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之龙兴 » 第四十一章 朝令夕改

第四十一章 朝令夕改

    此阴修可不是一般人,此时竟然在董家做客。

    阴修,南阳郡新野县人,即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的家族。新野阴氏虽然后来因各种原因没落,但终究曾为当世数一数二的外戚家族,况且阴修又官至两千石,所以新野阴氏也算是新野的大族之一。

    而阴修,曾官至颍川太守,为政期间,拔擢了功曹钟繇,主簿荀彧,计吏郭图,并举荐了孝廉荀攸,而这几人,均为大才,不得不感叹阴修的慧眼识珠。而这些事情,是李显很久之后才知道的。此时的他,并不认识阴修,也不知道阴修就在这董宅之中。

    此时的李显三人,已经离开了董宅,行走在返回官署的路上。

    此路为城内主干之一,沿东西走向,青石铺路,绵长甚远。沿街的两侧,被用夯土建成的坊墙隔绝起来,虽时不时有行人走过,却也不似预想中那般热闹。

    这城中的规矩,还是多了些。

    李显本想在城中买些物货,以备西进汉中赴任的时候用,看来还得另寻他处买入。如今还余有六块金饼,保管在程平那里。这些钱财看似很多,其实根本禁不住花销,李显还需购买马匹防具防身等,如今这点余钱,恐怕还不够用。

    因此,李显是既富,又穷。

    不觉间,三人行至一座非常气派的宅院外。只见丈余高的洁白如雪的院墙上,一盏盏飞檐鳞次栉比的排列着,那飞檐不知是何材料制成,通体黑亮,煞是好看。

    此宅院甚是显眼,与其他宅院黄灰色的院墙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单凭这院墙的光鲜亮丽,必然时常修葺粉饰,不必多想,这必然是这宛城中的某个富贵之家。宛城作为南阳郡的郡治,世族豪强众多,这样的大宅的出现,在李显看来,并不使人惊讶。

    “潜龙可知,此为何宅?”甘宁走在李显身侧,猛不丁的问道。

    “显初来宛城,又如何得知此宅为何人所有。莫不是大将军之何氏宅邸?”李显所知道的宛城大人物并不多,所以盲猜了一个何进。

    李显见甘宁并未答话,俨然是猜的不对。

    李显略作思虑,又道:“莫不是光禄勋刘公之宅邸?”

    再看甘宁的表情,似乎还是不对。李显开始回想这宛城可有何大族......非是大将军何进,也不是光禄勋刘弘,想想宛城的大族,还有张氏,吴氏,任氏,朱氏.....等等

    再逐一想来,一个名字突然出现在李显脑海中——郭胜!

    李显突然严肃起来,道:“莫不是那郭氏宅邸!?”

    “正是那狗贼巢穴所在!”,这时安静多时的程平突然回道。

    !!!

    原来这便是数次害得自己险些丧命的郭氏的巢穴所在!李显真想一把火烧过去,大仇得报,一了百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先不说这么做的能否大仇得报,即便侥幸成功,自己这些人,可都成了纵火杀人的重犯,难有退路可言。

    不过,虽然不能当下便报了仇,但是李显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堂堂正正率兵从正门进入,尽屠郭氏满门。

    三人绕道而行,并未经过郭氏门前。不久,便回到住处。

    李显准备前往拜会羊续,深入交流一番。毕竟自己住不了几日,便要西入汉中郡赴任了。羊续乃是自己的伯乐,又对自己多有照顾,自己对羊续的感念之情,确实不一般。

    恰逢此时,有差役来报,羊府君有请。

    李显本想带些从洛阳带来的小物件赠与羊续,但转念一想,羊续名声在外,自然不便如此,也就没做此事。

    傍晚,李显来到羊续书房,羊续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显敲门而入,作揖行礼道:“李显见过羊公!”

    羊续没有回话,而是招手,示意李显上前来。

    李显问道:“不知羊公今日召显,所为何事?”李显边上前边说道。此时的李显在羊续面前,虽不失礼数,却也没有顾忌,很是亲近。

    “潜龙且观之。”说着羊续将一印信递予李显,看着羊续的表情似乎有大事要发生了。

    李显茫然的接过竹简,打开一看,大惊失色。

    这是尚书台颁布的昭令,命李显无须赴任汉中城固,而是另有他地需要李显火速前往。而那个地方不是他处,正是李显的老家,汉阳郡!

    两个月前,凉州叛军韩遂,杀害边章,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拥兵十余万,威逼凉州数郡。汉阳郡獂道县长陈邸为叛军攻杀。

    李显因数月前南阳平叛,展现出卓绝的军事才能,现任命李显为獂道县长,即日出发,到任后当收拢边民,聚兵抗贼。

    李显看到这个消息后,一时有些失神。

    这可不是简单的赴任了,凉州如今烽烟四起,战乱不断,百姓避之不及。

    此行必然危机重重,如今韩遂兵锋正盛,此时赴任獂道,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当车。一旦韩遂数万大军压境,如何抵挡?

    李显毫不怀疑,此朝令夕改,必然是宦官从中作梗,誓要置李显于死地。

    “潜龙意下如何?今凉州动乱,韩遂兵盛,此行怕是九死一生。圣人云,允当则归,知难而退,尚不失为上策矣!”

    羊续自然知道李显若是应昭,几乎与送死无异,他李显孑然一身,奔赴汉阳獂道,如何与那韩遂十万叛军相抗?

    此时的李显心中思虑甚多。自己近些年来,既想博取功名,又想明哲保身,这本就是互相矛盾之事。

    成大事者,又岂能惜身?遥想当年,韩信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入绝地,又何以大胜?想到此处,李显的眼神逐渐坚毅起来。

    “虽九死一生,却仍有一线生机可寻!显既食君禄,当为君解忧!苟利社稷,以生死之,显愿前往赴任!”李显字字铿锵,斩钉截铁。

    羊续见到此刻李显的样子,不禁盛赞道:“当有另曾祖李公风骨!此行虽险,却仍有变数,朝廷已任命付燮为汉阳太守,此人精通兵法,腹有韬略,未必不能抵挡韩遂大军!”

    付燮,乃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时,手下的头号功臣,功勋卓著,深得皇甫嵩爱重,自然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