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八零后大佬火遍全球! » 第374章 :不能太欠打

第374章 :不能太欠打

    “好!”

    “没问题!”

    众人答应着,系主任朝门卫小江一点头,小江这才将大门打开。

    扑面而来的书卷和学习氛围袭来,原本挤挤攘攘的记者们这时也终于记起自己的身份,记起这里是什么地方,脚步踏进华清大门,不自觉就安静下来。

    系主任带着众人往之前的会议室走,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华清大学的学生被采访也是经常有的事,不过即便如此,系主任也很激动。

    没办法,谁让他是一年级的系主任?以前那些被采访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三四年级,或者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刚进校,能有什么被采访的机会?这次楚榆真是给一年级长脸。

    系主任心中激动,面上很淡定,一路来到会议室,将门推开:“楚榆同学就在里面,大家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采访,半个小时后,我会送大家离开。”

    就半个小时啊?

    各大报社和电台的记者们都有些抱怨,以往他们走到哪里不都是被捧着的?现在来华清采访,等了这么长时间不说,采访时间还有限,可——谁让这是华清呢?谁让是人家的学生考了满分呢!

    大家抓紧时间走进会议室。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大多数记者在来之前都在资料上见过那个叫楚榆的学生,照片拍的很漂亮,就是不知道,真人是不是有这么漂亮?学习好的人常见,长得好看的人也常见,可是学习好也长得好看的人,就不那么常见了。

    楚榆那张照片是丰省省报采访时拍的,丰省就这么一个状元,可不得往好看了去修饰?

    所以大家对楚榆的长相其实都没怎么抱有希望,反正,他们过来也只是因为楚榆这次数学考试的成绩。

    大不了拍照的时候,也稍微找找角度,将她拍的有精神面貌一些。

    这样想着,大家走进来,直到看到坐在那里的少女。

    少女坐在窗户边上,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会议室,斑驳的光影落在她身上。她穿着华清的校服,白色的上衣、白色的裤子,宽大,又不修身,可少女就是穿着这样一身校服坐在那里,头发扎成马尾高高束起……一瞬间,所有人都忘记应该用什么词去形容。

    清纯?精致?还是……明媚?

    似乎都可以套用,又似乎,都差那么点儿意思,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好看一词最为合适!

    这么好看的女孩儿,电视上的明星站在她对面也要逊色几分吧?

    这样好看的女孩儿,真的是在国际数学竞赛全国复赛中拿了满分的那个楚榆?!

    记者们的震惊只是一瞬间,不过毕竟在此之前就已经看过资料,不少记者找到位置坐下准备开始采访。为了这次采访,会议室的桌子已经被拉成一排,楚榆坐在一边,另一边都是给记者们准备的椅子。

    不过这些记者们回神快,沈青烨的目光却凝在楚榆脸上久久不能移开。

    她……似乎又变了,面容和五官还是从前的模样,究竟是哪里变了他也说不清。气质?还是气场?自信?

    “这位记者,你不进来?”方宏正要关门,看到呆呆注视着楚榆的沈青烨,眉头皱了皱,很是不悦。

    楚榆长得漂亮容易让人看得移不开眼,这他知道,少年慕艾,他也知道,可是这个年轻记者……出神的也太久了?

    方宏脚步一挪,就挡在了沈青烨前头。

    沈青烨目光被拦,也回过神,想到自己这次来是为了采访,点点头也跟着一群记者过去。

    楚榆正被一位省台的记者开始询问,对旁边的这些小事根本没在意到。

    “楚榆同学,得知自己在这次的全国复赛决赛中拿到了一百分,你是什么感受?”

    感受?

    楚榆想了想,其实她没什么感受,她觉得自己拿到一百分才是正常,可是这样的实话说出来,是不是有点太欠打了?

    楚榆犹豫片刻,还是给出个不那么欠打的回答:“很高兴。”

    “呃……”省台记者没想到楚榆的回答这么简短。

    “楚榆同学,听说你现在还是华清大学的新生,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参加这一届的数学国际竞赛的?据我所知,华国已经有数十年没有进入国际数学竞赛的人,请问你是在比赛之前,就对自己进入决赛有信心吗?”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不知道有这个决赛,是我的老师屈老师跟我们科普之后才知道的。”楚榆说着,目光看向旁边同样在被采访着的屈老师,然后又道:“在比赛之前,也不知道华国已经这么多年没人决赛了,所以无知者无畏,那时候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楚榆同学真是谦虚,”省台记者一笑:“楚榆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是因为喜欢数学吗?”

    “呃……应该吧。”

    “应该?听楚榆同学的意思,似乎是还有别的目的?”省台记者没想到楚榆会给出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更没想到接下来楚榆的话。

    “其实参加数学竞赛是为了学分,我今年大一,但是申请了提前毕业,按照正常考试的学分达不到毕业要求,所以……说起来挺惭愧,一开始参加比赛就是为了学分。”

    楚榆话出,旁边数学报的记者脸色就有些古怪。

    为了学分参加国际数学竞赛,结果随随便便就在全国复赛中拿到了满分?

    这要是数学界的那些老泰斗们知道,肯定要气的跳脚,不过咳咳……他只是个记者。

    省台记者接下来又问了许多问题,关于学习、生活,还不免问及一些楚榆的私事,比如她的家庭有没有在学习上给她什么帮助?

    年纪小小,能养成这样的气度模样,家里的条件肯定不差,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就更不用说了,努力天分必不可少,除此之外,也得家庭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

    省台记者顺嘴问出这个问题,然后便想起之前资料上对楚榆家庭情况的描述。

    据说几年前她父亲就去世,跟着母亲一起长大,孤女寡母的……能有什么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不过问题都问出去了,也没有收回的道理。

    再说,这种寒门学生通过学习走向成功的事件,才是大众喜欢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