料袋,将自身与外界环境相隔起来了。

    也不到过去了多久,大概是十几亿年吧,突然之间有某个被膜包裹了的团聚体踩对了节拍,它里面包裹的众多有机物不但能相互协调让反应进行下去,还能吸收外部小分子物质作为原料不断复制自己,实现增值。

    从此,名为“露卡”的第一个细胞诞生了,它是之后众多生命的祖先。

    后来露卡又分化成出了细菌、古细菌、病毒等后代,原核单细胞生物存在了一段时间后,又产生了真核单细胞生物。

    之后的数亿年里,靠着原始海洋的历史营养积累,露卡及其子孙们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海洋内的现成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少,细胞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于是进化竞赛开始了。

    这场进化竞赛也导致了多细胞生物的诞生。

    原来,在单细胞的时期里,单个细胞即是个体,它们大多时候都是在海洋中到处游动,寻觅营养物质,找到后就直接用细胞膜将其包裹吞噬。

    但是营养物质越来越少,于是有些单细胞打起了其他小朋友的主意,它们选择吞噬其他比自己更小的细胞,它们就是最早的“捕食者”。

    为了不沦为其他同类的食物,众多细胞朝着变得更大的方向进化下去,但是这注定是一条死路,因为随着细胞体积的变大,细胞内物质运输效率就会降低,导致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积累,最终走向灭亡。

    于是有些聪明的小朋友选择了抱团取暖,大家凑在一起不就变大了吗?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总有些小朋友为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总是喜欢游走在团结与分离之间,然后它们就被历史扫进了垃圾堆。

    不过也有一些奇葩选择了不要脸,直接向“捕食者”缴械投降,屈于其淫威之下,没错,说得就是你俩,线粒体和叶绿体。

    当然大部分单细胞还是要点脸面的,而这些幸存下来的单细胞又是怎么克服那些困难,让众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呢?

    答案就是契约,它们相互之间制定了一套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契约,而书写这套契约所用的文字就是DNA。

    契约是立下来了,但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群众里总会出现那么几个坏人的,它们会违反契约,到处搞破坏,扰乱其他细胞的正常生活。

    于是契约制造进化出了专门监督其他细胞的免疫细胞,一旦发现某个细胞暴走了,立即将其制服。

    但是,总有些坏蛋是能突出重围,逃离免疫细胞的监控和管理,继续大肆破坏,宣扬它们自由民主的那一套。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众单细胞最终决定赋予契约无上的权利,制定了一个十分果断的预防性措施——预设死亡。

    契约规定:对受损、衰老的细胞,为了不让其拖累群体,在适当的时候,强制让其自行结束生命,对可疑的细胞也是如此,因为这些细胞都有极大可能变成坏蛋细胞。

    除此之外,契约还规定:对于繁衍分裂了56次的细胞,有毒物质积累过多,家风败坏,即使你现在看起来很健康很有活力,但是仍然存在契约无法管制的风险,所以必须程序性死亡。

    而这56次分裂极限就是海夫利克极限。

    海夫利克极限不单单仅是细胞复制导致端粒变短,裸露出染色体的其他基因那么简单,它背后承载了生命进化了几十亿年的故事。

    而想要改变这个故事的结尾,只是在末尾添上一句“王子和公主最终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就能可以让整片故事连贯通常起来的吗?

    不,显然不是,改写一个故事首先你得通篇看完这个故事,不过可惜的是,人类只看到了结尾这几行,至于细胞之前用十几亿书写下来的故事早就弥散于时间长河之中了。

    所以,如果没有意外,生命给自己上的这把枷锁将会一直存在下去,人类永远也别想找到开启的钥匙。

    如果某人想要强行撬锁的话,揭开一个补丁的同时肯定会裸露出更多需要打补丁的bug,因为这是细胞进化了十几亿年选择的结果。

    海夫利克极限的问题到此为止,至于冈崎片段是……

    对于金属生命,非本人专业,不懂,不妄加评论,不过我也挺好奇的,看在我写了那么一大段话的份上,小伙子你就掰根外星人的手指头送给我看看呗!”

    看完此人的的回答,严肃感觉对方好像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细胞很小,小到肉眼无法看到,以至于正常人都会不自觉地用一种显微式的观点看待它。

    但是此人却是能将其讲得如此宏大,如此沉重,如此生动,这绝对不是看看教材课本能说出来的,显然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才能锻炼出来的。

    “是个大牛!”

    严肃随即联系对方,不过可能是因为时间太晚的缘故,对方并没有回复。

    于是严肃继续看,然后他发现了一个技术性的回答:

    “冈崎片段是相对较短的DNA序列……DNA复制过程中的滞后链。

    海夫利克极限:每个细胞在自我复制56次后,就会自我分泌毒素,迅速死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为DNA的半不连续的复制机制,所以导致每经过一轮复制,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都会缩短一小节,当端粒缩短到足够短时,自由基之类的氧化分子就会攻击破坏染色体,进而导致整个细胞的死亡。

    所以我认为安全可控地突破海夫利克极限的方法是可能存在的,因为细胞中也存在一种特殊的端粒酶基因,它的功能就是修复延长受损的端粒。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只产生少量端粒酶基因的mRNA及酶蛋白,因此端粒酶活性低,端粒酶所催化的端粒延长不足以抑制DNA复制造成的端粒缩短效应,最终细胞衰老和死亡。

    在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膀胱癌及肝癌等多种癌症中鉴定出存在高频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124C>T和-146C>T突变。

    此突变可增加转录因子GABP的结合和激活,从而增加端粒酶基因的mRNA及酶蛋白含量,增加的端粒酶活性可有效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长度保持,让细胞一直存活下去。

    解决了端粒缩短的问题,为了防止细胞过度生长繁殖失控变成癌细胞,那么接下就应该解决可控性的问题了。

    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可将与表达端粒酶相关的基因从染色体中剥离出来,然后整合进线粒体的基因组内去,再给线粒体弄上一个靶向基因,可通过服用特殊药物控制其生死,具体是……

    ……”

    看完此人的回答,严肃的感觉就是专业与大胆,啥都敢想,不过研究外星人嘛,这种人倒也合适,随即也给他发送了信息。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大地颤动了,地震灾难主题正式降临了,真正的试炼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