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杨门忠烈传 » 第26章

第26章

    三更未到,奉命在监视敌情的何小虎,匆匆赶来,推醒了何庆奇。

    “爷!”他说,“有情况了。敌人的四座营帐,有灯火,有人影,看样子是要准备集合了。”

    “噢!”何庆奇睡意全消,将一双眼睁得老大,“等我来看看。”

    走过去遥遥瞭望,只见半山腰中,东南西北那四座原有灯火,后来熄灭了的营帐,复见光亮,却望不见人影。

    “我没有看到人嘛。”

    “有的。爷的眼力不好,我去找个眼力好的人来。”

    那个人也是何庆奇的卫士,奉命与何小虎分班监视,此刻正在息班打盹。他被叫醒了,揉揉眼定睛细望,渐渐都看明白了。

    “东面的进去了两个,北面的出来了三个。”他说,“西南两面,正有人要进去。北面的又出来一个,是跑步,很匆忙的样子。”

    “是了!”何庆奇看一看天上的斗柄,“时间也差不多了!小虎,你去传令,备战!”

    一声令下,人人奋发,起初有点乱糟糟的样子,但黑夜中跌倒的,自己爬起,走错了地方的,自己重找,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加以彼此协助照应,所以很快地显出秩序,各就各位,静悄悄地听候命令。

    何庆奇身边有两名干当官,帮他处理指挥事宜。一小队、一小队不断有报告来,说是备战就绪,同时何小虎这面亦不断有敌人动态的报告。后半夜的月色相当明亮,看得出契丹兵人影影幢幢,都已起身。最后在月光下发现似有若无的轻烟薄雾,以及隐隐的火焰,这不用说,是在埋锅造饭。

    到此地步,可以确定敌人将发动拂晓攻击,时间就在饱餐以后,估计亦正是四更时分。何庆奇细察星象,三更已过了一半。朱副军头的突击队伍,一定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厮杀一场了。

    但是,还得稍微等一下。“要等契丹兵拿起饭碗的时候!”他说,“攻击最好的时候,第一是他们做好梦的当儿,其次就是吃饭的那一刻。”

    于是何小虎一眼不眨地注视着敌营。渐渐地,轻烟薄雾和隐隐的火光,大部分都已消失,这就表示黄粱饭熟,将要到口了。

    何庆奇已移驻到床子弩后面,在那里下令:“大家预备!以火箭为号,并力攻击!不必求准,只要求快!”

    阵地正面约有二十丈开阔,由中间设床子弩的地方向两面下令,递相传报,直到左右两翼尽头,也得有些工夫。何庆奇做事讲确实,等够了时间,才向弩手下令:“放!”

    目标是早较准了的,直对敌营大幅的旗杆。等“放”字刚出口,弩手燃着火箭,拿个木槌,轻轻一击,敲开了绞盘上的一块木头,随即听得急促的辘辘之声,一溜火光,破空飞去,一朵金花似的冉冉而行,顿时吸引了峰顶山腰所有的视线。

    接着便如天地突然崩坼似的,石炮齐发,火箭星驰,直往敌营飞到。虽然路远听不见声音,但敌营狼奔豕突的混乱情况,却很容易看到。同时两支火箭打得很准,插在敌人营帐上面,很快地烧了起来。

    宋军见此光景,无不兴奋异常,一波接一波地装制石炮,接连发射。

    但是,火箭不到之处的契丹营帐,亦竟起火燃烧——这是朱副军头的突袭小队的手笔。他们在三更时分,就已抵达敌人外围,其时辽军已开始部署出动。敌人虽还不知有此突袭行动,但既已起身,便等于有了防备,硬拼只有吃亏,唯有潜伏待机。

    不久炊烟四起,敌人埋锅造饭。朱副军头灵机一动,随即跟他左右,一胖一瘦两名得力的小校说道:“我们要想个办法,让他们的饭吃不到口。”

    “妙啊!”胖小校最喜欢作弄人,欣然色喜,“军头,怎么下手?请你快快吩咐下来!”

    “莫慌,这要配合上面的攻势,此刻还不能打草惊蛇。”朱副军头说,“照我的想法,何将军当然也发现了这里的情形,不知道他定在什么时候动手。如果动手得早,趁他们乱的时候,我们去‘砸锅’——”

    “对,对!‘砸锅’。”胖小校低声笑着,就地打了个滚,像只小狗撒娇似的。

    “起来,起来!”瘦小校打了他一巴掌,“听军头的话。”

    “如果动手得迟,我们就不能等了。我们先动手。这要分两个步骤:第一,等他们在营帐外面,刚捧起饭碗的时候,我们溜进空营帐去放火;第二,等他们去救火的时候,我们去砸锅。”

    “懂了!”胖小校这次倒是规规矩矩地回答,“那个家伙,”他指着守栅门的契丹兵说,“归我料理。”

    胖小校有一手绝技:手掷铁弹。由于眼力准,膂力足,五丈以内,百发百中。所以料理这个守卫,朱副军头也相信他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早了无用,反致偾事,因而郑重告诫:“你不要鲁莽,一定得听我的。”

    于是在这段等待的时间,胖瘦两小校悄悄传令,检点火种。一个圈子兜下来,上面的攻势已经发动了。

    “快!”朱副军头对胖小校说,“弹子!”

    铁弹就在他手里,早已掌握待命。听得一声令下,不慌不忙地觑准了脱手一掷。守卫的契丹兵正张大了眼朝里面望,不防一弹飞到,正打在鼻梁上,他赶紧回头来望时,瘦小校已经赶到,手起刀落,削掉半个脑袋。瘦小校朝后挥一挥手,朱副军头便带着弟兄,俯身而进,分散着各找空营帐去放火。

    这时的辽军,因为变起不测,根本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所以格外显得惊慌,乱糟糟地四处奔走相问。营帐中大半都是空的,朱副军头的突袭小队,很容易地掩了进去,连火种都不需找,柱子上悬着现成的牛油灯盏,泼翻在帐篷上,随手点燃,很快地就烧了起来。

    不过耶律斜轸的部队,到底也是有训练的,乱过一阵,发觉并非什么大队攻到,军心就比较安定了。首先是分头救火。用钩枪拉倒篷帐,压住火势。而上面的石炮打过一阵,暂时也停了下来。耶律斜轸研判情势,很快地发觉,火势并非纯由火箭所引起,见得有奸细混入阵营,当即下令,清查营地。

    一面清查,一面兜捕。突袭小队人自为战,尽量逃避,就在这时候,第二波的石炮,又已打到。这一次辽军不怎么惊慌了,因为到底不过小小石头,这么大的地方,哪里偏偏就砸在头上?倒是突袭的宋军,四处“砸锅”,十分可恨,因而搜到了先是一顿毒打。等耶律斜轸传下令来,捉住宋军,解到中军大帐,已都奄奄一息,开不得口了。

    其中只有一个不曾受伤,正就是胖校尉。耶律斜轸便找了个会说汉语的军官来询问。突袭的宋军,事先都曾约定,倘若被擒绝对不能泄露军机,所以胖校尉只是摇头不答。

    “你是哑巴?”辽军问说。

    说他哑巴,就装哑巴。胖校尉“啊,啊”地又点头,又摇头,表示听不懂话。

    这一来反而露了马脚。哈依利在一旁说道:“他明明听得懂,装成这个样子,实在可恶。吊起来打!”

    “我看你还是老实些好!”辽军说道,“不然自讨苦吃。”

    胖校尉知道自己弄巧成拙了,便又生一计,开口答道:“你将我绳子松开,我就说。”

    辽军不敢做主,拿眼睛望着哈依利,获得允许才将他解缚。

    就在手刚松开,得以自由的那一刻,胖校尉突然猛扑,扑向哈依利,张起两手使劲掐住他的脖子,左右急忙救护,但怎么样也拉不开;而哈依利的双眼已经翻白,拼命挣扎。看看不是事,有人一刀刺了过去,胖校尉手一松,身子倒了下来,眼看是活不了了。

    显然,胖校尉的这番出人意料的行动,等于自杀,目的是消除他自己这个“活口”,免得因为受不住刑罚而泄露了机密。哈依利虽是契丹族,也颇仰慕中土的文化,懂得这就是“成仁取义”的孔孟之道,所以不但没有因为吃了胖校尉的亏而怀恨,并且相当尊敬,下令不得作践他的遗体,同时也不准虐待其他俘虏。

    而就在这时候,只听得砰然大响,接着有人惊呼倒地。是一枚石炮,恰好打中这座营帐,巨石破顶而下,将一个契丹兵打得脑浆迸裂,死在地上。

    哈依利未免吃惊,同时也颇为懊恼,真想不到少数宋军,用最简陋的战具,会将数千人的阵地,搞得乱成一片。就由于这种愤怒的心情,激出一个想法,匆匆赶到中军大帐去见耶律斜轸。

    他是来提出一个建议,仍旧依照原定计划,分五路上岭搜索,务必一鼓作气,聚歼宋军,根绝后患。耶律斜轸摇摇头,不以为然。

    “军师,”他说,“我们太大意了,敌情毫无了解,以致挨打。如今情况不明,地形不熟,倘或分道出发,后路空虚,为敌人乘虚而入,捣毁了我们的辎重营地,那时进退两难,自陷绝境。”

    “然则计将安出?”

    “不因小挫而自乱阵脚,如今以持重为上。”耶律斜轸说道,“敌人这番举动,实在也是自己暴露弱点,有限的兵力,无非捣捣乱而已。如果刚才我们沉得住气,损失实在也轻微得很,打坏几座营帐算得了什么?胜败兵家常事,不必以一时小挫,乱了大计。现在还得仔细搜索,活捉几个宋军,好好拷问。刚才问出什么来没有?”

    “没有!”哈依利将讯问的情形说了一遍。

    “这就是敌人的长处。”耶律斜轸说,“敌人跟我们斗智,我们不必跟他们斗力。狮子搏兔,就搏着了,也已经吃亏了。我们要稳下来,谋定后动。谅他不过两三百人,能有什么大作为?”

    于是耶律斜轸下令,取消了原定的计划,各营整理阵地,加强戒备。同时派出一批探子,上岭侦察敌情。

    扰攘终宵,到天明告一段落。但是,表面平静,暗中却在展开生死斗——耶律斜轸口头表示不在乎,其实也是恨得牙痒痒,决定就在这一天,要消灭全部宋军。

    在宋军这方面,战事虽告一段落,却更为紧张。因为飞攻发动之后,自己这方面的位置和实力,几乎已完全暴露。同时飞攻的战果,也可以预期得到,只能扰乱敌人,不能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既然如此,则敌人的大举反扑,当然在意料之中,需要多方面防御。

    当然,最重要的是孙炎星的任务。这个任务如果能够顺利达成,战局会起绝大的变化,那时敌人一定会作困兽之斗,一场伤亡惨重的恶战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但是,胜利却也是有把握的。

    在预定的计划中,支持孙炎星的任务,列为最急要。现在由情势的发展来看,这个任务的成败,关系着全队的生死存亡,非求得充分的成功不可——因为要守的地方太多,备多力分,结果会搞成以大吃小的局面,只有断路一策,是打蛇打在七寸上。只要能够得手,敌人心理上就大起恐慌,那一来便有可乘之机,求生之道了。

    这是何庆奇在飞攻未停之前,一个人在心中的盘算。既停之后,立刻找到孙炎星和林震,检视情况——有一件事很糟糕,探路的刀卜,至今未回,是出了意外,还是越走越远,一时回不来,却不得而知。

    “我们没有时间等他了。”何庆奇当机立断地说,“我们马上要动手,到哪步田地说哪里的话,走着瞧。”接着他将准备以全部兵力,投入这个任务的想法,说了给他们两个人听。

    “这是有去无回了!”孙炎星提出疑问,“根据地都不要了吗?”

    “根据地当然要的,但也要能保得住才行。”何庆奇说,“我想来想去,只有冒这个险,全师而去,全师而回。要抢在敌人大举发动以前,做好这个任务,赶回来守住阵地,静观变化。”

    “这样做法,弟兄们太辛苦了!”孙炎星说,“倘或支持不下去,反倒成了累赘。”

    他所说的“弟兄们”是指原有的人而言,至于他自己带来的人,经过半夜休息,不会支持不了。林震认为他的顾虑很有道理,不过何庆奇的办法亦是必要的,两相折中,提出建议:“原有的弟兄,不妨担任比较轻松的任务,或者说是担任后备。我在想,此法步步为营,试探前进,一路都要布置步哨。原有的弟兄,辛苦了一夜,让他们就当联络通信的步哨好了。”

    何庆奇所着重的是一个抢时间的“抢”字,不愿多花工夫在言语上面,当时同意了林震的办法,而且仍旧由孙炎星主持这个任务,他只是督师而已。

    于是前队由孙炎星、林震和张老憨带领,看准方向,觅路前进。每人都带着掘路的工具,以及拆散的床子弩、绳索、吊钩,自然也有武器。长长的一串,蜿蜒在山谷之间,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东张西望,只是踏着前人的足迹,奋勇前进。

    晨曦之中,遥遥出现一条影子。打头的张老憨立即站住脚,用诧异的声音说:“怎么会有人?”

    林震抬头一望,那条影子闪跳迅捷,不用细看,便知是谁。“自己人!”他说,“刀卜回来了,且听听他的。”

    刀卜也发现了前进的队伍,越发飞也似的赶了过来。走近了才看清楚,他的一身衣裤,破得东一块西一块,脸上也被荆棘划伤了好几处,样子相当狼狈。

    “怎么样?”林震拉着他的手说,“教我好着急,当你出了事。”

    “差点不能回来。”刀卜喘口气说,“遇见两个契丹兵,骑马由北而来,拼命撵我,好不容易才躲开。”

    “咦!”林震诧异,“你是怎么说?你在涧的这一面,路在涧的那一面,何能撵你?”

    “我已经到了那一头了。”刀卜适时很兴奋了,“让我找到一处地方,很狭,而且有一座独木桥,不过桥板快烂了,大队人马过不去。”

    “好极了!只要有一个人过得去就行了。”

    孙炎星和张老憨都很高兴,越发奋勇向前,但是细想一想,亦不免顾虑。

    “刀卜!”孙炎星问道,“你是说,你的踪迹,已经让敌人发现了?”

    “是的。”

    “那两个人是什么路数?巡逻的吗?”

    “看不出来。只看出他们是由北而来,像是赶路的样子。”

    “大概是他们送军报来的专差。”林震说道,“想撵上刀卜,无非是要问一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