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第073章 奏疏风波

第073章 奏疏风波

    自从穿越后,曹叡突然觉得自己作为穿越者有些失败,同时也感叹命运的不公平。

    为什么别的穿越者不是有金手指,心想事成,就是身怀高科技系统,随心所欲,而他却啥都没有!

    如果真的让曹叡感受到穿越带给他好处的话,那应该就是曹叡觉得自己的身体倍棒,也没有什么不适,活个五十年应该没啥问题,还有就是他的长子曹冏也还活着,看样子状态也挺好。

    对于历史的进程,曹叡也在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努力的改变着。

    目前曹叡最担心的就是诸葛亮屯兵十万于汉中,蠢蠢欲动,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一样,让人惴惴不安。

    若是吴蜀两国勾连,那么到时魏国就要同时面对东西两线敌人的进攻,曹叡顿时感觉有些压力山大。

    如果说孙权稳定发挥的话,那曹叡就对东线也就是扬州方向吴军的攻势放心了。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诸葛亮,没办法毕竟是配享文武两庙的猛人,凭借一州之地打得魏国只能防守不出的存在。

    看来镇守关中的统帅确实要换了,这段时间他也多方了解了安西将军夏侯楙的情况,尤其是听校事府说道前段时间他仍然在和蜀中来的客商做生意之后,就觉得此时已经迫在眉睫了。

    诸葛亮随时都有犯境的可能,现在夏侯楙就这种情况,这让曹叡怎么能放心的下。

    曹叡坐在主榻上,批奏今日呈递上来的奏疏。

    突然,曹叡眉头一皱,看着手中的奏疏,脸色阴晴不定。

    “这份奏疏是什么时候呈奏上来的?有没有人看过?”

    曹叡问向今日在崇华殿值日的门下省散骑侍郎王昶。

    王昶听到皇帝的询问,看了下奏表的样式,伏身说道:“回禀陛下,这份奏疏是今日早上送来的。臣见是清河长公主的奏疏,臣便直接和那些已经分类好的奏疏一起放在了陛下的桌案上。”

    听了王昶的回答,曹叡点了点头,再次仔细阅读起这份奏疏。

    “诏令宗正曹恪、廷尉高柔前来崇华殿!”

    看完奏疏的曹叡看到这份奏疏的内容有些不敢相信,他也让校事府调查过夏侯楙的事情,其问题大多存在于经济方面。

    而清河公主却在奏疏里告发夏侯楙里通蜀国,多次向蜀国透露我军情报,还有意联合蜀国谋取关中。

    这让曹叡觉得有些离谱,堂堂大魏安西将军,尚公主,皇室宗亲,居然会背叛魏国,投靠蜀国,这让谁能相信!

    但这份奏疏来自于夏侯楙正妻,还是大魏的清河长公主,这让他不得不对这份奏疏有所表态。

    曹叡这时也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一个更换关中统帅的机会。

    不一会儿,宗正曹恪、廷尉高柔来到了崇华殿。

    曹叡没有多言,直奔主题,将手中的奏疏让两人阅览。

    这是曹叡第一次和宗正曹恪接触,之前的朝会上从未和他过联系,但是他多少也知道这位堂叔的故事。

    曹恪是曹操同父异母之弟曹德的小儿子。当初曹操父亲曹嵩和曹德,在到许昌的路上,被徐州陶谦部下张闿所杀。此后跟随在曹操身边的曹安民与曹恪两人就一直很受曹操的疼爱,犯了什么错,曹操也舍不得处罚他们。

    宛城之战中,曹操强占了张绣的婶娘,引得张绣不满,发动袭击导致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典韦都死于宛城之战。

    被留在许昌的曹恪也就成了曹德唯一的儿子,为防曹德绝嗣,曹操从此再也没有让曹恪上过前线战场,而是与他的儿子们一起读书。

    曹丕即位后,为人一向低调的曹恪被任命为宗正,负责皇族宗亲的事务。

    只不过曹丕既苛待亲族,又禁外戚干政,宗正之职自然处于无关紧要地位,这也让曹恪乐得清闲。

    曹恪、高柔两人看到奏疏的内容之后,大惊失色。

    如果清河长公主所说真实的话,夏侯楙里通蜀国,意图谋反,那蜀军攻占关中岂不是易如反掌?

    曹恪看到皇帝正在看他,就知道自己需要说点什么了?

    “陛下,臣认为这份奏疏虽是清河长公主所呈奏,但是奏疏里的的内容却让臣感觉不像公主所言。公主乃是一名妇人,不通武略,常年深居简出,且与安西将军多年地处两方,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么详细机密的事宜呢?因此,臣认为这奏疏多为别人假借公主之手所呈递,诬陷安西将军的!望陛下尽快查处实情,还他一个清白。”

    一旁的高柔听了曹恪的分析,深以为然,认为他的分析和他所想的差不多。

    等曹恪答完,高柔也起身说道:“回禀陛下,臣赞同宗正曹恪所言,仅凭一份奏疏是不足以证明安西将军的罪名的,应该详细调查此事才行。毕竟安西将军夏侯楙身处要职,若是贸然降罪于他,那么关中前线的士兵必定人心不稳。现在是非常时刻,臣认为应该谨慎行事才好。”

    曹叡听两人的意思均是不相信清河长公主在奏疏里的话,而且看样子都主张要谨慎行事,不宜妄动夏侯楙。

    明知夏侯楙是被诬陷的,可曹叡并不想这么简单的处理这件事。要是真听了他俩的意见,那他怎么才能完成更换关中统帅的目标。

    这次曹叡要利用这件事,不仅要撤掉夏侯楙安西将军的职衔,还要彻底回家当回真真正正的富家翁,安心在家做生意。

    于是曹叡佯怒道:“这份奏疏乃是我亲姑母所呈奏,怎么能有假,再说我姑母作为夏侯楙的正妻,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亲亲相隐,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又怎么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写奏书来诬陷他呢?”

    两人见一向稳重的皇帝这次竟如此震怒,还要大动干戈调查问罪于安西将军,顿时让他们有些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了。

    这时,曹叡继续说道:“下诏,着令安西将军夏侯楙秘密赶回洛阳述职,待其到达洛阳后,将其召致廷尉,关进牢狱,注意要看好他,千万别让他自杀。”

    廷尉高柔听到皇帝的命令后,虽然对皇帝的这一做法感到不太理解,但还是连忙称诺,准备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

    此时宗正曹恪似乎也大概猜出了皇帝的意思,毕竟做为皇室宗亲的他多多少少还是多夏侯楙夫妻俩之间的事情有所了解。

    但他也不想掺和太多,所以也就闭上了自己的嘴,不再发表看法。

    曹叡见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也便不复多言,示意两人可以退下了。

    此时夏侯楙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