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失业后我回家种田 » 第15章 养猪包荒山

第15章 养猪包荒山

    姜浩夫妻回来,果然是打算回家发展,姜华点了点自己手头上的钱,这两个多月他都在搞种植周期短的蔬菜。

    像是生菜,长得快但卖的价格却不低,一斤能卖到四块,生菜以前这边没有,近几年才多了。

    豆芽,三块。

    韭菜,四块。

    ……

    种的多卖得多,每月收入至少两万,多达三万,扣除掉灌溉设备、肥料等成本,可以拿出五万整。

    林柒的存款,有两万。

    她在插画上面的天赋不算多高,全靠熟练撑着,原本一直坚持肯定能出头,可惜毕业那些年跟着姜华给人授课,花在上面的时间也不多,目前单张场景稿在一两千的样子,头像之类更低。

    能存下两万,也十分辛苦,毕竟还要照顾姜父,要去看望林母。

    七万块,不太够。

    这个月底沈家那边才会结货款,他粗略算过,加上菜摊,大概能赚四万。

    姜华去找姜浩。

    姜浩正在啃番茄,得知来意,却是拒绝了,

    “阿华,你这个菜种得非常好,老多年没吃过这么有滋味的菜了,我不懂你的想法,但你既然选择留在家里发展,正是该扩大规模的时候,你应该考虑过承包土地吧?”

    姜华无言。

    姜浩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咱们两兄弟,我也不跟你玩虚的,我回来前去市里考察了一圈,咱们临江市也起来了,早餐花样多的很,包子馒头那只是最基本的,什么南来的肠粉、云吞面、糯米鸡,北边的肉夹馍、炒面炒河粉,我看得眼睛都花了。这跨行初期我不打算搞太多,就包子馒头炸酱面简单实惠,再加上我也考虑到一件事,市里竞争大、成本又高,开头花钱使劲砸都不一定能起得来。所以我跟你嫂子商量了下,咱就留在镇上,先租个店面试下水,现在条件好了,镇上的人也舍得吃,只要东西好,不愁卖。”

    姜浩长长的叹了口气,

    “我高中毕业跑回去打工,跟你嫂子在外什么都要花钱,还受傻逼老板的气,家里出了事请个假脸都给我拉得老长,我特么给他干了快七年,工资涨幅跟挤牙膏似的,这回还让一个新人压在我头上,去你妈的关系户……越想越火大,不提他们了。这一回桃花的事还要你来出头,我爸妈都没打算告诉我们,他们年龄也大了,有个鞭长莫及我得后悔死,所以啊,留在镇上发展也方便照顾。都说年轻人最有雄心壮志,我这种中年就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福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姜华也不再虚伪的推脱,只道,

    “那我就用这钱去包山,你店里的食材肉食先不好说,素菜我包了,保证不后悔。”

    “那确实,你种出来的菜叫我爸随便一炒,那味道比我傻逼老板开的年夜饭还好吃。”

    姜浩搞装修,前几年天南地北的,都是自己接活,跟工头,跟熟人,还有朋友介绍,有的雇主包饭,有的有钱,会在开工前请他们去搓一顿。

    近几年就少了,雇主跟装修公司把合同一签,就啥也不管了,只是偶尔去视察。

    姜浩犹记得有一回去一个农村,给大老板建别墅,两亩多的地那叫一个气派,老板用自家的土猪肉招待了他们一回,那味道至今令他难忘。

    这会儿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

    “阿华你说,我在家养猪,不喂饲料,就像以前用红薯藤、红薯叶,哦,现在条件好了,可以直接用红薯喂,这种土猪应该能卖上价吧?”

    姜华无语,

    “你不是想开早餐店吗?怎么又想养猪了?”

    姜浩一阵扭捏,才说出了真相。

    原来他搞完那个项目就去报了一个速成班,都是一些简单的,比如包子饺子馒头、肉夹馍这类简单易做,快的三五天就好,慢的半个月下来也毕业了,结果他在里面混了半个月,就一个馒头做得劲道,连师父都夸他力道好,其他却总也学不好。

    “就那乱七八糟的什么配比,我总也记不住,人家师父没办法,就给我精准到勺,火候精准到分钟,但我做出来就是没有那个味道。”

    姜华无言,“我记得你在家也做饭啊。”

    不然也不会转行想到了干厨师。

    姜浩挠挠头,“其实我全家手艺都不咋地,他们也不挑剔,做熟了就行,我还是比较好的。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你嫂子领悟力这么好。”

    他说着又精神起来,“你嫂子也没去厨艺班,就听了我念叨,看了我做的笔记,自己买了面一和,出来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她自己也感叹这些年该她掌厨的,没准现在都已经出师了。所以我就想,到时候你嫂子在早餐店忙,我给她搭把手,日常就在家养猪,你说怎么样?”

    姜华看他虽是询问,但言语间已经有了决定,自然不会泼冷水,只问,

    “那你钱够吗?这猪崽子也不便宜。”

    “放心,咱第一回也不多养,就养个三四十头,这点钱还是够的。”

    姜华心中一动,他最近终于解锁了一个主食,红薯。

    “那我就种几茬红薯,到时红薯叶和红薯藤你拿去喂猪,养得好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地方,保准价格让你满意。”

    “就是你去找的那个研究所?”姜浩不太自信,“你这菜种得好人家才要,猪的话可未必能像你一样。”

    “我这红薯好,喂的猪也不会差的。”

    姜华问过系统,二十级才会解锁牧场,现阶段他养殖没有加成,但他可以曲线救国。

    两兄弟都是爽快的人,越说越觉得这事有奔头,便火速定了下来,一起去地里找姜大伯。

    “爸,阿华想包荒山,村里能给个什么价?”

    姜大伯虽然是村长,但没什么权利,能不能过得好全看自家人有没有出息,这事他也做不了主,但他是个有成算的,冷眼看着姜华家菜摊子生意越来越好,姜华这个从小就有主意的侄子俨然是要大干一场,就提前问过镇上那边,这会儿稳稳的。

    “那要看阿华想包哪座,咱们这边的荒地不怎么值钱,一年一亩大概是50到80之间。”

    “这是有什么讲究吗?”

    姜华询问。

    “包得少就贵一些,包得多就便宜。”姜大伯道,“你要哪里先定好,我再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