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八零后大佬火遍全球! » 第173章 :加急处理

第173章 :加急处理

    不光是楚榆。

    益群整体的考生质量都比去年进步了很多,楚榆在采访中也提及了,江主任不怕上面不给拨款。

    接下来江主任还提议楚榆跟着学校的面包车在连山镇溜达几圈,“其他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一起,在车前头绑个大红花,让连山镇也跟着喜庆喜庆……”

    江主任蠢蠢欲动,楚榆听得眼角直抽抽,毫不犹豫拒绝了。

    不过游车可以拒绝,楚榆还是打算请同班同学和对她照拂的老师领导吃顿饭,“就去聚香园,当是谢师宴,感谢各位老师领导对我的照顾。”

    “去什么聚香园?咱们学校食堂还开着,去食堂搓一顿就行了!你一个学生,也不用你出钱,学校帮你报销了!”江主任大手一挥。

    他是想给楚榆省钱,楚榆接下来要去京都上大学,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益群能给的帮助有限,一千块钱的奖金就是极限了,好几十个学生再加上老师,都跑去饭店吃一顿,就算简单点,也得三四百块!

    有这些钱,在京都都能当一两个月的生活费!

    虽然楚榆这次考了全国第一,县市省应该都还各有表彰奖励,钱加起来应该也有不少,但是去京都读大学,那可是要很大一笔!现在能省一笔是一笔,多省省,说不准四年大学的生活费和学费就出来了。

    江主任考虑深远,却根本不知道楚榆家的情况。

    楚榆自己一个月的收入都有好几万,还会担心没有钱读书?她之所以不愿意给人塑造“农门贫苦状元”的形象,还有一个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她现在就树立了贫苦人设,以后走到哪里花钱都不自由,都有人监督。努力干嘛的?赚钱干嘛的?就是为了花、为了享受。

    楚榆觉得自己有必要跟江主任解释一下:“江主任,其实我家真的不贫穷,您看我家的包子铺生意是不是挺好?我原先之所以要在家里读书,不来学校,其实一个原因是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还一个原因,是我在彭城市还有自己的工作。我自己一个月也赚不少,请老师同学们吃一顿还是吃得起的。”

    江主任有些惊疑,楚榆也不等他发问,就把这消息告诉了大家,让大家晚上五点都去聚香园吃饭。

    而她自己,则推着余萍离开了学校。

    学校的奖励她没去拿。

    江主任跟记者们说的一些话真真假假,虽然送学生去高考的钱不是预支老师们的工资,但是给她的一千块奖励,绝对是王校长这些年扣扣搜搜从各处节省下来,再自己掏腰包才有的。

    她不缺这一千块。

    将余萍送到家,楚榆自己先去了聚香园。这地方她之前来过一次,还是和陈老爷子、于开诚一起,那时候于开诚想要和她合作,还想花三千块买她手里的配方。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聚香园的老板娘一下子就认出了楚榆。

    不光是因为上次吃饭的原因,还有这次楚榆考了全国状元的消息,整个连山镇都传遍了!

    “小楚状元来了!”老板娘一下子迎上来。

    楚榆笑笑,说了晚上要请同学老师在这里吃饭,老板娘一口应下来:“行!你不用操心,总共五十三个人对吧?八个人一桌,七桌!我保准安排好,这小状元的谢师宴,我家也算蹭个菜头,到时候所有菜品都打八折!”

    “谢谢黄婶子。”

    楚榆没多耽搁。这次吃饭的就是同班同学四十多人,加上班上的老师六位,王校长、江主任,还有余萍。

    至于陈老爷子这些人,她准备到时候再单独请一桌。

    到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同学都来了,也有没来的,楚榆扫了一眼,赵晓灵和董承西没来,她也没在意。

    众人很快落座,黄嫂子的手艺不错,早早就把鱼肉菜之类的准备齐全,现在看人到了,那边好几个火灶同时准备起来。

    鱼次啦啦的下了油锅,还有满屋子飘着的肉香、整只的炖鸡,每张桌上都有三大荤,四小荤,三素菜,取得是十全十美的名头。

    这样的排面,别说在场的学生了,就连江主任和王校长,一年到头也没吃过几次。

    好些同学一边吃一边忍不住喊:“楚榆!我今年吃的最好的就是你这顿了!”

    “是啊楚榆!你真够意思啊!”

    “就是就是!同样拿了奖学金,你请大家吃饭,有些人连面都不敢露,还不是怕我们让他请客?”

    这人说得是谁,大家都知道。

    “真豪气!”

    “楚榆,真希望以后还能和你做同学啊!”

    众人议论纷纷,楚榆端起一小盅米酒。这米酒是山坪县特产,楚榆也每张桌子上都叫了两瓶,度数低,带点甜味,还能增加气氛。

    说了几句感谢大家的话,一顿饭这才算正式开始,同学们个个都牟足了力气吃饭,虽然如此,气氛却依旧不错。

    好多女生端着酒杯过来祝福楚榆,甚至还有哭了的,说自己这一次之后就不准备再复读了,虽然只是考了个专科,但是已经知足,让楚榆以后在大学里好好帮她体会大学生活,经常给大家写信……

    楚榆能说啥?气氛在这里,只能点头应是。

    其实大家的关系要说多亲近,并没有,只是离别在即,所有的毕业季或许都是如此。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气氛中,往日平平的关系似乎也无形中多了羁绊和牵挂。

    至于王校长和江主任,两人轮番给余萍敬酒,反反复复感谢她、说培养出一个这个优秀的女儿、是最伟大的母亲云云……

    余萍刚开始被夸还觉得惶恐,后来想想,不管怎么样,其中有没有自己的功劳,今天是榆榆高兴的日子,既然是高兴的日子,她就多喝几杯……

    这边气氛很是热闹。

    离开连山镇的一群记者,此时也把录像和拍摄来的资料进行加急处理,务必第一时间放送到各自平台上。

    其中,就属丰省省台的效率最快,侯奇不愧是省台的王牌记者,在路上就已经将播出时配文的稿子写好反复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