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老哥日记 » 第三十九章:借个烟

第三十九章:借个烟

    我站在发财康的门口,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已经像一团阴云一样一直笼罩在我头上,但是我总是选择性的去遗忘它,去逃避它,直到这团阴云终于酝酿成了一场冰雹,现在狠狠的砸在了我的头上---

    我没钱了。

    我挂逼了。

    之前满心希望跟着李小凡赢钱,同时工资也即将发放,有了这些钱我至少可以保证吃喝。但是突如其来的丢货跑路,以及后来半夜把李小凡拉起来梭哈瘫痪,让我的两大收入来源全部断掉,当时身上还剩一点之前赢的钱,就一直苟活到了现在。

    现在我翻了翻裤兜,一分钱没有,手机上的余额只剩1.6元,这就是我这个人全部所有的财产,我现在肚子饿的呱呱叫,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的生活被割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哥开朗豁达荒诞搞怪的那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痛苦绝望麻木挣扎的那一部分。

    饿肚子,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很难想象在21世纪发达繁荣的花都市区里面,会有人饿肚子。

    我想去李小凡店里吃牛杂,李小凡消失三天了,牛小二一直没开张。他的冰柜里是有冻牛肉和米还有菜的,但是我们平时吃免费的吃的太多了,再去吃牛小二我觉得有点太不地道。

    烟也抽不起了,只有个打火机,我看到那边有几个老哥在抽烟聊天,烟瘾忍不住了,跑过去搭话:

    “老哥,借个烟。”

    那几个老哥一愣,从来只听说过借个火的,没听说过借个烟的。不过这正是我的计谋,我的这个笑话博得老哥们开心一笑,其中一个老哥散了一根烟给我。

    可是烟不解饿,我的肚子还是咕咕的叫,我突然明白了那些大神为什么能50块卖手机,30块卖身份证了,我拿出我的身份证,看了看它,想着它能不能值两顿饭钱。

    “劳哥!”

    胖子和守门终于来了,他们两个过来正准备拿我和兰兰开玩笑,看到我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问我怎么了。

    “我挂逼了”

    两人一阵沉默,守门摸了摸裤兜,突然发现他也挂逼了,他也是跟我一样,丢了工作,没有收入,撑不过三天就挂。

    我们和守门两个盯着胖子,胖子摸摸自己的裤兜,才发现他也挂逼了,之前在信鸽网吧太过于大方,已经挥霍一空。

    老哥们就是这样,其实知道自己没钱了,但是不愿意面对,不拖到最后一刻要饿肚子的时候,不愿意去想钱从哪里来,因为想钱从哪里来,是一件比饿肚子还要痛苦的事情。

    兴高采烈的三个人,变成了瘫痪在马路牙子上的三个人。

    三个人并排坐在马路边,目光呆滞的看着来来往往下班的人们。

    并不会有人在意我们这样的挂逼,因为天天都有这样的人,瘫痪的老哥到处都是,不缺我们三个。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男人走了过来。

    “老哥们,挂逼了吗?”

    我们三个盯着他,他微微一笑”说:“卖手机吗?我高价收,80一台。身份证也行,100块钱一张。”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手机可能还舍不得,但是身份证除了拿去上网好像对我们来说没什么用,100块钱等于3天,甚至5天的饭钱了,我们三人听到之后都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

    幸好这时,一位从发财康出来的老哥看到了这一幕,他过来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建议:“老哥们是发财康里上班的吧,你们才来的吗?不知道发财康可以预支工资吗?没必要卖身份证呀。”

    我们的确不知道发财康还可以预支工资,那个老哥热心的给我们继续解释:“你们直接去财务处那边报工号,一个月可以预支一次,一次预支一周的基本工资,加班的另算,月底正常发,不过要扣百分之50手续费”

    此话一出,立即给了我们巨大的动力,我们当即就谢过了这位热心的老哥,赶紧往发财康财务处去了……

    ……

    我们排了一个小时队才领到预支工资,因为预支的老哥实在太多了。发财康的基本工资低的吓人,我们预支一周的工资,再被扣了50%以后,到手只有200块钱。

    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这简直是一笔天价巨款。200块钱揣在身上,仿佛全世界都是我们的一样。

    拿到工资,我们凑钱打车回到了三和街,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老哥火锅,三个人吃的心满意足,才一共花60块钱。人均20,这个水平放在发财康食堂只够一份烧鸭饭,而放在花都市内,只够吃碗面条。

    吃饱了以后老哥们都觉得心满意足,胖子和守门开开心心去上网去了,胖子还想去信鸽,想到去一趟可能身上剩的一百多就没有了,还是忍了下来,和守门选择了三和2块钱一小时的黑网吧。

    而我有另外的打算,我坐了个公交车,花了30多分钟,在花都理工大学站下了车。

    我决定要把对兰兰说的这个故事继续下去,于是我来到了理工大。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学校里每一条道路都走了一个遍,记下了每一栋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的名字。

    我还到处跟来往的学生打听他们学校有什么专业,有什么奇闻轶事,有什么大家都在吐槽的事情。

    校内外的商业街也没放过,我挨个挨个背下他们的名字,根据里面的热闹程度判断美味程度。

    当然为了升华境界,图书馆,自习室这些地方我也没有放过,还有校史陈列馆等等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我手里有个小本儿,上面一点点的画出了一副完整的校园地图,地图上标明了各处的位置,后面还有密密麻麻的注释,说明,注意点,特别是各种各样本校学生才懂的梗。

    那道划过我脑袋的灵光是这样的:我要来花都理工大读大学!

    我怀念我的大学生活,那原本美好却被丽丽突然撕碎的日子是如此的多彩,我为什么不可以回去呢?

    大学不比中学,除了寝室,每一个地方都是开放的。教室里的老师只会头疼偷懒的学生不来上课,实验室的老师不会在意多了一个旁听的努力学子,总之对于课堂来说,老师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到齐,从来只有点名查缺人,没有点名查多了人的。就算有老师发现陌生面孔,完全可以说自己是仰慕老师的学识和个人魅力,主动来上老师的课,老师听到这样的话只会对你喜欢的不得了。

    对于同学来说,大学坐在最后两排的同学,百分之80上课都是在趴着补昨晚打游戏的觉,没人会在意是否多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就算有好奇的同学问你,完全可以有一百种方法搪塞过去。

    图书馆自习室更不必多说,图书馆虽然要刷校园卡过闸机,但是保安不会阻止一个好学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都能进去,例如忘带卡啦,或者就站在闸机边,让其他同学帮你刷啦之类的,更何况搞校园卡也不是难事。

    至于食堂,超市这些地方,更是没有任何限制,本来就有很多人专门去大学食堂吃饭,而且很多大学食堂都不属于大学本身,都是外包的。

    再往细想,我例如学生会,社团,足球队,篮球队这些组织,好像没有一个地方会去查你的身份。我回想着我之前的大学生涯,去报名学生会,足球队,都是会长,队长拍板决定你是否可以加入,这些组织之间身份的识别全靠脸熟而不是学生号。

    当然也不是完全的不查,一般学生会入会,或者球队参加学校内的比赛的时候,会有要求提供班级,姓名,学生号之类的东西。

    但是仔细一想,这些东西由所谓的负责人收好后,交给所谓的负责老师,存入所谓的档案,整个过程中有谁会去一点一点的仔细校对?都是走个过场,留个存根在那里而已,最后不出三个月就会变成废纸,给新进的废纸腾出位置。

    凡此总总,都是校内的活动,归根到底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为了丰富学校生活而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没有任何组织性质,所以谈不上审查。

    但是对于学分,毕业证书,校外比赛,竞赛荣誉证书,实验,论文,这些事情,那就是严查了,毕竟这些东西是可以落地转化成实在利益。

    大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给所有人以学习的机会。再者花都理工大并不是重点高校,只是一所普通的本科学校,所以这里老师头疼的事情根本不是查有没有学生多来上课,他们头疼的是怎么让学生走出寝室,少逃点课。所以只要不涉及毕业证,论文发表,校外比赛这几个点,我完全可以--

    假装去上大学!

    这就是我脑海里的灵光,兰兰只是启发了我,我并非因为她而去上大学,而是我想完成我未竞的学业,补上我失去的青春岁月。

    也许是天意,我发现花都理工大无论是在办学层次,专业开设,学校面积,组织架构等各个方面,都很我原来的学校高度相似,就连学校内的街道,布局,教学楼的颜色都让我似曾相识,也许遇到兰兰,来到这里,一切都是天意。

    但是。

    大学都有一个门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个门槛是高考的分数,对于我这种人来说,这个门槛是怎么不上班哪里来的生活费。只要能有钱,我感觉我可以上一辈子大学。年轻时候就装学生,中年时候就装老师,老了就装教授。

    但是钱从哪来呢,发财康的工资?守门的直播大计?听起来都不现实。

    正当我发愁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了,我接起来一看:

    李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