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不为雪恨 » 第十二章 搬出村子

第十二章 搬出村子

    12章搬出村子

    霍家的全部家当是,一口铁锅,几双碗筷,一个装米的小缸,三床已经露出棉花的被褥,一张不足五十米长的拖网。还有一件家当,就是那个木盆。霍风青不主张要,可老二霍海刚却扛在肩头就往外走。

    霍风青冲着霍海刚喊道:“你就拿个破盆走?再拿点东西!”

    霍海刚没有回身,扛着木盆就跑出院子。

    霍海龙对父亲说:“爹,咱们一趟也搬不走,二弟送去回来再搬东西。我先把拖网拿过去,小妹抱住海蛋儿跟我一起走。你和妈在家等着,我回来背妈走。”

    霍海霞把海蛋儿抱起来要走,可海蛋儿却伸手去拉苏淑兰的手,清晰地叫道:“妈妈。”

    霍海霞问:“海蛋儿,干嘛拉妈妈的手?是让妈跟咱一起走吗?”

    海蛋儿点头。

    “可是,妈妈走不动啊,等大哥回来背妈妈走。”霍海霞哄着海蛋儿说。

    苏淑兰突然伸腿下炕,说:“我能走,跟着海霞一起走。”

    苏淑兰常年卧床,腿部功能已经退化,每次去如厕都要女儿搀扶。多少年没有走出这个院子。苏淑兰站到地上,双腿竟然站直,没有颤抖。

    霍海霞给苏淑兰的鞋找来穿上,抱起海蛋儿走出门。苏淑兰跟在后面,脚步稳健,像正常人一样。霍风青看着老伴的背影,一个人的精神作用竟然如此强大。非但气脉上来了,不哮喘咳嗽了,还能像健康人似的走路。

    走出村子,海蛋儿就不让霍海霞抱着,要在地上自己走。霍海霞把海蛋儿放到地上,海蛋儿去拉苏淑兰的手,一手又拉住霍海霞的手,并成一排,跟在霍海龙的身后,一鼓作气走进槐树林子里。

    海蛋儿跟霍海刚在窝棚住了一夜,走进林子里,不用霍海龙在前面带路,海蛋儿就能找到窝棚。霍海龙扛着渔网,在林子里转悠了一会,来到窝棚前,海蛋儿领着苏淑兰和霍海霞已经坐在窝棚里。

    “呦,海蛋儿,你真是个神童,我都转向了,你却能找到!”霍海龙奇怪地看着海蛋儿。

    “他一定是闻到了木盆的味道。哥,你闻闻这木盆有股味。”霍海刚拉着哥,去窝棚外。

    木盆放在窝棚口,霍海龙捡起来嗅闻起来,确实有股清香味道扑鼻。

    “这是檀香木的盆?这可是珍贵的木材啊!”霍海龙在出海的时候,遇到过大船上拉的原木,说是走私船,被海警扣下。他们的小鱼船经过,就闻到这股味道。

    霍海龙把木盆放到窝棚里,说:“咱家所有家当,也没有这个木盆值钱啊!”

    霍家人一阵忙碌,把这个四处漏风的草窝棚收拾完,显得像个栖身的地方。一家六口人,挤在窝棚里,有些拥挤。好在是夏季,两个儿子可以在窝棚外的树丛中找个搭建个小窝棚。夏季树林里蚊虫见到一丝亮光,嗅到人身上的气味,都会蜂拥般涌来叮咬。

    树林里海风穿过树林,发出轻轻地摇曳声,和远处海浪冲刷沙滩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回响。奇怪的是,蚊虫没有来成群结队来袭扰。一家人尽管离开家园,飘零在外,一夜睡得却很深沉,没有一丝飘零在外的孤独感。

    第二天一早,霍风青和大儿子霍海龙就开始到海边和树林里寻找废弃的渔船。过去不需要的时候,随处可见废弃的渔船,只剩骨架遗弃在岸边和树林里。当需要的时候,却很难找见。他们走了很长时间,见到几个,根本没有利用价值。龙骨都没有了,只剩几块烂木头。

    霍风青很失望。没有小船,想在海蜇捕捞中捞到点钱,就是个梦想。霍海龙没有泄气,劲头十足,不住在树林了穿行。他看到父亲有点走不动了,让他坐在岸边等他。

    霍海龙几乎走偏整个槐树林,也没有见到一个有点形状的船龙骨架子。霍海龙也有点失望了,再往前走就走到了另一个乡镇的地界了。这片海域是浅滩,正赶上退潮,抛锚在海滩的渔船,像一处处礁石卧在沙滩上。霍海龙想到,能不能找到一个船主租条小船。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霍海龙知道前面的村子是高家窝棚,出海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个村子的渔船。虽然没有交往,都是两船一走一过打下招呼。见到船老大,肯定不陌生。

    霍海龙往村子里走,路过一个西瓜地。西瓜棚外放着一条十二米长的小船,扣在地上。船帮板子有粗细不匀的裂痕,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下水了。霍海龙围着小船转了一圈,船底也没有窟窿,完好无损。船况基本完好,收拾一下,找到船桨就能下海。

    可最大的缺点,就是船小了一点,不能出海太远,只能在附近海域转悠。如果找不到大船,这个小舢板船也可对付,也能打上来点海蜇,满足父亲的愿望。

    霍海龙来到窝棚前,看到一个老汉蹲在瓜地,头上扎着白毛巾,专心地摆弄瓜秧子。霍海龙喊道:

    “大伯,我是仙人岛村的,打听您点事?”

    老者抬起头,看到霍海龙站在窝棚边,步履蹒跚地走过来。老者看到是陌生人边问:“买瓜吗?”

    霍海龙笑着说:“老伯,我是仙人岛村的,我是来打听点事的。”

    老者抬眼看着霍海龙,仙人岛村的老户他都熟悉,问:“孙杨贾夏,哪个家族的?”

    “我姓霍,村里的外姓。”

    老者自信地点点头,说:“你是霍老大的儿子?”

    霍海龙一惊:“老伯认识我爹?”

    老者笑道:“没见过面,但你爹肯定认识我。你们村子孙杨贾夏家四大家族的人,我都有个要摸。哎,贾老大头些日子掉进村头水泡子淹死了?有这事吗?”

    霍海龙心有点慌,忙说:“有这事。老伯,您贵姓?”

    老者笑着说:“你还是小孩子啊!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高家窝棚有个瓜王,姓田......”

    霍海刚忽然惊喜地说:“我想起来了,您是田瓜王,我爹说过,有一年冬天,我妈病重,吃一副中药需要西瓜籽,到处去卖也没有买到。最后是家里的亲戚,在你这里找到的,你还不要钱。”

    “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们家还记得。我叫田宝珍,也是高家窝村的外来户。年岁大了,也下不了海了,以种瓜为生。小子,来高家窝棚有什么事?”田宝珍坐到窝棚前的木墩上,掏出烟袋抽了起来。

    霍海龙心里高兴,说:“田大伯,我想打听一下,高家窝棚村有没有谁家出租船的?”

    “你家要租船?”

    “是的,我爹想租条船,多大的都行。”

    田宝珍疑问道:“仙人岛村是这带最大的渔村,有几百条船,你家没有船,我相信,你家在仙人岛村租不到船,我可不信啊!你家是外来户,可也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了,坐地户再排斥外来户,他们也不能不租船给你们。贾家就有几十条大船,他们就是靠对外租船赚钱,靠你们这些没有船的渔民,来养活他们!”

    霍海龙难过地低下头,欲言又止。

    “哎,小伙子,你怎么不说话?遇到难处了?”田宝珍追问。

    霍海龙看到田宝珍面容慈祥,曾经对他们家有过帮助。他犹豫一会,说:“我们搬出了仙人岛村。贾家不租给我们家船了,贾家不租,村里谁家也不敢租啊!只好到高家窝棚村来看看。”

    田宝珍拿下嘴角的烟杆,怔怔地看着霍海龙,说:“你们家在仙人岛村也算是老住户了,船不租了,还搬出村子,莫非你们家触犯了大家族的利益,或是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

    霍海龙把在海上捡到孩子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没有隐瞒实情,是在太平湾海域捡到的。

    田宝珍深沉地点点头,说:“救了一命,却招来麻烦。这样吧,你让你爹我到我这瓜棚来,我给你们家指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