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牛牛慢读穷查理宝典 » 优秀运营如何运用黄金思维圈应对冲突:慢读《穷查理宝典》365/58

优秀运营如何运用黄金思维圈应对冲突:慢读《穷查理宝典》365/58

    运营共学群里,有伙伴发了一个xx读书中因为打卡统计,正在发生的冲突问题:

    -用户觉得打卡统计不应该由自己来做,而是数据官的问题。

    小伙伴以此作为案例,问如果我们是其中的运营人员,应该怎么处理。

    《穷查理宝典》里有一段话,我觉得用来看这件事还挺有用的:

    “要让沃伦震惊可没那么容易。他已经七十多岁啦,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而且他的头脑反应很快。在选举之前,他通常会避开某些话题,这也是我在这里想要做的。”

    从目前看到的信息看,这个打卡系统中的元素有几个:

    1、xx读书

    2、运营者

    3、学习者

    4、规则(比如打卡工具、统计方法等)

    用黄金思维圈来分析。

    首先自然是要看顶层设计: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对于用户的好处是什么?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统计打卡?有没有其他相对简单的方式可以达成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搞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咱们再来一个个看how和what。

    ️规则设计&经验传承

    我自己在xx读书当过班主任,据我了解,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打卡性质的产品,理论而言,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不愉快确实发生了。可以想象至少有几条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1、平台功能

    运营团队对于小鹅通本身是否有打卡统计功能不了解,至少也是不熟悉——这是培训和提前做功课的问题。据我所知,后台是可以调取打卡数据的。

    2、如何避免——用户动线

    作为运营人员,自己一定要有用户思维。哪些是用户在意的,哪些即便不是他们该做的,也可以说明困难,请求帮助——大家又不是不讲道理,只要不是太过分,配合的可能性很大。

    但如果一开始我们就不要在一些本可避免的无谓的细节上避坑呢?

    001假如规则设计要打卡而且跟押金、奖励有关,一开始就可以选择可以实现对应功能的平台(工具那么多,机器就可以实现的功能,为啥一定要人为来解决,把人力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不香吗)

    002出SOP,从用户打卡成功的角度倒推每一个动作,里面有哪些跟规则相关的,该如何配合,怎么实现?

    即便平台不能实现打卡数据调取,也完全可以通过“化整为零”,把人员进行拆分,比如100个人的打卡数据,不是数据官一个人搞,而是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长对10个人的数据负责,而数据官对小组长对小组长提交的整个数据负责。

    3、换位思考

    因为自己做过运营,知道在一线做运营有多不容易,所以但凡自己可以配合的,我都会尽量配合。作为“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吧,需要跟进的事情,哪怕回复一个表情符,别人也知道你看到了呀。

    但是,用户好说话,真的不是我们不做好的理由。何况,在我看来,打卡统计确实不是用户的义务。

    4、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我是觉得,作为运营方,我们始终要思考一些问题:

    用户来这里,期望得到的是什么,我有没有在他付出的有限成本(时间、精力、注意力、金钱)上,给出超预期的交付——如果没有,我还可以做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我会对自己满意?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成长了吗?还是只是工具人?如果只是工具人,原因是什么?我能接触的最好的运营在哪里,我该如何向他学习?他向我传授经验后,我向他表达感谢了吗?(我说的感谢,可不只是口头的感谢——比如你用别人的经验后,效果如何,你反馈了吗?)

    多赢才是更可持续的,任何一方没有收获,我觉得都不是一个好的系统。

    总结下来其实核心就是一句:

    -防患于未然。

    ——知道会死在哪里,就不要到那里去。

    不得不去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做足准备,死也要死得光荣嘛,莫名其妙躺枪是怎么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