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罗刹妖与兽 » 十四 馊主意

十四 馊主意

    如果说,之前的唐映雪还在疑惑被请来的道士、天师为什么既没有除掉这朵妖花,也没有带走它,那么现在,他明白了。

    在场的学子很多,欲望也很重,可它却只是一丝一丝的慢慢吸收。这样胆小谨慎的妖物,就是长久待在这样的处境里,也少得需要几百上千年才能化形。

    而现在这株妖花才只有一年多一点,想必之前来的修道之人因为它身上的邪气太轻,都没感受到它的异样。

    小宫粉仿佛吸多了浑浊的欲望,神志不清的开始颤抖着饱满的叶片。

    察觉到十八学士即将释放出微弱得没什么作用的煞气,唐映雪正准备施法,却突然听见东方季白咳了一下:

    “嗯哼。”

    她这一声咳嗽,不仅唤醒了最受影响的学子们,也吓得红十八学士瞬时间就清醒了过来。恢复神志的妖花立即收拢吸收欲望的香气,然后进入休眠,变成了一株普通的茶花珍品。

    看着小宫保的反应,唐映雪有些难以置信:

    这般谨小慎微,真当是那鼎鼎有名的妖花十八学士?莫不仅是样貌相似,还是真有这样的妖花?

    出来游历,不仅见到了和书上不一样的东西,还能和罗刹结伴,这就是师父常说让我多出去走走的原因吗?

    某处云雾缭绕的山间楼阁里,一头白发散落在木板上的老者突然打了个喷嚏。他掐指一算,笑容带动垂着的花白胡须,就连跟毛笔一样的白眉毛也跟着颤了颤:

    “映雪已经到金莞城了,身边除了命定之人的公主,还多了两个异于常人的同伴。一个我可以算出,是不吃人的罗刹,倒是那个女子,我竟算不出她的来历。

    难道,她就是预言里那个结束罗刹与人类纷争的奇女子?”

    唤童子拿来年剑推算命数,看到结果后,大天师顿时松了口气,又让童子把剑收起来:

    “幸好那女子不会威胁到映雪和天启的公主。

    映雪那小子,待在山上的时候一整天除了修炼还是修炼,活生生的一个修炼狂魔。按照他的方法,这样下去迟早会走火入魔,于是我便把他骗下了山。若不是我说下山游历会对修行有帮助,映雪恐怕不会对我言听计从……”

    其实不是这朵妖花太胆小,而是东方季白那一声咳嗽并不简单。唐映雪或许感觉不到,可作为攻击对象的妖花却是感受得很清楚。

    那听似普通的咳嗽里同时蕴含着龙吟和鸟啼。

    那鸟可不是一般的鸟,而是青鸟。妖花原本生活的仙山和人间隔着海,只能靠青鸟传信。当时的妖花还没生出神志,却也把青鸟的鸣叫声记得清清楚楚。

    只是听出这个声音,妖花就立马装死了。所以它没能知道,东方季白的那一声里面还有着龙吟。

    修明大陆的人很难成功找到海外的仙山,更难从仙山带着记忆回来。所以,即使是修道之人,也不曾见过神兽,就连古籍上都很少记载。唐映雪听不出,也就很正常了,更何况东方季白还很谨慎的做了伪装处理。除了她自己和妖花,别人是听不出来什么的。

    短短几秒,妖花的叶片就恢复了正常,端木瑶揉了揉眼睛,小声嘀咕:

    “没有了?难道是我眼花看错了?”

    确定不是妖花的问题,唐映雪就没有为她解惑;为了不让她担心,东方季白也没有说;至于聂皎,他根本就没有和端木瑶说话的欲望,更何况他也不是很清楚。

    时辰越往后,园林的人就越多,几人想要出去也就更难了,于是直接顺着人流参观起了园林。等到人少了,他们成功从园林里出来的时候,时辰已经不早了。他们离开后,剩下的人也匆匆忙忙的各回各家。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几人一天也只能去一个地方,即使后来兵分两路,他们也没再发现些什么。帐房先生也一直没有回来,更没有一点消息。最后,几人只好直接去衙门,门房问都不问是什么人,就把他们迎了进去。那热情的模样,让端木瑶有种其实县令早就知道自己要来了:

    泄露微服私访的皇族行踪是重罪,县令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个圈套还是巧合?或是将我们当成了其他人?

    门房把几人领到县令面前后就带着其他人下去了。县令走下来,撩起衣袍就跪在了端木瑶前面:

    “金莞城县令拜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

    看他的动作,端木瑶也就清楚他知道自己是公主了,可还是不清楚他是怎么知道的。被唐映雪扶着坐到了公案桌后,端木瑶就开始问底下的县令:

    “县令,本宫不说,你是如何知道本宫的身份的?”

    “回公主殿下,月前太子来过金莞城一趟。太子临走前告知下官,殿下极有可能在半年内来此。公主一来金莞城便四处打听,下官想不注意到都不行。太子嘱咐下官,等公主来时,可将事情的真相全盘托出。”

    皇帝给出的册子上有金莞城县令的名字,所以对于县令的话,端木瑶是选择了相信:

    “事情?什么事情?还请县令仔细与本宫说说。”

    县令依旧站在原地:

    “太子告诉过下官,殿下此次出宫不是为了玩乐,而是为了视察民情。金莞城闹鬼的事情人尽皆知,想必殿下定会为了这事找来。”

    县令突然又跪了下去:

    “公主殿下,下官该死!其实金莞城根本就没有闹鬼,这全都是下官想的馊主意!

    金莞城因花闻名天下,也因花生祸。每年,金莞城都会举行万花会,万花会上,众人吟诗作画,拔得头筹者往往名声大噪一时。有学子因此筹得赶路进京的盘缠,也有学子用诗中别具一格的景象获胜。因为局限太多,月夜中的娇花逐渐失去吸引,便有学子不知死活,想看看它在屋外是何模样。一开始下官得到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那学子面子上挂不住才放的话,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敢!而且动的歪心思不是垂丝海棠,也不是木芙蓉,而是下官一个园林里的十八学士。若不是下官吃坏了肚子夜起,说不定还真会让那学子把花给偷走!

    花城最多的当数花,金莞城与诸多州县相接,周围都是州府,离罗刹所在的山很远。但因为罗刹的速度奇快,一直以来,百姓们夜间都不敢出门。有了这个学子,还会有其他的学子,若是这样纵容下去,金莞城百姓将不再惧怕黑夜。将那名学子连夜遣送回乡后,下官也曾颁布法令,禁止百姓夜出,可还是有人再犯。抓到人后,不是金莞城的就送回家乡,给当地的长官处理,是金莞城的就暂时关在县狱教导。他们没有月余就归不了家,金莞城百姓们便以为是被恶鬼抓走了。见恶鬼的传闻震慑到了百姓,下官便任由流言扩散,甚至在百姓们大胆外出时伪造恶鬼出来的证据。

    下官是不愿百姓遭罗刹袭击,才出此下策,若是公主怪罪,小的绝不敢顶嘴,为自己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