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子娇 » 第131章新律

第131章新律

    两年前,拓跋笙还是太子时。正是洛玉珏的授意,城门校尉才敢紧闭城门,阻止拓跋笙进城,且还差一点儿在攀城墙时丧命。

    先帝重病时,洛玉珏请苍山道人炼制邪毒,致使拓跋笙差点儿中毒身亡。

    拓跋笙一直以为,命苍山派道人毒害她的,是英王。

    没想到,景王竟然搞到了苍山道人徒弟的证词。

    经证实,苍山道人确实为易沉浮的手下,他来京城的目的,也确实是受命要为拓跋笙种下邪毒。不过,他也接其他人的生意。

    鲁郡公找上他时,给了他一根头发。

    根据江湖规矩,苍山道人只负责为买主练毒,而并不询问所要毒杀之人的身份。所以,他并不知道,鲁郡公给他的那根头发,正是他要毒杀的目标。

    现在想想,当初毒发的那样严重,想来便是重复中毒的结果。

    她作为一国之君,都没能收集到这些证据。而景王才插手朝政不久,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齐这些罪证。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景王的不简单来。

    然而,她并不想深入探究什么。

    鲁郡公的案子一定,不仅整个洛氏,所有世家大族的势力,全部垮了下来。

    城中菜市场的断头台上,每日的午时三刻,都会有人在那里被斩首。

    昨日的血迹凝固,便会被今日新的血迹覆盖。这种情景,一连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大理寺的大牢,渐渐空了下来,最终,只剩下最里间的牢房,还关着洛氏兄弟俩。

    今日,景王再次进宫面圣。

    他站在拓跋笙面前,微低着头,“臣恳请陛下降旨,处决洛氏兄弟。”

    他知道拓跋笙与洛氏兄弟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再加上她又是个心慈手软的性子,迟迟不肯对洛氏兄弟二人做出判决。

    景王是个识时务的人,拓跋笙单独留了洛氏兄弟,他便也不多说什么。但如今,该处决的人,都已经处决了。

    或流放、或充军、或没入奴籍,总该给洛氏兄弟二人一个结果吧?总不能长久的关在大理寺的牢房里。

    “朕有意改革律法!”

    景王抬起头来看向她,瞬间明了,拓跋笙是想为洛氏兄弟二人脱罪。

    “不知陛下想怎么改?”

    拓跋笙走到景王面前,“朕始终觉得,株连之罪,太过残忍。许多善良之人因受牵连而无辜获罪,实在太不公平。犯下罪行之人,自己承担罪行即可,何必牵连家人?”

    景王面色严峻,他首先想到的是,若真按照拓跋笙所言修改律法,那么鲁郡公一案,要饶恕的人可就太多了。其他人他不管,但侍御史一家,他是万不能放过的。

    如今,侍御史已经被斩首,他的夫人贾氏和女儿们也被没入奴籍。虽然留下了贾氏一条性命,却也算是为灵玉姐姐报了仇。

    可如果他同意将律法这么改,那么,贾氏势必会当做无辜之人被饶恕罪过。

    在大魏的律法中,打死仆役,是不犯法的。

    “陛下若要修改律法,那律法中要修改地方可就太多了。”

    “哦?你觉得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快给朕说说。”

    “臣以为,奴仆的命也是命。作为主家,可以惩罚奴仆,但若致死,也要定罪。”

    “嗯,”拓跋笙倍感认同,她曾经可就是被主家活活打死的。

    这一提议立刻牵动了她了心绪,差点儿让她落下泪来。

    “很好,”她又说道,“你是大理寺卿,熟悉律法。修改律法一事,便由你来主持吧。”

    “臣遵旨!”

    景王离去后,拓跋笙去了一趟慈安殿。

    早在鲁郡公一案定下案来,慈安殿便被上锁封门了。偌大的宫殿内,宫人们都被遣散离去,连洛太后的贴身太监和侍女都没有留。

    “母后,”拓跋笙站在洛太后面前。

    这场政治的较量,赢的人,是她拓跋笙。

    “贱婢,贱婢······”她指着她大骂。

    拓跋笙无动于衷,她神色冰冷,“朕来,是想看你最后一眼的。只要朕离去,这慈安殿,便永久的关上了。到那时,你在这殿里,就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只能自己陪着自己说话了。放心,朕会好好养你的老,不会让你挨饿受冻的······”

    “贱婢,贱婢,”她不听拓跋笙说什么,还是这样骂,“你以为扳倒了洛家,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哈,只怕你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拓跋笙深深叹息一声,转身走出殿门去。在她身后,厚重的慈安殿大门,吱呀呀关上。子知亲自重新上了锁。

    “贱婢,贱婢,你会不得好死,你一定会不得好死······”殿内,洛太后哐啷哐啷的摇着门,依旧骂个不停。

    她实在听不下去了,大踏着步子走远了。

    ··················

    景王将连夜拟定好的新律法草案递交到拓跋笙面前。

    拓跋笙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抬起头来说道:“其他的都没问题,只是犯官家属五世不得为官之条例,还是不妥。朕说过,无辜之人,不必受牵连。”

    “那陛下可否想过,犯官后人入朝做官,若做个小官也就罢了。可若成了权臣,会否有复仇之心呢?”

    景王当然知道拓跋笙的目的,她是想让洛氏兄弟无罪释放,且官复原职。

    这一点,景王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受拓跋笙之命把洛氏搞垮,杀了他们的亲人。若再让他们身居高位,自己绝没有安生日子。

    “陛下,”景王跪在地上,仰头说道,“您若不舍得杀洛氏兄弟,赦侑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但决不能让他们再度入朝为官。”

    她明白景王的担忧,但她更相信洛氏兄弟的为人。

    “洛九天和洛三千是从小陪着朕一起长大的,他们都是识大局的人,不会对你我有报复之心的。”

    “陛下,”景王目光骤冷,“您认为,事到如今,您与洛氏兄弟二人,还能回得去吗?”

    拓跋笙心中一顿,她幽幽叹息一声,“是呀,事到如今,恐怕已经回不去了。”

    “陛下,”景王进一步说道,“斩草要除根·····”

    历史上的成王败寇,有多少是一时的妇人之仁?只有足够狠绝,才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