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老哥日记 » 第二十一章:都市旅行家

第二十一章:都市旅行家

    等待周六的这几天是我终于开始独立跑快递这几天,公司给我配了个小电三轮。每天早上我和同事们从堆成一堆的快件堆里分出属于我那两条街的份额,也不是好多,就几十份的样子。

    但想着送一份就有一块钱的提成,我的心就比较火热。我是地盘最小的,像老陈那种光是送货都有上百份,不过送货只是快递员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大头还是收货,每天晚上他们老快递员都能拉回满满一大车发货件,5%的发货提成才是真正令人羡慕的东西。

    不过我就没有这部分收入了,我的地盘原来是属于老陈的,这刚一换快递员,原来那些固定找老陈发货的公司厂家都不找我了,我估摸着是其他快递公司的快递员给了他们回扣迅速抢夺了市场。我很有信心以后抢回来,不过要等一段时间,毕竟我现在连门牌号都要找半天,更别说算发货金额都还算不清楚了,相信越来越熟练以后我也会拥有一批固定客户的。

    没有发货,我一天的工作就只剩下送货,本来量就少,我基本一上午就跑完了,然后整整一天就基本在街上瞎转悠了,偶尔能遇到一两个路边招呼我收货的散户,挣不了两个钱。

    于是我的积极性就可耻的下降了,我每天送完货就美其名曰去开发客户,其实就是骑着三轮车去到处乱逛,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越骑越远,在花都的大街小巷转悠着,路上不断观察这这城市的人生百态,从繁华的商业中心到闲静的郊区小院。既看都市精英们脚本匆匆的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也看大妈大爷们在公园里唱歌跳舞搓麻将。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来越沉迷于这种都市旅行家的生活,我觉得观察这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日常生活会给我无穷的感触,我感觉自己成了街中心那颗百年的大榕树,静静的看日出日落,看然人潮川流不息,我是完全超然的,客观的。在这种观察下我感受到了一种叫做宁静的东西。

    时至今日,多年以后的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依旧记得那些午后的街道,那些湖边的公园,那一家家紧邻的小院儿,那些院墙后书声琅琅的校园。这些平淡无奇毫无趣味的风景在我心中的印象甚至比瑰丽的名川大山还要深刻百倍。

    我总是一边看一边把自己代入这些人的生活中,我行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无聊的守着副食店的店员。我想要是我是一个店员该是什么心情呢?我大概会搬一把椅子坐在柜台后,手捧一本古侠小说看的津津有味,身在狭窄的柜台间,心在万里的江湖间。

    我去送货的那些写字楼里的员工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呢?他们终日守着一台电脑,两三个同事,面对着无数的报表,工作的唯一乐趣就是桌上的那盆绿植和思考怎么把工位打扮的更漂亮,比如给电脑换一个可爱的贴纸,或者是在位置上放上一个新的公仔,还有和同事讲几个好笑的段子。当然下班了他们又会转换成另一个人,他们会在咖啡店里和恋人眉来眼去,或者手捧奶茶和朋友穿梭于无数个服装店,箱包店,妆品店,又或出现在酒吧,迪厅,球场,总之是花八个小时上班迷失自己,又花八个小时下班找回自己。

    我最不能代入的就是那些真正的精英阶层,他们总是谈笑风生的从大楼里走出,和身边的李总王总张总讨论着各种大项目,我也只能短短的瞥见他们从大楼门口走到街边豪车上的这几十米距离而已,但就这短短几十秒他们就已经震慑住了我,不说脸上那自信又淡然的笑容,那身商务又休闲的西装总是像发着光。

    我时常在想,同样是西装,穿在房产中介身上和商务精英身上为什么这么不同呢?很多人总是把精英的私生活和肮脏荒唐联系在一起,但是据我观察并不是,毕竟快递员的工作可以多少可以窥探到一些第一手资料。

    他们下班后总是出现高档的咖啡厅,茶馆,或者家里。他们似乎在茶楼里有谈不完的项目,在咖啡厅有做不完的报表,在图书馆有学不完的提升课程,在健身房里有练不完的动作。可这些人竟然还有精力回到家去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好妻子。这令我不得不佩服精英果然就是精英。

    白领们的生活令我无法代入,蓝领们的快乐我更学习不来,我送货到工厂车间,建筑工地上,这些蓝领们表面上看上去跟流水线上的老哥们没什么不同,其实稍微聊几句就能发现他们都无比的幽默风趣,他们体现的更是一种质朴纯粹的快乐。

    而且我也更容易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责任感,踏实感。这些人总能让我觉得放心,无论什么产品的核心都是质量,这些一辈子跟质量打交道的人都是有质量的人。

    可真正让我深思的却是老人们,我时常看到胡同里的院门大开着,一个老头儿就端端的坐在正门的椅子上,沉默的望着院门外的人来人往,身边的电视机徒劳的鼓噪着却永远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我总是在想,他们那一动不动望着门外的眼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是单纯的呆滞,还是期待子女突然出现在门口的盼望,还是对自己漫长一生的回忆反思呢?空荡荡的院子里什么都没有,他们却能看上一整天。

    我想也许在他们眼中这院子并不是空的,在他们眼中,那些多年前的老友正在院子向他微笑着走来,还没走到门口就渐渐淡去,然后院子里又会热闹起来,那是孩子还未远去时候一家人在院子里过年的场景,然后这般温馨场景也会慢慢淡去,更远年代的那些人儿事儿继续在眼前更迭,老人们就这样看着,不喜不悲……

    当然不是所有老人都是这样,也有活泼一点的大爷大妈出没在街边,广场,茶馆里,有的跳舞,有的打牌,有的饮茶。我在想为什么我会对老人的生活投入更多的兴趣,想了半天,大概是因为老人跟老哥有那么一点点共同之处吧,都是没有希望的人。

    老人们无论拥有的再多,也没有了时间,所以会觉得一切都是虚妄。老哥们有的是时间,但却一无所有,而且需要再次强调一下老哥并不是穷人,老哥是比穷人还要穷的人,是奋斗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人,所以这种心理上的虚妄让我与老人们产生了一种共鸣吧。

    我就在这座冰冷又热闹的城市里不停游荡着,街边的橱窗里应景的放着某位年轻作曲家的歌:“邮递的工人,儿科的医生…几个开旅馆的人,园丁喝的茶,理发师的话,修鞋匠的家,没想过伟大…二三十岁的人,傍晚黄昏,在等对的人,醉的好坏不分,哭的大声….”

    这歌儿听的我有些伤感,我把小三轮停在了我之前和小谭看躺着看蓝天的湖边,湖那边依旧是岁月静好。我突然想起了丽丽,她骗了我,她毁了我,但我却总恨不起她来。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多情的人。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爱上了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并指天发誓要娶了她,可直到毕业我都没和她说超过十句话,然后初中又对另一个女生做了同一套事情,这次我有了进步,好歹偷偷摸摸的趁着换座位跟她做了半个学期同桌,说的话也不止十句了,但那个可爱的女孩到现在也不知道,有个十三岁的小屁孩爱了她整整三年。

    后来就是高中,又同样是一个女孩…哎,为什么学生时代总有那么多个女孩呢?反正在这个女孩身上我又进了一步,我好歹给别人说了一句我喜欢你,不过结局可想而知。这次告白失败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十七八岁时候喜欢上的人,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总之我经过这长达十多年的失败的感情历史之后,我炽热的心已经如死灰一般冰冷。虽然从头到尾这些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都只存在我的脑子里,但是它确实改变了我,我发誓不再喜欢任何人,甚至不结婚。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丽丽这个骗子三句话就让我违背了天打雷劈的誓言。

    我似乎习惯了这种状态,无论处在什么环境状态中,我心里总有一个喜欢的对象。可能这是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养成的习惯吧,我始终需要一个女人来“爱”。估计哪怕到了监狱里我也会把食堂大妈当成暗恋对象吧。那现在呢?现在这个环境,这个状态,我该爱谁?

    琳琳?

    我当即扇了自己一个大耳光。然后慢慢的回营业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