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澶渊盟 » 第九十二章 合计

第九十二章 合计

    赵恒被王继忠这一番话说的有些晕头转向!不过他大体意思听明白了,那就是萧燕燕想要瓦桥关以北的土地,如果自己给了她,那这仗就不用继续打下去了!赵恒心里头盘算起来:这萧燕燕的胃口不小呀!要不是前朝丢了燕云十六州,我大宋岂是你契丹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我爹太宗还曾试着夺回燕云十六州呢!到朕这不但十六州没夺回来,还把瓦桥关给割让出去,朕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呀?可不满足萧燕燕的要求,这仗还得打下去。而自己实在不想再打了,这可怎么办呐!想到这里赵恒叹了一口气。

    王继忠见赵恒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就小心地问道:“圣上的意思是和还是战?”赵恒道:“朕倒不想继续打下去了,可萧燕燕的这个条件实在太令人为难了,朕如果答应了,那就成了千古罪人,不但愧对列祖列宗,也无颜面对天下百姓呀!”

    王继忠自然知道自古以来割地求和对君王来说是奇耻大辱。即便懦弱如赵恒也难以接受这样的停战条件。不过索要瓦桥关以北的土地只是王继忠抛出的一个试探性的要求,目的是试探赵恒的底线。在赵恒犹豫着拒绝了这个停战条件以后,他再演一场戏把自己真实的意图说出来,只要这个条件不像第一个条件那样苛刻,赵恒一定会答应的!王继忠想到这里对赵恒说道:“圣上,罪臣也知道萧燕燕的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不过依罪臣之见,这个瓦桥关多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不适合养马放羊,契丹人又不事农耕,要过去其实是没什么用处的!只要圣上另外给他们些好处,估计停战之事会有转机的!”

    赵恒一听又有了些精神,他问道:“如果朕给他们些财物,他们肯退兵吗?”王继忠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回圣上,罪臣来的时候,萧燕燕只提到了要瓦桥关以北的土地,没有说其他的,不过既是和谈,那就应该双方协商,罪臣愿意将圣上的条件带给萧燕燕,并尽力说服她,以报圣上的厚待之恩!”

    赵恒听王继忠这么说,心里亮堂了些!他说道:“那就有劳王大人了!”王继忠叩拜道:“为圣上分忧是罪臣的分内之事,罪臣这就回去将圣上的意思禀明萧燕燕,劝她暂时休兵!罪臣定当努力促成双方和谈之事,以免天下苍生遭受更多的杀戮!”赵恒挥挥手让王继忠赶快回去禀告。

    王继忠走了以后,赵恒让李忠将在澶州的大小官员叫到了南城,赵恒把王继忠带来的消息告知了众官员。众人听说契丹人想要瓦桥关以北的土地,纷纷跺脚怒骂!有人骂王继忠吃里扒外,有人骂契丹人贪得无厌。

    寇准待众人情绪稍有缓和,站出来道:“圣上,这恐怕是契丹人的脱身之计!微臣刚刚接到从东京传来的战报,辽军粮草被烧,定州之围已解,沈万达已开始带兵扰敌后方,刚才陛下也说我们射死了辽军的主将,这样看来形势对我们很有利,只要我们再坚持几天,辽军必败无疑!到那时萧燕燕不但得不到瓦桥关,我们还可趁势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的遗愿!”杨嗣、杨延昭等人纷纷站出来应和。赵恒手扶着额头道:“瓦桥关,朕是不会给她的!如果能费些钱物就此罢兵,朕认为还是划算的!”

    寇准一听急忙道:“圣上,我们现在是胜利在望!千万不要听信他人之言枉费钱物呀!”赵恒摇摇头道:“朕只是不想再多造杀戮,钱财都乃身外之物,只要留的命在,即使舍了出去,也还能赚得回来!尔等就不要计较这一时的得失了!”寇准被赵恒噎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杨嗣想要再说两句,赵恒一摆手制止道:“朕心意已决,待明日王继忠带来萧燕燕的回话,我们再议不迟!”

    王继忠回到辽营,把见赵恒的情况一说,萧燕燕很高兴,她问王继忠接下来的打算,王继忠告诉萧燕燕,赵恒拿钱消灾是他早预料到的,但要向赵恒要多少钱,他不敢擅自做主,所以他就回来征求太后的意见。萧燕燕自己心里也没数,所以她就派人把几个部落首领叫过来商量一下。众人听说赵恒同意拿钱议和都很高兴,毕竟大家的初衷就是来抢钱的。在要多少钱的问题上就有些分歧了,有提议要一百万两的,有提议三百万两的。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萧燕燕看了一眼身旁的王继忠,王继忠会意站出来道:“各位首领先停一下,听在下说几句!”众首领停下声来,都看着王继忠。王继忠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首领,我在赵宋为官多年,对赵宋朝廷的国库收入也有所了解,大致一年二百多万两,不到三百万两,刨去各种开支,结余也就在三五十万两之间,遇到匪乱,灾年,剿完匪、赈完灾,恐怕还得有亏空。如果我们开口就要三百万两,也别说三百万两,就是一百万两,那赵恒也拿不出来,拿不出来就得继续打,眼下的形势诸位也清楚,凶险万分呐!一旦赵恒铁了心和我们打,我们的胜算渺茫啊!说句不好听的,到最后我们不但连毛都得不到,恐怕身家性命都要丢在这里了!”

    众首领听了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王继忠停了一会见没人站出来驳斥自己,就接着说道:“诸位首领,依在下之见,我们最好趁赵恒还没有醒过味来见好就收!”

    众首领停下了议论,有人开口问道:“那怎么个见好就收?”王继忠道:“据我所知,赵恒这人性格软弱但好面子,我和太后商讨了一下,太后同意我们可以拿钱给他个面子,具体的计划就是我从中调停双方议和,订立盟约,让赵宋在之后的每年都给我们些钱物,我们两国以兄弟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