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七十一章:小人物的悲哀

第七十一章:小人物的悲哀

    转过天吃了早饭,武卓再次赶到刑部。

    跟孙长仙了解了下昨晚单纲的情况,人还在昏迷但烧已经退了不少。

    见小老头儿一宿熬下来精神有些萎靡,便让他去休息。后而搭脉试了下单纲的心率,又掀开敷料检查了引流条。

    导出组织液正常,没有新的脓液生出,心知这家伙算是闯过了一关。

    屋子里很闷,正要起身开窗透气。刘博朗和两名留下来帮忙的军医提着食盒进来。

    武卓跟刘博朗打过招呼,占门口小声闲聊,看着军医用特制的软木漏斗,给单纲灌下大半碗米汤。

    “两刻钟后给他喂消炎药,身上的药粉先不用换。”武卓在两名军医收拾东西是低声交代。

    别看俩军营岁数都不小了,但面对武卓时已经有了弟子的自觉。认真的点头应声,然后姿态极低的请教了一些关于化脓伤患的不解之处。

    武卓一如既往,对提出的问题逐一回答。

    又就着这些问题做了展开,简单的说了一些截肢时断骨和肌肉韧带的处置方法,以及异形创口如何闭合的知识。

    这一番问答下来,差不多就到了喂药的时间。两名军医用温水调好药粉,再次用软木漏斗将药汁送入单纲的胃里。

    此时门外敲门声响起,有小吏来禀报:“宫里的孙少监来了,要找武医正。看架势,挺急的。”

    武卓不知什么事,赶忙跟着小吏去见孙老太监。

    两人刚一见面,不等武卓问好,老太监便急吼吼的问:“听说你宅子被人烧了?”

    “嗨~”武卓松了口气,无所谓的说:“邻里抢救的及时,烧的不严重。”

    “这是严不严重的事吗?”孙老太监虎着脸说:“你是陛下钦点的药研院监院,敢烧你的宅子,这是公然打陛下的脸面!”

    老太监说的严肃,武卓只能陪着笑安抚:“公公莫急,疑犯当晚就被巡捕房转交刑部,估计现在已经审出结果了。”

    从旁相陪的刑部孙侍郎赶忙接话:“人犯前夜确已被送来,现已招供。只是犯人有官身,按例须先知会吏部夺官才能做出判罚。”

    “抓住了?走,带我去瞧瞧……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孙老太监对刑部很熟,说着话便气势汹汹的往监牢方向走。

    孙侍郎能怎么办,只能示意小吏赶紧前面带路,自己则陪在老太监身边。

    武卓看着三人的背影面露疑色,不明白为什么听孙侍郎话头儿,好像是武敬真认罪了。

    他那天晚上不是信誓旦旦的跟上官皇后保证,到了刑部后一定会指认凶手吗?

    带着疑问武卓跟在后面也到了监牢。

    和关押单纲的重刑犯牢房一样,普通牢房内一样的昏暗污浊。只是在押的犯人很多,几个人一间囚室,放眼看去偌大的牢区居然没有几个空屋。

    牢头的引领下几个人很快到了关押武敬真的囚室外,随着牢头的一声吆喝,窝在角落里的发呆的武敬真愣愣的抬起头,目光茫然的寻声看向外面。

    这家伙精神似乎受了很大的刺激,眼神放散的看了一阵,略过了其他人,最终锁定了武卓的脸。

    而后猛地打了个机灵,手脚并用的爬到囚是边缘,哭嚎着大喊:“武医正,我错啦!我饶过我,你绕过我吧。我给你做牛做马……”

    “噹”的一声震响,牢头用短棒狠狠的敲了下监牢边缘的铁柱。

    同时口中大喝:“肃静!”

    武敬真被吓得打了个哆嗦,惊恐的看了眼凶神恶煞般的牢头。不敢再哭嚎,只能可怜巴巴满是恳求的看向武卓。

    武卓皱着眉头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武敬真,见他虽然造的不像个样子,但打眼看上去身上脸上都不见伤痕,不像受过刑罚的样子。

    既然这样,为什么会认罪呢?

    带着疑惑,武卓还是确认了一句:“你…受刑了?”

    “武大人,你什么意思?”武敬真还没回话,一旁的孙侍郎脸色顿时一沉。

    孙老太监是什么人啊,对方一开口,再配合上武卓的神情,马上意识到了里面有问题。

    随即冷哼一声:“孙大人,小武大人作为苦主,连问一句的资格都没有?”

    刑部侍郎虽然是四品官儿,但对上孙老太监这个皇帝的近侍,丝毫架子都不敢摆。

    见老太监眼神犀利,赶忙后退半步,陪着笑说:“不能,不能,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孙老太监赶苍蝇似得摆了下手,冲武卓打了个眼色:“小武大人,有什么不解之处你尽管问。”

    武卓没有去看孙侍郎此刻的脸色,但能感觉到,对方正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

    虽然不解武敬真的改变,一旁又有老太监在撑腰,但还是也不原轻易得罪一个四品实权大员。

    看着可怜巴巴的武敬真,换了个问题:“是你放火烧了我的宅子?”

    武敬真嘴唇哆嗦了两下,脸上现出一阵挣扎。但挣扎了两秒后,还是低下了头。

    声音干涩的哀求道:“武大人,我错啦。是我鬼迷了心窍,求您大人大量饶过我吧。”

    眼睛看着脑门杵地的武敬真,耳中听着他的哀求声,武卓心里忽然升起一阵强烈的无趣感。

    虽然不知具体情况,但武敬真的改变,一定是受了某种他根本无法抵抗的胁迫。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有着官身的小人物罢了。不算有多坏,只是给自己惹了些麻烦。

    轻叹了一口气,武卓回身看向神情明显透着紧张的孙侍郎。

    客气的问道:“侍郎大人,跟您打听点儿事儿呗?”

    孙侍郎的神情越发紧张,余光扫了下旁边做看戏状的老太监,带着些迟疑的说:“小武大人请说。”

    “是这样的,如果我不追究他纵火的事,会怎么样?”

    “这……”孙侍郎错愕了,随后砸吧着嘴说:“按说吧,民不举官不究。他纵火又没造成别处有什么损失。你要撤案的话,他自然就没事了。不过……”

    说话间刑部侍郎看向孙老太监,有些为难的说:“只是已经行文给吏部了,现在要是撤案的话,总是有些麻烦。”

    “有什么麻烦的,撤案总比让他们撤官消籍容易吧。”孙老太监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

    “那……好吧。”孙侍郎免为其的点了下头,随后看着武卓笑着说:“想不到小武大人如此仁厚。”

    “仁厚谈不上。”武卓同样脸上带笑,看了眼跪地上发傻的武敬真,摇了摇头说:“他也只是一时冲动,我那儿损失也不大,没必要把人往死里整。”

    “呵呵~”刑部侍郎干笑了两声,示意旁边的牢头儿:“行吧,既然武大人不追究了,那就把人放了吧。”

    牢头儿同样有些发傻,看了看武卓,又看了看还没回过神的武敬真,从腰上摘下钥匙打开了牢门。

    走进去轻轻推了下武敬真,脸上带着尴尬的说:“那个…武大人,赶紧出去吧。”

    “啊…啊?”武敬真终于醒过神来,看了眼开启的牢门,这才真的相信武卓居然放过了他。

    连滚带爬的跑到外面,对着武卓、孙尚书和老太监一个劲儿的作揖道谢。

    “行吧,既然这样,那咱就别这儿待着啦。”老太监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冲武卓打了个眼色,反身朝外面走。

    武卓自然而然的跟上老太监的脚步,孙侍郎则一路把两人送出了刑部大门。

    眼见着武敬真生怕武卓反悔似得,一溜小跑的没影儿了,孙老太监带着武卓回到马车上。

    进了车厢坐定,打量了下满脸傻笑的武卓,不爽的问:“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赵嬷嬷已经说过,高丽新任王后此次随使团一起前来受封,上官皇后近几日会比较忙。

    等腾出空来,肯定会收拾高家。

    武卓怕影响到皇后出手,原本并不想把那晚的事情告诉孙老太监。

    可他放过了武敬真,不说实话老太监肯定不能干。

    坐在车厢里犹豫了一阵,还是把那晚武敬真带着高顺前来求医,而后高顺发疯,甚至公然辱骂皇后的事说了。

    然后,又讲了宅子着火后坊里各家倾巢出动帮忙救火,安国寺祈福的皇后得知后亲自赶到现场褒奖了救火的民众。

    以及后来武敬真被抓,说出纵火的另有其人。

    孙老太监听完武卓的讲述,额头青筋都爆了起来。

    恨恨的说:“早就听闻高家那小辈乖张,不曾想竟然猖狂如斯。仗着陛下念旧,连皇后娘娘都敢骂,他长了几个脑袋!”

    武卓赶忙恳求老太监:“我说公公,这事儿既然皇后没跟陛下讲,您老人家可别把我卖了。

    不然皇后知道了,肯定得怪我多嘴。”

    “傻小子!又不是多机密的事儿,你不说公公我自己还查不出来。”老太监抬手拍了武卓一巴掌。

    随后感慨道:“皇后娘娘果然深明大义,为了不让陛下为难,如此的一口恶气都生生的忍了下来,唉……”

    “反正您别把我卖了啊。”武卓扔下一句作势就要下车。

    “你干嘛去?”老太监伸手把人拽住。

    “我家一堆工匠修宅子呢,得回去瞅着呀。”武卓嘴里说的随意,心里其实急的很。

    他准备赶紧回家把事情跟赵嬷嬷说一下,好让她想法把消息传给皇后知晓,省的耽搁了皇后收拾人的计划。

    他放过武敬真,是看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哀。但那个梅毒公子他可不准备放过。

    自己没能耐找高家的麻烦,只能期待等皇后出手,好好的收拾一下那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