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虫何而来 » 三十三、深空逃亡(2)

三十三、深空逃亡(2)

    “无机生命”号在一个半径约十万光年,恒星系统约六千亿个的不知名星系中游荡了整整四千年。这四千年间,“无机生命”号上的所有船员先后进行过四次长达一千年的待机,并试图找到宜居的行星,但每次等待它们醒来的都只有失望。

    由立方体、三棱锥、圆柱体、四棱台及致密体临时组成的“探索宜居行星委员会”只好一次接一次作出待机的决定,除此之外它们别无他法。

    尽管这帮金属生命体不需要光,不需要水,不需要空气,但它们的密度太大,普通行星根本安置不了它们。它们曾尝试过朝探测到强大引力波的方向航行,因为它们的母星就是一个质量和密度都极大的行星,但它们却只找到一些恒星、中子星或黑洞。

    后来,它们改变探索策略,先后尝试用光谱分析和宇宙背景辐射分析的方法,寻找与母星类似的金属行星,然而辗转三千年,均一无所获。

    宇宙太大,即便“无机生命”号以光速航行,也无法对所有候选区域一一进行探索。随着每一个一千年的流逝,“探索宜居行星委员会”终于明白,它们缺少的可能仅仅是运气。在第三个一千年苏醒之后,“探索宜居行星委员会”五名成员已彻底陷入绝望。

    它们终于理智地认清一个事实,就是即使让它们立即找到宜居行星,仅凭剩余的时间,也不足以让它们创造出一个能与敌党对抗的文明。毕竟文明的基础在于生命,而像它们那样的金属生命体,是基于母星独特的环境而诞生的,倘若缺少与母星相同的环境,它们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像它们那样的生命。

    致密体对此事实认识得最为深刻。它深知创造生命只是一个文明的开端,并不是说只要能创造生命,就有能力与敌党分庭抗礼。它用量子计算机模拟过,假如立即发现一颗环境与母星一模一样的行星,又立即开始进行创造金属生命的实验,它们到底需要多久才能成功创造出第一个金属生命。

    计算机输出了数之不尽的模拟结果,其中耗时最短的那一个是三千年,而人口若要达到母星规模则需要一万二千年,经济和科技达到母星水平则需要三万八千年。

    它没敢把这结果对组委会成员公布,一是怕加深组委会内部的绝望风气,二是它知道哪怕敌党放任它们发展三万八千年,它们也不可能是敌党的对手,毕竟敌党在这三万八千年间不会停在原地等待它们追赶。因此,所谓寻找宜居行星,不过是寻找一个葬身之地。

    致密体认为,它们所剩的时间无多了,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在寻找什么宜居行星的事情上,倒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尽可能的探寻终极知识,也算不枉此生。

    许多年前,它曾经模拟过许多物质组成生命的可能,这是它的一大爱好,能从中体验创世的乐趣。模拟的结果告诉它,若以碳、氧、氢等元素作为基础来组成生命,诞生的可能性竟高达3/10^36。这一结果让它大为震惊,毕竟像它们那样的金属生命的诞生可能性只有6/10^3702,远低于碳氧氢等元素组成生命的机率,而这样低的机率也能诞生出像它们那样的金属生命,那宇宙中岂不到处都是碳氧氢组成的生命!

    它很想感应(见识)一下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命——毕竟它没有眼睛,只能感应——它觉得只要能让它一窥那些生命的奥秘,哪怕只是很表面地认识一下,这一生便足矣。

    因此,在组委会决定待机第四个一千年之后,它偷偷在“无机生命”号的侦察系统中添加了侦察碳氧氢聚合物的规则,并设置成最高优先级。它满怀希望,在待机第四个一千年苏醒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待机第四个一千年苏醒之后,“无机生命”号发现了一颗相距大约五光年的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碳氧氢聚合物。那颗行星正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恒星系统的宜居带,它有很大的信心行星上存在着它一直只靠模拟却从未见过庐山真面目的碳氧氢聚合生命。

    它把这个结果向组委会汇报,并做好了心理准备承担擅自篡改侦察模式的责罚。但是,组委会并没有怪罪于它,毕竟船上已经没有“人”对寻找宜居行星抱有任何期望。所以组委会作出了一个决定,着“无机生命”号全速驶向目标行星,就当是临死前见识一下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立方体还兴奋地根据母星的命名传统,为该行星命名为“王者之星”。

    对于组委会的决定,致密体并没有感到奇怪,但它却惊讶于组委会内部气氛的变化,自它公布侦察结果开始,逃亡的压抑气氛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地讨论起这个新发现。四千年来,它头一次感受到组委会内部竟有如此积极的氛围,这或许是因为它们对未知知识有着与生俱来的狂热兴趣吧。

    五年后,它们到达了“王者之星”的轨道。它们把“无机生命”号悬停在距行星一万千米的空间处,并派出大量原子无人机全方位了解“王者之星”的每项细节。它们发现,“王者之星”确实存在着生命,而且种类远超它们的预期,这些生命的组成物质也远不止碳氧氢,更重要的是,“王者之星”的生态丰富得难以想象。

    “王者之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覆盖着一种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导电性甚比水银,金属生命只要摄入很少的剂量,就能让它们整个生命系统发生不可逆的伤害。

    它们称这物质为“致命导电性烧毁病毒”,但更让它们感到无比震惊的是,这种病毒竟然是“王者之星”上所有生命都不可或缺的维生物质。不管是地上跑的,天上飞的,病毒里游的,甚至是那些半截没入地下,并长有大量表面反射电磁波长在492纳米至577纳米(以下简称绿色)之间的肢体的怪异静态生命,无一不是这种病毒一手孕育的。

    这种病毒加热到一定程度会变成气态,所以“王者之星”的空间也同样充斥了这种物质。气化之后,病毒会上升到高空,并被高速运动的空气随机带往各个区域,在遇到冷凝环境之后重新液化重坠大地,所以“王者之星”每天都有很多地方漫天洒下这种病毒,病毒降临之后,又滋养了地上的生命。

    倘若气化病毒遇到温度更低的冷凝环境,则会固化成能反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电磁波长(以下简称白色)的薄片或者硬粒下坠,这种情况是“王者之星”南北两极的常态,也见于行星经纬较接近南北两极的区域,这些区域有时是正常的,有时则漫山遍野覆盖了病毒固化物。

    但有些地方则长期看不见病毒,这些区域地表反射的电磁波长在577纳米至622纳米(以下简称黄色、橙色)之间,因而这些地区也极少生物。

    除此之外,它们还发现“王者之星”的生态以一种它们完全不能理解的方式在循环。

    行星上的生命除了要摄入病毒之外,还需要摄取更多能量以供生存所需,而这些能量无不一是来自该星系的恒星。

    恒星的能量辐射到“王者之星”之后,会经“王者之星”的生态系统转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包括行星上的所有生命。在众多的生命中,只有那种绿色静态生命能直接吸收和储存恒星辐射而来的能量,而有一部分动态生命会透过吞噬的方式从绿色静态生命中获取所需要的能量,但又有另一部分动态生命以吞噬前一种动态生命来获取能量,有些生命则不管对方是静态还是动态,都一律照吞无误。

    一言以蔽之,吞噬其他生命就是“王者之星”生态中最重要的获能方式之一。但不管谁吞噬谁,“王者之星”上的生命在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都会无一例外出现个体衰亡的现象,它们的形态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直到降解成泥土,而它们的能量就会重新为绿色静态生命所吸收。

    金属生命完全无法想象,这得需要多少生命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态系统运作下去。若按它们母星的生长率,是断不可能支撑类似的系统运作的。带着种种疑问,金属生命开始研究起“王者之星”的生命是如何诞生。很快它们就惊恐地发现,假设它们母星的生长系数是一,则“王者之星”的生长系数绝不少于十的二十次方。

    金属生命体母星的可查历史约为六亿二千八百万年,而有史以来所有记录在案的金属生命体加起来约有一万六千多名,但不足五千岁的,却有一万四千名之多。换言之,在五千年前(不含“无机生命”号在太空游荡的四千年),母星的金属生命只有区区两千多名,而之后是因为开始技术干预,金属生命生长率才迎来第一次大爆发。

    若将所有金属生命摊平到历史里,则平均每三万九千二百五十年才会从核聚变中诞生一个金属生命,而“王者之星”可能只需要一秒钟就能诞生出数以百十亿计的生命,这在金属生命体看来,简直是荒宇宙之大谬。

    后来,金属生命体发现“王者之星”的生命之所以有如此骇人听闻的生长率,完全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繁衍方式。静态生命多以种子繁衍新生命,种子则来自生命结出的果实或根茎;动态生命多以两性繁衍,因此绝大多数动态生命都有同种异性的情况,两只同种异性的动态生命会透过交配,并固定由其中一个性别来负责孕育新生命。

    而动态生命的孕育过程又区分为体内孕和体外孕,前者的新生命多数在孕育方身体中成形和排出(胎生),特点是产量少,但质量优;后者则以一个在孕育方体内制造并排出的容器来完成孕育过程,新生命会打破容器降临这个世界(卵生),特点是产量多,但质量次。

    金属生命觉得,“王者之星”的丰富程度足够它们消遣今后的六千年,“探索宜居行星委员会”亦因此洋溢着快乐积极的气氛。它们开始改造原子无人机,以适应行星上充满病毒的环境,然后透过原子无人机广泛地在行星上收集各类元素、分子和物质,用来进行研究。它们本打算余生都沉浸在这些研究中,但直到有一天,它们发现“王者之星”上还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动态生命。

    这种生命同样是碳氢氧的化合物,同样是两性繁殖,表面看来除了形态与其他生命有所区别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硬要说有什么不同,就只有他们是两性胎生繁殖的生命中,唯一一种毛发稀少,以直立行走作为个体移动方式的生命。

    但金属生命对他们进行长期观察之后发现,他们是属于更高级别的群居生命,而且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位列众生命之首。他们的吞噬部件(嘴)虽然也像其他动态生命一样,能使空气产生振动,但他们似乎能解读这种振动,并以此完成复杂信息的交流。

    最令金属生命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与其他对于环境只懂被动适应的生命不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使之变成自己的希望的样子。

    有一次致密体发现,在一片巨大的陆地上,有着众多的这种直立生命在一条翻滚着病毒的大沟旁站着。他们的肢体部件在挥舞着,吞噬部件在张合着,不久之后,他们竟然合力在土地上挖出若干条小沟,并与原来的大沟相连,使病毒能从新挖的支沟流向本来没有病毒的地区,改变了这些地区的生态。

    又有一次,病毒从大沟中漫溢开来,浸没了大片地区,使大量生命衰亡——金属生命这才发现原来“王者之星”上并不是所有生命都能在病毒里生存——然后又是同这种直立生命,沿着大沟筑起高墙,以防病毒再次发生漫溢。

    在日以继夜的观察并掌握大量充分的信息资料之后,致密体怀着兴奋的心情向组委会宣布:毫无疑问,我们发现了“王者之星”上的智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