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第084章 申仪告密

第084章 申仪告密

    远在洛阳的曹叡此时不知道孙权老儿正和鄱阳太守正在算计他的四伯,大司马曹休。

    曹叡正在为手中的奏疏而烦恼!

    奏疏是骠骑将军司马懿从宛城呈奏上来的里面说魏兴太守申仪密奏孟达要反叛,奏请由他率军到新城逮捕孟达治罪。

    该不该让司马懿立刻逮捕孟达呢?谁都知道申仪与孟达关系不好。这时候举报孟达,明眼人都能看出申仪是在落井下石。

    为什么是申仪告密呢?

    原来申家是上庸当地的最大的豪族,刘封、孟达攻占上庸后降蜀,申仪与其兄申耽一同劝诱因不救关羽而获罪的孟达降魏。

    降魏之后,孟达受到了曹丕的优宠,担任了新城太守,而申仪则被任命为魏兴太守。

    孟达的地位比申仪高,所以申仪仍得听从孟达的调遣,但申仪一向自恃是当地豪族,并没把孟达放在眼里。

    申仪就总想找机会把孟达扳倒,这时有人给申仪送来了枕头。

    此人就是诸葛亮派来逼反孟达的郭模主动来向申仪泄露证据。

    此事还要回到半个月前的汉中丞相府,蜀国丞相诸葛亮正与参军马谡商讨新城太守孟达降汉一事。

    毕竟自孟达向诸葛亮表达归降之意后已经有两月有余,其间诸葛亮让孟达早日做决定,可是孟达始终没有给确切的答复。

    这让诸葛亮有些摸不准孟达的意思了,所以今日他把专门负责此事的马谡赶来,与其商议如何替孟达早日下定决心归降蜀国。

    “幼常(马谡字),你说这孟达孟子度是怎么想的?到现在还是没下定决心,他在等什么!”

    马谡也很疑惑,这期间他也写信催促让孟达早日回到蜀国,但是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复。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前些时日得到奏报,魏帝曹叡启用了司马懿,命其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屯驻宛城,我看就是奔着孟达来的。且孟达与司马懿的关系一向很差,我估计这次孟达性命攸关,所以给他去了一封信,你看看他怎么回的信。”

    说罢,诸葛亮将孟达的亲笔信递给马谡,让其观看。

    诸葛亮继续说道:“我让他小心行事,密切注意司马懿的动向,他反而对我说若是司马懿要杀他,起码要得写奏疏禀报曹叡,宛城到洛阳,一来一回,至少得一个月,等一个月过了,司马懿从宛城赶到新城的这段时间里,他这边城池都稳固了,让我大可放心。”

    马谡看完信,也是一阵无语,世人皆认为孟达略有心机,认清形势,现在怎么能自大,不,昏聩至此。

    马谡感叹道:“这司马懿做事凌厉,既然他受到了魏帝的重用,杀孟达,又何必来回报信?且孟达绝非司马懿的对手,孟达必死啊。”

    “丞相,属下认为我们应早做打算,既然孟达迟迟下不了决心,那我们给他做决定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孟达率领东三郡早日归降,那对我们来说帮助就越大。就算归降不了,也要让东三郡乱起来,使魏国荆州一线无暇顾及关中的局势。”

    马谡思考了一番,便向诸葛亮说出了自己想法。

    “丞相,属下认为我们可以派人前去新城告知孟达在其起兵之时,我军会在与新城郡交界的地方进行策应,只要孟达一举义旗,我军就会进入新城帮助他抵御司马懿的大军。

    同时,我们再让这名使者在返回时路过魏国的魏兴郡找到魏兴太守申仪,向其泄漏孟达谋反的证据。申仪一向不服孟达,有此良机,他必定会将证据上交给司马懿,司马懿也必定会有所行动。这时孟达见司马懿大军朝新城开进,肯定会会宣布起兵。这样一来,新城的局面就会有新的变化。

    至于说孟达最终的结局如何,那就要看他的命了,活下来,对于我军有利无害,若是死了,那么新城郡无人治理,必将出现乱想,对我军亦是好事。”

    诸葛亮看着侃侃而谈的马谡,心中是止不住的欣赏。

    诸葛亮继续问道:“那幼常觉得派谁前去新城合适?”

    马谡回到:“属下推荐丞相府军情司的郭模担当此任,出使新城。郭模此人有勇有谋,细心谨慎,而此次任务也颇有危险,还要和对方周旋,综合下来,此人颇为合适。”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就依幼常所言,让郭模出使新城。我稍后再写一封书信让他带给孟达。”

    “诺。”马谡内心十分激动,直接应声道。

    这虽然不是丞相第一次采纳他的意见了,但是丞相每一次采纳他的意见,都是对他认可,这怎么能不让他激动。

    新城郡,太守府。

    “父亲,诸葛亮又给你写信了?还是再劝你早日下定决心起兵吗?”

    孟兴看着父亲面前的信问道。

    “是啊,不仅是劝我早日下定决心,还让我小心远在宛城的司马懿偷袭我。想不到诸葛孔明是越来越胆小了,谨慎过头了。”

    孟达拿起诸葛亮的信,一声哂笑:“也罢,正所谓狡兔还有三窟,我孟达一生谨慎,那就再给自己找一窟吧。”

    孟达从桌案上拿出一份早已封好火漆的书信交给儿子孟兴,说道:“明日一早你就秘密带着你的妻儿前去吴国荆州江陵寻找诸葛瑾,将此书信交予他,然后暂时就先不要回来了,等为父起兵成功,新城局势稳定后,你再带着家眷回来。”

    孟兴接过手中的信,听着父亲的安排愣住了,这才意识到父亲并不想让自己参与到这件事中去。

    “不,父亲,孩儿那里都不会去,我要和父亲在一起面对这件事情。作为父亲的儿子又怎么能抛弃自己的父亲苟且偷生呢!”

    孟兴义正言辞,坚决地拒绝了父亲让他出去躲避的好意。

    孟达见自己的儿子坚定的表情,便不再说话,只是拍了拍孟兴的肩膀,然后收回了书信,准备另派心腹前去荆州。

    这是孟家的机遇。

    押对了,孟家公侯百年。

    押错了,生死由命,要有这个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