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澶渊盟 » 第一百四十章 求助

第一百四十章 求助

    赵恒抚着刘娥的手道:“爱妃息怒,朕也是没办法!他们众口一词,朕很为难,爱妃再忍耐几日。你忘了当初?没有那几年的隐忍,你能有今天的地位?”

    刘娥道:“今非昔比了,皇上!我不想再忍了!那帮老家伙都是见风使舵的主!只要皇上把带头的处置了,谅他们再不敢乱嚼舌根了!”赵恒沉吟半天也下不了决心,虽然他早就有把寇准等人贬官外放的打算,但还没有合适的借口。刘娥见赵恒一副无计可施的模样就十分生气。她怂恿道:“陛下就是太仁慈了!想太祖太宗在位时,那个臣下敢如此僭越?长此以往恐怕真要君不君臣不臣了!”

    赵恒一听这话吓了一跳,急忙问道:“爱妃,你也觉得朕对这些朝臣太仁慈了吗?”刘娥道:“陛下宅心仁厚本无可厚非,可这些个朝臣却不知好歹,得寸进尺!陛下若一直退让,只会助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依臣妾之见,是到了以儆效尤,肃正朝纲的时候了!”

    赵恒一拍桌子道:“好!就依爱妃之见!朕就来个以儆效尤,让他们知道这大宋江山还是朕说了算!”

    于是赵恒召见了与寇准素来不和的靖王爷,诉苦道:“王叔,这立后本是朕的家事,只要您几位宗亲长辈点头,岂容其他人等插手?这寇准带头让朕难堪,朕实在看他碍眼!”

    靖王爷躬身道:“圣上,老臣一定会为皇上解忧的!”赵恒点头道:“那王叔去忙吧!不过朕念及旧情,就让他在京城过了这个春节吧!”靖亲王说了一句:“圣上慈悲!”躬身而退。

    景德三年的春节是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根据朝廷传出的风声,沈万达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正月十六一上朝,早就接到靖王爷授意的参政知事王钦若就上书弹劾宰相寇准,从前年宋辽之战开始,列举了寇准目无纲纪,为一己私利,不顾皇上安危,胁迫皇上亲临战阵等罪状要求罢免寇准的宰相官职。

    赵恒装模作样地表演一番,然后把寇准贬为陕州知州,次月上任。寇准也预料到会有此结果,所以并不意外,散朝后在众臣或惋惜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坦然离去。

    此刻北部边界已定,他暂时没什么可担心的!反倒是西夏的党项人渐成气候而且与契丹人修好,早晚会对大宋形成威胁。他到陕州可以未雨绸缪,早点做些准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的行为准则,官场的浮浮沉沉他已经看开了。

    寇准离京后,他所提拔和重用的官员开始纷纷被贬或架空。刘娥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王钦若也升任宰相,颇得赵恒宠信,一时风头无两。

    沈万达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战功升迁至兵部侍郎,而且在任期间并没有任何过错。所以王钦若拿他也没办法,只能把他晾在兵部,不闻不问,使得沈万达在兵部毫无存在感。

    沈万达本不是一个甘心混日子的人,他对赵恒荒废军备,自废武功的做法很不赞同,可几次上书都如石牛沉海,没有一丝回应。他心灰意冷之余便奏请皇帝,想回青州任职,以便照顾老母和家人。

    这次朝廷的反应很快,三月初上书,月末就接到了调任青州团练使的文书。这团练其实就是各州府自己筹建的非正式民间武装,团练使就是管这些民间武装的地方官,当然各州府为了节省银子,团练只有个名头,有没有人还不好说。因为通常没人可管,所以这团练使就是个虚职。

    沈万达拿着文书苦笑半天,想自己一个堂堂正规军的高级将领,竟然落魄成了一个连手下都没有的团练使。不知是可悲还是可笑!但好在朝廷念在他的战功,没有降低他的品级,俸禄也照旧发放,才使得他虽虎落平阳,还不至于被犬欺。

    沈万达的境遇如此,沈世礼和沈世仪就更不堪了,裁撤定州马军的文书已经下发了。沈世礼和沈世仪的马军正副指挥使也当不成了,而步军又没有相应的职位空缺,他俩的职位一时难以安排。最后兵部受沈万达调职的启发,直接就发书吏部把这哥俩任命为了定州团练正副使,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品级官阶俸禄不变,成了光杆司令。

    晚上回到家中,沈世仪唉声叹气,叶澶却道:“这样岂不是更好?俸禄不少,还不用整天耗在军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沈世仪道:“能干什么?这定州因为以前守军众多,根本就不设团练,一个人也没有!我二哥好说还有我这个手下,我连一个手下都没有!太丢人了!”

    沈世礼笑道:“你这个手下,有还不如没有!”叶澶也笑道:“要不你招募几个手下?”沈世仪道:“我问过知州大人了,他说州府银库空虚,没钱招人,而且现在定州境内还算安稳,府衙的捕快衙役足够维持了,不用招募团勇!”

    叶澶道:“既然如此你就跟着我混,我每天可是忙的够呛!”沈世仪道:“那是你自找的,每天放着清闲的太医院不呆,非要四处行医,像个江湖郎中!我可听说你的那些个同僚恨死你了!”

    叶澶道:“你看,你还不是和我一样?朝廷想让你每天睡觉拿俸禄,你还嫌没事干!”沈世仪伸手打了叶澶一下道:“好小子,在这等着我呢?算了!小爷我就好好享受享受这不干活还拿钱的生活!”

    官场的风起云涌对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叶澶每日还是照例出城给城外的百姓诊病,日子过得有些单调。但他喜欢这种单调,因为这种单调代表着平安。叶澶的名声现在在定州地界已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不只是因为战时舍身的壮举还有这战后义诊的善行。定州人都知道太医院有个叶大夫上门看病不要钱。

    所以当古力满衣衫褴褛地来到定州,随便一打听,就很快找到了叶澶。当叶澶看到乞丐一样的古力满,差点没认出来。他带着古力满回到家里,让他洗了澡换了衣服,才问他怎么回事?古力满带着哭腔道:“叶澶!你可得帮帮我!”叶澶道:“你堂堂契丹国师,怎么会落得如此地步?”古力满道:“你别揶揄我了,开始的时候是还可以,后来我到了大贺氏的地盘上,那里的人最近流行一种怪病,得病之人高烧乱语,六亲不认,药石无效,挨得六七日便痛苦死去。他们以为是得罪了天神,就求我做法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可我连做三日法事,看家本领都用上了,也于事无补。我只能连夜来找你求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