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欧孜大陆 » 第304章 百年签出

第304章 百年签出

    乔灵刚入姜都督营帐,看见的便是一位借酒浇愁的求醉人。

    “将军,军中不允许饮酒。”

    姜都督端着酒杯猛饮了一杯,“饮如何,不饮又如何?反正不能出征,又何必不饮,也许……”也许这是最后一次饮酒了。

    乔灵沉默,“请将军看看这份资料,若将军看完,仍然是这种想法,季某尊重将军的选择。”

    喝的不少的姜都督看着乔灵放在他眼前的竹简,踌躇片刻,还是看了。

    “什么,你怎么会得到消息?”

    乔灵勾唇一笑,“将军,是不是忘了我们还有一万精兵的斥候?”

    “将军,这上面是这次交手的敌方的所有资料,可能探知到的动向。”

    “我们这次的对手是烛离国,因烛离国太子的爱妾在天澜失踪,烛离太子冲冠一怒为红颜,才有了这次的侵略战。

    天澜国原本的方针是你要打,我们便奉陪到底。

    既然是烛离发起不义之战,天澜又是守方,先天便占了一点优势。

    若将军为帅,该如何对敌?”

    姜都督思考片刻,道:“烛离这次号称兴兵三十万,撑死也超不过五万,毕竟这位还是烛离太子,若不是因为烛离历代有太子上位的传统,连五万都不会有。

    毕竟,失踪的是太子爱妾,而不是太子妃。烛离太子如此小题大做,不知道的觉得烛离太子是个色令智昏之辈,知道的才明白烛离太子的野心。”

    “烛离太子的野心?”乔灵挑眉,她知道的烛离太子好像是个极为感性之人。

    爱至极致,恨也至极致。

    “你想想五年前的天巡一战,三年前的清光一战,哪次不是因为太子无厘头的原因,前者宋丽国被灭,后者沁园被毁。得利的便是我们眼中不务正业的烛离太子。”

    天巡一战是因为烛离太子的一只狗丢了,烛离太子苦苦寻觅,最后在宋丽国找到了小狗的尸体,所以,兴兵攻打宋丽国。

    宋丽国是吹锦国的附属小国,国土也就烛离国三府之地大,怎么可能是烛离国的对手。

    而吹锦国也犯不着为个小小的宋丽国和烛离交恶。

    没想到,时隔半年,烛离国就从宋丽国的国土上挖出了天遂心沙。

    哎,这宋丽国在吹锦国手上时,就是一贫瘠小国,时不时还需要吹锦国救济,没想到到了烛离太子手里,就成了香饽饽。

    清光一战,烛离太子的女奴走失,被清原国一位纨绔误杀,这下可惹怒了护短的烛离太子。

    烛离太子兴兵清原国时,作为宗主国的巽芳国不干了,一是这事打脸,清原国可不是宋丽国,他国中有一福地,便是沁园。

    沁园产出的天数寒梅,可是一等一的修行资源,毕竟,不是所有宝物都可以无副作用直接提升一阶的,可天数寒梅可以。

    二则是因为烛离太子诡异的运气。

    若是烛离太子得了清原国,之后复制宋丽国的经历,巽芳国自问自己受不了。

    可惜,哪怕是巽芳国插手,也没有让烛离太子放弃为他的女奴报仇。

    二人做过几场,最后输的人是巽芳国。

    也不是巽芳国比不过烛离国,毕竟当初巽芳国可是以一国之力,和烛离储君掰腕子,要是输了,颜面何在?

    哪怕这七大宗主国中,最厉害的是天澜和烛离,但其他几国本身也是宗主国啊,怎么可能差太多?

    巽芳国输就输在太把沁园当回事,也太自以为是。

    巽芳国把沁园当宝,可烛离太子不啊。

    不是自己兜里的东西,那再值钱也是便宜了敌人。

    所以,沁园毁了,而巽芳国也输了。

    后来,有风声说清原国的沁园在藏着一本创世书,但因无人翻地三尺,自然也无人发觉。

    一把大火烧了沁园,却也让烛离太子得到了创世书。

    可到底有没有这一本创世书,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是传闻嘛。

    可想一想烛离太子诡异的运气,大家还是倾向于这个传闻是真的。

    可就算是真的,也只是证明了烛离太子的运气,难道巽芳国还能从烛离太子手中抢东西吗?

    输了的人都没这个脸提。

    现在,是轮到天澜了吗?

    大概也是太邪门,以至于这次天澜上下都讳莫如深。

    “将军的意思是,哪怕对方兴兵发起的是不义之战,我方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毕竟,烛离太子名声显赫,这方面的加成对我们,对烛离,都有不小的影响。”

    烛离太子的名气,真的能左右战场的士气。

    若是天澜发起不义之战,之前必然要想尽办法拉高士气。

    可换了烛离太子,烛离国上下只会想这次太子会给烛离带回什么好处。

    一次是天遂心沙,一次是创世书。

    让所有人的注意力从烛离太子掀起了不义之战转到了这次他们太子会带回了什么宝物?

    士气问题,迎刃而解。

    烛离太子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怎么就他事多,不是丢宠物,就是丢女奴,这次倒是高级了些,丢了一宠妾。

    乔灵挑眉,三年前她可不在天寰界,自然也不知当初巽芳国和烛离国太子的这场官司,原本以为天澜先天的优势,倒是因为这位怪招频出的烛离太子失效了。

    “烛离太子这次兵分两路,一明一暗。表面上是打算堂堂正正和清河大将军一战定胜负,实际上却打着偷袭锦都的主意,该说不愧是一国储君吗,胆子够大!”

    锦都身处天澜国土腹地,若烛离太子真打算单刀直入,那就是四面皆敌的处境。

    可烛离太子若是成了,那天澜之后几年可就完全抬不起头了。

    “计谋谓之计谋,一旦被识破,就没有那么大的危险性了,我们的斥候既然阴差阳错发现了这点,那也是苍天庇佑,不过,若烛离太子挥师北上,就是他必经之地。”

    “所以,将军的选择至关重要。”

    姜都督诧异的看向乔灵,他知道这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上报,之后上面怎么处理就和他没关系了。

    可听着季情的口气,怎么好像和他想的不一样。

    “季将军,你可别不以为然,而且,千万别想着钓鱼,你钓鱼的鱼饵可是锦都,除非你是大将军王,否则,陛下不会应允的。”

    乔灵失笑,她没想到姜都督居然会以为自己贪心不足,想要借机算计烛离太子。

    的确,战胜烛离太子大概是出名最快的方式之一了。

    毕竟,作为善战也喜战的烛离太子,生平无败绩本身就证明了他的能力。

    还有人吹嘘若烛离太子是大将军王第二。

    也就是说,这天寰界只有大将军王才比烛离太子厉害一点,其他人都不是烛离太子的对手。

    作为武将,还有比打败烛离太子更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吗?

    答案是否定的。

    男儿谁无建功立业之心,这么好的机会放在季情面前,若姜都督在几十年前,也许也抵制不了这份诱惑。

    何况季情在他眼中,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

    “将军,对季某而言,胜或者败都没有意义,我之所以说胜负在将军,是因为将军比任何人都需要这场大胜,将军先别反驳,我有办法不以锦都为饵送将军一功,就看将军敢不敢拿了?”

    姜都督一头雾水,季情说他比任何人都需要这场大胜,他懂。

    若是此战能有军功,他不但能避免战后被军法从事,甚至还能渡过这次的危机。

    可他看不见任何得到军功的机会。

    虽然他们知道了烛离太子的谋划,可有用吗?

    他既不能阻挡烛离太子的大军,又不能在正面战场出战,军功对他而言,如梦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得。

    有时候他阴暗的猜测,清河大将军将他招致前线,就是为了折磨他。

    让他看着诚服他的人屡立战功,而他这个异类只能被排除在外。

    可事到如今,哪怕是真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烛离太子军帐。

    烛离太子手中把玩着一颗小小的香薰球,里面一瓣桃花飘飘荡荡,娇嫩又鲜艳。

    “没想到繁华殿下居然有这样的秘密,我这算不算天命所归?”

    就像是天澜陛下猜测的那样,烛离太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证道。

    五年前的天巡一战,三年前的清光一战,加上这次的天澜一役,他就集齐了前置任务,做到了他与他所扮演的人物相似度大于60%,之后,他只要得到对他影响最深的书中人物的认可,他就能借着烛离九天的力量,成就人仙。

    人仙之路,除了东大陆的练气师,北大陆的儒侠之道,西大陆的神佛炼心,万妖大陆的妖灵之道,还有神道。

    当然,烛离太子的神道之路,和那些神道修士的神道完全不同,是身为宗主国一国之君才能走的路,是在九天的庇佑和承认下才能成功之路。

    九天被无数人追捧,可不仅仅是宗主国地位的象征。

    就像是天澜陛下,他的天赋虽然比大多数人都好,但绝没有当年的天罡君出色,可天澜陛下却先天罡君突破为人仙,不过是坐上了一国陛下,国运加身,九天垂怜而已。

    烛离太子只要完成九天试炼,就可一步登天,成就人仙修为,天澜陛下曲沐兰是天寰界第一位,那他就是第二位。

    若是他是‘大将军王第二’,不若说他是‘天澜陛下第二’。

    “禀太子殿下,祭祀大人的使者到了。”

    烛离太子殷子路嘴角含笑,“还不快请——”

    帐篷又一次被掀开,一道身影映入殷子路的眼中,对方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清幽,深邃,高远,不可高攀,不似真人。

    烛离太子下意识将心中所思拂去,不过是区区一使者,居然会对他影响如此之大。

    “不知使者如何称呼?”烛离太子难得有了几分兴致。

    来者轻轻颔首,便是行过礼了,烛离太子身边的几位参将原本平静的脸孔瞬间变的很不好看,其中最火爆的洛林将军已经迈开步子,撸起袖子道:“你这小子,就算你是祭祀大人派来的使者,也不该对太子殿下不敬,今日,我就来教教你,这烛离军营的规矩。”

    “好了——”烛离太子不耐烦的挥挥手,似乎无意纠结于此。

    “吾请祭祀大人准备的东西,送来了吗?”

    烛离太子开了口,无视属下们互相之间交换眼色的不淡定,直直看着使者。

    使者神风瑾道:“太子殿下需要的东西,祭祀大人已经送到太子殿下面前了。”

    随着神风瑾话音刚落,烛离太子身前突然出现几道光线,光线交缠,很快便团成了一个线团。

    烛离伸出右手,食指轻触线团,线团以更快的速度分解,最终露出包裹在最中间的一枚龙旗。

    “居然是龙旗,这次的对手这么强吗?”洛林惊呼出声。

    要知道,龙旗是宗主国排名第二的圣物,第一是九天权柄,而眼前的龙旗,对宗主国而言,仅次于九天权柄的圣物,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天澜和烛离之所以是公认的七国最强国之一,不就是因为两国各有七面龙旗吗?

    每一面龙旗,都拥有颠覆战场胜负的力量,这是君权具现的体现,是治下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和信仰的化身。

    换而言之,龙旗的多寡就是治下之臣民对国君的认可度的量化,在人治的国家,国君的英明与否,是决定百姓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龙旗就是量化君王力量的标尺。

    天澜陛下治下有方,甚至百年前还有天罡君相助,哪怕现在有暴君之名,可他也有北斗武曲、招摇相助,拥有七面龙旗分所应当,而烛离又凭什么拥有同样数量的龙旗呢,要知道这一任的烛离国君,在七国陛下中,也算是平庸的。

    这就与换取九天权柄的皇族必然要做出的牺牲有关了。

    天澜只允许存在一位公主,而烛离则是每代只能传承一位子嗣。

    天澜的公主之位,由所有拥有皇族血脉的女君竞争,而烛离的太子,便是烛离陛下认可的唯一后嗣。

    而且,烛离是太子监国,君王是皇权的象征,说白了是养老的职业,也就是说,太子在位治理天下,等心累了,就登基为帝,将担子交给立下的太子。

    所以说,烛离的太子是诸国最好做的太子。

    烛离太子是诸国公认的强者之一,他治理的烛离有七面龙旗也是应有之意。

    烛离太子接过龙旗,“有劳使者了,使者是打算马上返回金穹,还是……留在军营?”

    金穹是烛离的帝都。

    神风瑾没有因为烛离太子隐晦的逐客令感到窘迫,“自然是留在军营,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你一个小白脸能帮太子殿下什么,只要不添乱我们就该烧高香了!”

    自从神风瑾进了军帐,这位洛林参将就各种不顺眼,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眼缘吧。

    说白了,神风瑾和参将洛林不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