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紫玉他乡 » 回忆父亲的中学时代

回忆父亲的中学时代

    这是一个溢满“理解”的年龄——向家长,向学校,向社会呼喊理解“早恋”的年龄,这声音,前几年并不陌生,但现在,“理解”的基调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那么浮躁,轻率,浅薄了。然而,它却震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它蕴藏着每一个人在“少男少女”时期寻求人生的真谛,是一个充满求知欲和对生活的审美探索的时代。

    从这里可以细微地感受到那个虽不完整却很美丽的年龄,锻造了那些朦胧年华的灵魂,对纯洁热烈之美,执着之美,信仰之美的追寻。

    暑假,校园寂然无声。

    初三10班的学生在自习。冯老师授完《岳阳楼记》,走出了教室。

    教室内,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操场,那面红旗,凌空逍逍遥遥地鼓飘着……我沉闷的心似乎松了一点,窗外那悦耳的蝉鸣和众多微妙的声音组成了独特的夏的旋律,把我带进了夏的思念之中。

    ……再远些呢?再远还有一串甜美的像熟透了的紫葡萄似的记忆。每次想起,唇角都会漾起笑,心里也会漾起笑。只是那时候太傻,太不经意……

    窗外,炽热的风吹着,炽热的日头照着,室内虽然凉爽宜人,然而,心却在焦灼中。焦灼于重现那温馨的夏日,焦灼于重现那可爱的身影。

    我闭上眼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走到了宁静而美好的梦里……“哎,醒醒,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吗?”

    “晤,可以。”哦,我怎么忘了,今天,右边那个中途辍学学生的位置坐了一位“窈窕淑女”。轻薄的白色连衣裙,紧罩着女子颀长的身材,“五四”式学生发,分明、瞩目。听说是从县五中转来的。

    “哗哗哗”,我心猿意马地翻起书来。“…….从文体上讲,这篇文章可以这样说,情景交融,叙事中夹杂议论。语言上吗,就是……凝练,还有……”我尽力地对付着。胸口却早已“怦怦”的按耐不住了。

    “哎,从语言上是不是还有一个‘音乐美’的特色?”她歪者脑袋征求我。

    “哦,也许吧”我终于松了口气。

    昂着脑子直怠怠向着不太熟稔的椽子,檩条……神思茫然。

    跟着感觉,目光不时溜向邻桌的她。笔尖儿在雪白的纸上轻轻喋语。封面上,潇洒地写着几个字:朱雅欣。

    大概也是由于感觉,她有意无意转过头,见注视自己,对我一笑。

    啊!我慌乱地避开了她的眼光。

    身后,不知谁投我一颗“子弹”,扭头一观,滑稽演员-----轻风冲我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鬼脸。

    暑假终于结束了。这是一所乡办中小学校,开学那天,校门口接二连三的自行车和来往行人交织在一起,简直象兵过关隘。宁静了三十五六天的校园又开始沸腾起来。

    那天,我独自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徘徊,挑衅的眼光从心里一瞬间迸出,望着每一个同龄人,尤其是异性同窗。

    “哒哒哒……”啊!一辆崭新的“大链鸽”支于教室门前的那片空地。她终于来了。先前白色的柔姿连衣裙变成了上粉下蓝朴素自然大方的装束,然而显现的是一种生疏的隐秘。

    “喀嚓”。她优美而熟练地抽出钥匙,随手把书包甩于肩上,扭身向我嫣然一笑,走了。

    我吓的一阵慌乱,仰天闭目,火辣辣地捂着自己狂跳的胸脯……

    哎,无法隐瞒这“平静的内心平衡”,这充满纷沓的“大动荡”。

    “铃……”铃声终于响了。我低着头走进教室,凭直觉感到一种深情的柔和迷离的目光闪闪烁烁地经过我的脸。

    下课了,我立起身时,她正好抬起头,我没有回绝她的目光,似乎被那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着,红润润的脸颊上泛起两个深深的酒窝,真美。她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低下头去,竟然不由自主地说“等着瞧吧!”她又狡黠地一笑,真笑了。我没有拒绝,但却忧郁地别多头去。,默默地若有所思地离开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