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国家崛起系统之喀山汗国 » 第六章:向东还是向西

第六章:向东还是向西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1464年的一月,第二次科举缓缓拉开帷幕,各县县学已经准备好接纳本县的学生前来考试。

    已经准备三年的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投机的斯拉夫贵族们也都做好了准备,希望自己家的年轻人能在科举中取得名次。

    当然,持观望态度的斯拉夫贵族也大有人在,毕竟不是哪个家族的政治路线都像玉苏普尔家那么激进。

    喀山汗国的科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东边的乌兹别克汗国却出了大问题,一直盘踞北方的西伯尔汗终于还是独立了,新的西伯尔汗国出现。

    过去,西伯尔汗国是金帐的一部分,但在金帐分裂后,便被乌兹别克汗用小伎俩收入囊中。成为了蓝帐的一部分。

    现在西伯尔汗国脱离乌兹别克汗国,这代表,喀山汗国的这座东境长城出现了缺口。

    好在西伯尔汗国靠近北境,北境大多是冻土深林,荒无人烟。

    1464年的1月23日,西伯尔汗国派使者前来结盟。这是一个好兆头,这证明西伯尔汗国的新统治者巴克·麦巴瓦是个有着一定雄心的人。不会像流寇一样为祸一方。

    不过,毕竟喀山汗国与乌兹别克汗国仍然处于同盟的状态下,鉴于上一次战争的威能,乌兹别克汗对马合木达克仍然没有反心。所以此时与西伯尔汗同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马合木达克令人将西伯尔汗国的使者好吃好喝的招待,在使者离开时,还给使者带了一小袋金子。这场景可以说像极了当年兀鲁•马黑麻的使者在奥斯曼与帖木儿的待遇,只不过如今被求助者变成了喀山汗国。

    送走了西伯尔汗国的使者,马合木达克开始考虑到喀山汗国在国际地位上的问题。如今,喀山汗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强国,抛开世界第一的大明帝国不谈,唯一比喀山强的国家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过去,喀山一直没有实力在世界的舞台上称雄称霸,兀鲁·马黑麻时代,全喀山所奋斗的目标就是夺回金帐汗王庭。现在金帐汗王庭已经被烧毁,诺盖大帐再无战力,乌兹别克也向喀山低头,就连一直心存反心的莫斯科公国也在上一次战争中损失了一半的领土,国家实力大大衰弱。

    可以说,现在的喀山汗国早已完成了当年兀鲁·马黑麻的初级目标——重新控制金帐汗国。

    接下来就是喀山的阶段性目标,征服世界的旅程总要有个开始,如今大金帐地区周遭的主要势力有乌兹别克以东的察合台与瓦剌、西边的波兰立陶宛、诺盖汗国以南的帖木儿帝国以及北面尚未被消灭的斯拉夫人国家。

    看着探马绘制的简易地图,马合木达克还了解到,波兰立陶宛西还有神圣罗马帝国,再西还有两个分别叫法兰西和西班牙的强国。斯拉夫人北面还有一个叫瑞典的国家,也难以征服。

    马合木达克陷入了沉思,今天下大势,西方诸国最为松散实力却不弱,南方诸国最为软弱但整合程度却极高,北方诸国虽然国家贫瘠但人民却勇猛好战。

    至于东方则完全不用纳入考虑范畴,察合台与瓦剌都是世界上的中等强国,难以战胜,再向东还有喀山现在的宗主,大明帝国。

    所以最后的目标就定在了整个地缘政治中最弱小的国家——诺盖汗国。

    马合木达克是这样计划的,先收服诺盖汗国,将懦弱的瓦KS赶出诺盖,而后整合兵力,进攻波兰立陶宛,最终一路向西击穿神圣罗马帝国,再塑汗王庭,做罗马的大可汗,与东边的大明遥相呼应,并称二帝。

    既然那金发碧眼的长毛人都能做得神圣罗马的皇帝,那喀山人也一样能做得。

    1464年6月6日,第二次科举结束,本次科举的状元来自开天县的一个喀山贵族家庭,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但马合木达克心里的某一根弦却崩了起来。不过毕竟科举举办的次数还并不多,马合木达克便没有深入的去思考。他也不知道,后来的某一天,科举的这个问题将成为一个重大事件的导火索。

    随着第二次科举落下帷幕,海量的文职人员涌入国家的行政系统和科教、研发等系统内。国家的科技,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提升。

    生产方面,随着钢铁产量与技术的不断提升,长柄镰刀被发明,并且被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中,农民收割粮食的速度较之过去提升了五分之一。

    外交与贸易方面,随着国土的增大,贸易范围被扩大,更加细致的贸易方式被提出,并推广至全国。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喀山汗国在区域范围内的贸易能力。

    军事方面,火绳枪的改进出现了成果,现在开始列装于全军。配合火绳枪的出现,步弓手的队伍进行了极大的改革,所有的弓箭手都配备了一匹驮马和一支短火绳枪,弹药和箭矢都由驮马携带,作战之前,先将火绳枪的弹丸装配完毕置于驮马的一侧,将手腕上的火绳点燃,先以弓箭袭扰敌军,待敌军冲杀而来时,就抽出准备好的火枪,将冲击而来的敌军击散,接着就能够骑上驮马,远离被冲击的地点。

    一般在敌军骑兵攻入弓箭手阵之前,训练有素的射手能够进行三到四轮的齐射,但弓箭对于骑兵的阻止能力极差,长矛兵又不能时时刻刻在弓箭手身边。火绳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火绳枪对骑兵的阻止能力比弓箭不止强了一个档次,战场上常常有骑兵身中四五箭仍然作战的记录,却没听说过哪个骑兵能够中两枪而不死的,就算是莫斯科的重甲骑兵也不能例外,火枪击发的弹丸动能之大,会轻易穿透现阶段科技所锻造的铠甲。

    随着军队改革的逐步完善,与后备兵员数量的逐步回升,马合木达克开始准备诺盖的征服计划。

    这一年的夏天,北边属于原名卡玛大区现名铠漫大区的齐肩县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当地的贵族为了能让人口在帝国中属于少数的乌拉尔人尽可能的在政府中任职,合资开办了一个专门给穷人读书的学校,将其命名为“齐肩县公考学校”,随后这群贵族上书衙门将这所学校捐献给国家,这样国家就将出人出资养活这所几乎完全不挣钱的学校。

    马合木达克当然也接到了奏折,不过此时的马合木达克一心只想着军事改革和征服诺盖,一看是给穷人建学校,想都没想就在奏折上签上了两个汉字——可以。

    他对此完全没有概念,就连李书源对此也只是认为马合木达克做了一件君王该做的善事而已。当时的情况并不会让人去追究这件事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直到几百年以后的十八世纪,喀山帝国新编纂的历史教科书对这所学校做出的评价,才让世界上的人了解到这个学校的重要意义——“齐肩县公考学校是全世界义务教育学校的前身,它让贫穷的人能够上得起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与平民的界限,对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