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子娇 » 第106章逃难

第106章逃难

    鲁郡公匆匆来到慈安殿。许是他的错觉,他感觉今日慈安殿格外的清净。

    洛太后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她的软榻上,手中抚摸着趴在她膝上的白猫,神态漠然。

    “朝堂上怎么说?”她声音淡淡的,仿佛不愿意在说话上耗费太多力气。

    “那丫头不肯走,而且,她还下旨,要启用牢里的景王。”

    “什么?”她倏地站起身来,力气仿佛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她疯了吗?那可是先帝严密关押的犯人。”

    “太后,”洛玉珏看着自己的妹妹,“那丫头不走,便不走吧,您得走。带着筝儿,逃出京城去。只要你和筝儿活着,一切便还有希望。”

    她何曾没想过逃,但逃也要带着拓跋笙一起逃才行。

    她回看了自己的兄长一眼,说道:“枉你宦海沉浮半辈子,这点儿事儿都看不出来?皇帝不走,这气节、威望便根植于天下人的心中了。”

    “可英军已经对京城形成了包围之势,京城陷落只在旦夕呀,要是命都没了,要这气节威望有何用?”

    “万一,京城守住了呢?”

    眼下都火烧眉毛了,他可不认为京城能守得住。

    “此次征讨英王,那丫头一次性动用了四十万大军。这一个月来,左信连连败退,现下也仅剩了几万人马。

    如今,朝中兵力空虚,京城与三座辅城加起来的兵力,才不到二十万。而英军近一个月来,连续收编了不少兵力,数量上不降反升。试问,谁有如此通天本事,能将此战反败为胜呢?”

    军事上的事,她这个深宫里的妇道人家懂得不多。听自己的兄长如此分析,她所心存的侥幸心理,也被瞬间磨灭。然而,她心心念念的,却是:“既然英王之势强盛,朝中无人扭转局面,难道我儿的仇,就真的报不了吗?”

    “太后?”她这个时候还在想报仇的事,简直让人头疼。

    “那丫头不走,必死无疑,可您得走哇。你还有筝儿,你是当朝太后,你可以拥立筝儿做皇帝。”

    “倘若江山都没了,我这个光杆的太后,拥立一个光杆的皇帝又有何用?”

    “江山不会轻易就没了的,京城陷落,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组建朝廷。况且,我们还有北海军,还有西部边境的十几万大军,有他们帮我们清除英王这个叛贼,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鲁郡公说的激烈,唾沫横飞。

    从小到大,洛太后这是唯一的一次,自己没了主意,“好,你说的对。保住性命最要紧,只要命保住了,这仇,早晚能得报。”

    见说服了洛太后,鲁郡公暗自松下一口气,“咱们鲁郡公府,有五万五千名私兵,我会亲自率领咱们的洛家军,护送太后。”

    然而,正当鲁郡公匆匆赶回家中,边命人收拾东西出逃,边去书房取洛家兵符时。却郁闷的发现,兵符不见了。

    与兵符同时不翼而飞的,还有他的两个宝贝儿子。

    此时,洛九天与洛三千兄弟俩,正站在拓跋笙面前,拱手将自家的兵符交了上去。

    “陛下,”洛三千难得的不再嬉笑,他正经严肃的抱拳道,“许是在陛下眼里,臣就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当初在东宫时,臣也没有好好读书。可臣看的兵书不少,虽然还没上战场实践过,却也时刻准备着。陛下,臣觉得,此战是为臣建功立业的准备的。”

    “三千,休得胡言!”洛九天在一旁小声呵斥他。

    拓跋笙却笑了笑,洛三千什么脾性,她焉能不知道?

    “陛下,”他对哥哥的呵斥充耳不闻,“求陛下恩准臣前往济州郡,率兵抵御英王的西路大军。”

    “你想做一军统帅?”这家伙心气儿挺高哇。

    “陛下,臣以为,以臣的能力来看,做个中郎将都绰绰有余。”

    “三千,越说越没谱了。”洛九天这次拽了拽他的衣袖。

    拓跋笙看着这兄弟俩,心中颇多感慨,她几乎可以说是看着这二人长大的。然而自她登上帝位,便刻意回避着他们。她以为,他们会与她生分了,没想到还是这么逗趣。

    “朕倒是知道大表兄的本事,还记得当初在东宫读书时,你做得策论吗?”

    一听拓跋笙提起这事,洛九天心中感动莫名,“没想到陛下还记得。”

    “朕当然记得,你有宰相之志,又是满腹经纶。此次,你就算不主动来见朕,朕也会派人去宣你入宫。眼下,朕真的无人可用了。”说完这一句,拓跋笙站起身来,将刚交到她手中的兵符,退还给洛九天,“你便与二表兄一起,替朕去守住京城的大门吧。”

    洛九天低下头,那块镔铁打造的兵符,在她手里已经暖热了。此时,他将兵符紧紧的攥在手里,不让带着她体温的热量流失。

    愣怔良久,洛三千捅了捅他的胳膊,小声提醒他,“谢恩呐。”

    洛九天回过神来,与洛三千一起跪地施礼,“臣与弟定当不负陛下所望,誓死守住济州郡。”

    拓跋笙欣慰的点了点头,她是乐见他们兄弟两个能建功立业的。也仿佛有了他们的守护,太祖与父皇耗尽心血所建立并建设起来的江山,有了希望······

    接了圣旨,拓跋崇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囚禁了他十一年的牢房。

    来到监牢的出口处,他望了望外面耀的人睁不开眼的日光,又后退了几步。

    “景王殿下,您这是?”传旨的吴公公正好走在他后面,拓跋崇突然退却,差点儿踩到他。

    “对不住啊吴公公,外面的光太亮了,耀的本王眼疼,劳烦您给打把伞来。”

    “打伞?”这不打雷不下雨的,谁会没事儿准备伞呐?

    “殿下,”吴逑走到景王的前面,他很好脾气的陪着笑,“马车就在不远处,您走两步路就到了。”

    拓跋崇回视着他,“本王有十年的时间没在太阳底下晒过了,这一时间还真受不了。算了,我看我还是再回牢里去吧,外面阳光太烈,受不了。”

    “别呀!”吴逑一个旋风转,拦在了景王面前,“陛下还等着见您呢。”

    拓跋崇貌似为难的说道:“那可太遗憾了,我不敢晒太阳。要不,烦请公公把陛下请到牢里来见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