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只是一个科普主播 » 第六十一章 钟乳石与盲鱼

第六十一章 钟乳石与盲鱼

    洞中很暗,见到四周都没有什么动物了,墨白虽然很想换上强光手电,但又不敢,生怕啥时候突然又蹦出来一群动物。

    这样不管害自己,更害了那一群动物,所以,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这个洞穴是向下的,所以经常有下坡路,地上还都是碎石子,感觉很不好下脚。

    但是吧,为了自己的探险欲望,还有就是给观众老爷们整整活,还是可以接着来的。

    又经历了一个短下坡,这里是一片平地,地上的碎石子有些很圆滑,看来,这里是曾经的地下水河道。

    再往里走走,只听水流声清晰传入耳里,走过去,一条地下小溪就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只是这小溪很浅,还不能淹没墨白的脚背,伸手摸了摸水,感受着地下小溪水的寒冷温度。

    在这个夏季,这种温度真的很让人难忘,让人恨不得一直呆在这里,清凉一个夏天。

    既然有了地下小溪,那自然是跟着小溪前进,顺便看看这里面有没有生活有鱼。

    不过很可惜,墨白暂时是没有看见小鱼的身影,倒是蝙蝠见到了一波又一波。

    直到小溪旁出现一个上坡,坡度比较大,需要爬上去,墨白也很好奇这个上坡洞穴,但又不好放下这条小溪。

    最终,好奇心还是战胜了理智,墨白决定上去看看,等没路了站返回也不迟。

    在这里做个记号,方便回来时寻找,就沿着上坡爬去。

    虽然很高,但是相比于下天坑是好爬多了,而且有很多的落脚点,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比较潮湿,容易滑,不容易抓稳。

    费了一番功夫,墨白也是爬上了这个洞穴,拿电筒照了照,四周的岩石一层一层的。

    墨白继续朝前走去,前方很矮,需要弯腰才能走过去。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前方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溶洞,里面很大很宽敞,也很潮湿,能听见水滴到岩石上的声音。

    打开强光手电,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片钟乳石,很漂亮,很奇特。

    朝前走,一路上有奇奇怪怪的钟乳石,有的像神仙,有的像骷髅头,有的像水母,有的像定海神针,还有的像小龙女的寒玉床。

    “好漂亮,好想去”

    “我记得桂省有些天坑是开放得,下次一定去看看”

    “壮阔桂省欢迎你”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淀积物的总称。”

    “而且,钟乳石可以入药,大家可以去查查,但是,这些药材需要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谨慎使用,不要自己去轻易尝试”

    “还有,我国可是有这一系列的保护条例的,所以劝大家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很刑的。”

    墨白看着这片钟乳石,也是很兴奋,近距离接触钟乳石,虽然不能带走,但是拍几张照片还是可以的。

    而且钟乳石的形成还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片钟乳石林的发现,会给这座天坑的形成了带来原因。

    而且他的出现,好的话还能带动这周围的旅游行业,总之好处多多。

    “我记得桂省许多的天坑都是开放旅游的,大家真的可以来这里玩耍一番,真的很值得”

    虽然墨白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桂省的美景还是深深吸引了墨白,还有美食,让人欲罢不能,想再来一碗。

    考虑到时间的缘故,墨白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后记录下坐标就离开了,继续沿着小溪前进。

    一直走,前方出现了一处水潭,水清而游鱼,简直就是小石潭记·洞穴版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里也有一些鱼,很小,而且很奇特,很漂亮,能在这里发现生物的踪迹,这很难不让人高兴。

    这鱼一眼看上去没有眼睛,头骨是塌进去的样子很怪,而且这还不是个例,而是每一条鱼都这样。

    “这鱼,怎么感觉是个瞎子”

    “我只见过盲人,这什么时候也有盲鱼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想不到还有这么神奇的存在”

    “各位说对了,这就是盲鱼,学名小眼金线鲃,是我国鲤科鱼类中特有的淡水鱼,是一种繁殖能力极低的鱼种,为我国特有属种。”

    “而且你们看,这些鱼全身通体半透明,呈粉红色,体长,侧扁,头前部平扁如鸭嘴状,后部隆起。常年生活在黑暗的溶洞中,背部看似隆起,实为眼退化后造成头骨塌。”

    “它们因终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退化为仅存眼痕的盲鱼。它的存在对于生物物种基因库的完整及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小眼金线鲃的出现显然事墨白没有想到的,这种鱼可是稀有物种,岂是说见就见的。

    “另外,它们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出于保护,我就不捞起来给大家看了。”

    “金线鲃,在滇省吃过,确实不错”

    “楼上真刑啊,这都吃过,进去几年啦?”

    “没文化真可怕啊,金线鲃事滇省的经济鱼种”

    “大家说的没错,滇池金线鲃是在滇省确实是一种美味的经济鱼种,是我国继中华鲟和胭脂鱼之后,第三种突破人工繁育难题的国家级保护鱼类,有养殖的,可以吃,但野生的就不行了。”

    “而且据我所知,滇池金线鲃的产量也不高,大概三到四百一斤吧,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价格了,大家可以去查查”

    见到大家因为能不能吃吵起来,墨白也是赶忙解释道,真的是体现出了中华人民的特色——见到活的,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能吃的,好吃做菜,不好吃做药,不能吃的,想办法变成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