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子娇 » 第102章出谋

第102章出谋

    洛太后白了兄长一眼,“包围住英王府有什么用?你没看出来吗?咱们的小皇帝可是留着余地呢,她还不想和英王那老匹夫翻脸。”

    想想也对,否则怎么会以保护为名包围英王府,若要翻脸,直接羁押起来即可。

    “可英王毕竟被软禁了起来,他会坐以待毙?”依着英王的性子,他恐怕不会理解当今圣上的苦心的。

    洛太后的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哼,那丫头与英王不长打交道,自然是失算了。但我们不能只等着英王自己找死,还要推一把才行,最好是能给他扣上个抄家灭族的大罪。不,我不能杀他,不能这么轻易的让他死了,”仿佛心血来潮般,她突然眉飞色舞起来,“我要先把他的儿子、孙子们当着他面,开膛破肚。我要让他让尝尝老来丧子绝孙的滋味,我不仅不能杀他,还要他活着,让他生不如死······”

    她越说越兴奋,万般残忍的话,在她嘴里仿佛在说一件好玩的趣事。

    连鲁郡公也是越听,面色愈加沉重。

    但他不敢打断她,他知道妹妹的脾气,便只能静静的听着。

    ··················

    早朝上的事,让拓跋笙心情郁闷。一回到安福殿,便来来回回的在走,晃得含笑差点儿晕过去。

    “陛下,”子知走进来说道,“密使都尉翰云求见。”

    “宣!”虽然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来面圣,到底有什么要紧的事,但还是要见的。

    不一会儿,一身玄衣的翰云便来到她面前。

    “臣翰云,叩见陛下!”

    “翰都尉平身,你来见朕,是有何要事吗?”

    “今日朝堂上的事,臣听说了。”

    拓跋笙并不感觉意外。他的搞情报的嘛,这么大的事,闹得满朝沸沸扬扬,他又人在京城,第一时间得知情况也无可厚非。

    “翰卿是来给朕出主意的?”

    “臣收集情报还可以,朝政之事,臣不擅长。但是,有一人,陛下可以去问问。”

    “哦?是何人?”

    翰云郑重的看了她一眼,说道:“景王!”

    “景王?”又是景王。

    “臣记得,先帝在时,一有疑难之事,便会去问景王。”

    这事她也记得。父皇每逢遇到难解之事便去牢中,会见那里的神秘囚徒。

    只是她向来自己解决问题惯了,便没想过去寻求旁人的帮助。

    只是,景王毕竟被囚了这么多年了,心中定有怨恨,他给的答案,未必可信。

    翰云一眼看出了拓跋笙的犹疑,进一步说道:“陛下,牢中那人可不可靠,您先去问了再说。他给的答案,您听或者不听,决定权全在您的手上。”

    拓跋笙点点头,觉得他说的还挺有道理。

    说走就走,去牢里问问,看那弱不禁风的景王到底何高见。

    熟门熟路的来到关押景王的囚室,看押他的绿军御羽卫很自觉的给她打开牢房。

    景王接驾的时候,手里拿的书还没来得及放下。

    拓跋笙弯下身子从他的手中将书夺下来,随意的瞥了两眼,便知道这是前朝的传记。

    但看这纸张磨损的程度,便不难看出,这本书他是读了多遍的。

    “三十六叔近来可好啊?”

    “臣身体很好!”

    “看三十六叔身形单薄,竟不想这般硬朗,仿佛这十年中,您从未生过病一般。”

    听拓跋笙这么一说,景王的脸上不易察觉的略过一抹异色。好在拓跋笙也没有注意他,她现在只为朝中之事烦忧,刚才那话也只是随口一说的。

    “罪臣早年习武,虽然常年服食软筋散,但身体的根基在,所以才不易染病。”

    他倒是很认真的答了。

    但拓跋笙并不真的关心他的身体,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深入,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朕,最近遇到了难事,想请三十六叔帮忙解答。”

    “陛下请讲!”

    “英王来京朝拜,却遇到了刺杀。指派刺杀英王的,是朕的母后。如今英王的孙儿受了重伤,生死未卜。而母后,又一心想着置英王于死地,朕想来问问三十六叔,此事该如何解?”

    景王面色平静,果真这摊子事儿不是摊在他身上的。

    “陛下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呢?是让英王无仇无恨的回豫州吗?”

    她知道,这好像是不太可能了。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性格上的某些特质是改不掉的。

    她虽然看着坚强,可还是太软弱了。她总是期待最圆满的结局,她虽然也杀过人,可却最不愿意看到杀人。尤其,若要动英王,必然要杀很多人。

    父皇说得对,她虽有谋略,却缺少身为帝王该有的铁腕。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或许,真如旁人所说,有一天,她会因自己的心软、仁慈而付出代价。

    但饶是这样,她对不那么恨的人,还是下不了狠手。

    “那朕便将他囚禁于京城吧。”

    “陛下是囚不住他的,不如直接杀了他,一了百了。”

    他语气柔和,说杀人就像说吃饭一样。

    她拓跋笙也是在残酷的斗争中挣扎着生存下来的,怎么就做不到如景王这般,轻易决定旁人生死?

    然而他说她囚不住英王,这不是笑话么?连他堂堂景王,天阙阁阁主都囚得住,一个英王有何难囚的?

    然而囚住了英王,并不等于万事大吉了,他在豫州还有的个儿子。

    英王府二公子拓跋简,文韬武略,不输英王。且是常年扎根军中,颇有名望。

    当然,杀了英王,豫州那边,更是不会善罢甘休。

    拓跋笙迟迟不说话,面露为难之色。景王眼睛毒辣,自然一眼就看出她心中所想。

    “无论如何,这一战,是避免不了了。陛下应该想,如何打赢这场仗,如何将国力的消耗,将至最低。”

    拓跋笙抬起眼来注视着他,想听他继续说下去。

    他不负期待的继续道:“毕竟后辈的威望,比不上父辈。人人都吹嘘英王府二公子如何英勇无畏,如何智谋无双。其实也就是底下的将领们的恭维之声罢了。他真正上过几次战场?又能有多少实力?”

    听他这么一说,好像那拓跋简不值得一提。

    然而他却又道:“毕竟是将门虎子,本事应该有一些。只要朝廷这边应对得当,他便不足为惧。”

    当然,前提是,英王必须已死。只要杀了英王,便杀了一半的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