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想当动画师啊 » 第六十六章如何制作动画短片

第六十六章如何制作动画短片

    第二天,于谦一到公司就告诉武莺莺几人,最近他有事,别找他审核,做完了就继续往下做就可以。

    说完后,于谦就拿了个笔记本躲进了夏云舒办公室。

    这里不容易被打扰,他要开始构思参赛短片。

    动画短片与剧集,电影不同,它的制作时间向来不长。

    所以如果不是全能人才,就不用面面俱到,每一个环节都要做的很好,只需要做出亮点就可以。

    特别是初学者或者准备毕业作品的人,一定要注意,在片子突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别的地方。

    比如视觉效果专业,那就把重点放在特效和渲染上。

    模型专业就放在模型上,只有这样你才能让观众耳目一新。

    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其他方面也不能太过随便,起码要说的过去。

    不过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剧本一定要好,也就是短片的核心创意一定要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看过动画比赛的优秀短片,你就会发现,它们与商业项目相比或许有很多瑕疵。

    但无一例外,它们的故事都极为优秀,亮眼。

    比如饺子导演的《打,打个大西瓜》和他后面执导的《魔童降世》相比,就显得有些粗糙。

    可却不影响它是一部超越时代的动画短片。

    虽然是因为前者是一个人制作,后者是一支优秀团队的结晶。

    但从侧面也能反应出剧本的重要性。

    而如何诞生一个好的创意呢,那就得先思考一下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片子。

    比如悲情,喜剧,黑色幽默,讽刺等等。

    而于谦想表达什么呢?

    他静心想了想,在本子写下两个字,讽刺。

    讽刺什么,当然是动画圈,郭宝宝,动画协会。

    参加对头的比赛,不恶心一下对方怎么能行。

    在这肤浅的动机下,他也想刺激一下所有的制作人员。

    短片的核心是讽刺,那该如何去讽刺,就是个问题。

    总不能直白去骂,那样会被封的,也会让人心生厌恶。

    讽刺的精髓就在于,你看的很爽,可细细品味却能明白些什么。

    就像可以申遗的《让子弹飞》。

    用笔轻敲着本子,于谦盯着讽刺两个字思索。

    几秒钟后,他忽然动笔写下,“电影院式大礼堂内,黑白参加影片评比,黑的电脑丢失,向白方借电脑,白方激烈拒绝。

    旁观的观众去外面拿自己的电脑,白出手组组织。

    写完后,于谦又看了一遍,点点头。

    这是制作短片必经的过程,先将大概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再扩充成剧本。

    作为一个自己制作的短片,在剧本上不必太过讲究,按照最基本得格式开就行。

    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发生的事,人物神态和动作。

    如果想省事的话,也可以不写剧本,直接进入分镜,前提是你得对故事每个细节都清楚。

    于谦就不准备写剧本,直接画分镜。

    如果不会手绘分镜,其实也有解决的方法。

    那就先将自己故事需要的场景整理出来,然后在三维软件中创建镜头,进行构图。

    再将构图画面截图,最后在图片上,用文字标出人物,道具的位置。

    而场景获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制作,另一种就是在网上寻找资源。

    像CG模型,微妙网,虚幻引擎的商城都可以找到免费的资源。

    于谦手绘能力虽然也不强,但画分镜足矣。

    第一场,地点是在影院式大礼堂。

    影院式大礼堂,代表了动画圈,因为不管是什么片子最终都是要搬上荧屏。

    可以说整个动画圈的终点就是荧屏。

    景别他选择了全景,主要是向观众展示环境和所有人物。

    镜头右边的观众席上全部坐着身穿灰西装的人。

    其中正中间是一位体型略大,穿着白西装,胸前口袋中放着黑色手帕的人。

    镜头左边最前面坐着一位身穿黑西装,胸前口袋放在白色手帕,而在他身后,坐着一位位被铁链束缚的观众。

    在白西装和黑西装面前,放着两个名牌,写着导演二字。

    座位后面的墙上歪歪斜斜挂着一条泛旧的横幅,上面写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于谦选择脸谱化的方式来区分人物,这样可以在没有过多铺垫下,让观众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

    右边的灰色西装映射了动画圈随大流的制作人。

    他们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一切行动都被操控着。

    而中间体型比较高大的白色西装,对应着像郭宝宝这种导演,以及他们背后的资本们。

    他们站在最高处,看似代表着光明,心却漆黑如墨。

    左边最前面的黑色西装,对应的是于谦。

    他的身体虽被污蔑成黑色,但心却向着光明。

    而他身后则是支持他的观众。

    观众之所以被铁链束缚着,是因为与制作人员相比,观众是没有选择权的,他们都被牵着走。

    而写有导演两个名牌,是为了进一步去强化人物的身份。

    墙壁上的横幅,其中的话是为了点明故事主题。

    破旧,歪歪斜斜是在暗示这种会议已经开了很多次,但并没有人重视。

    镜头采用左右对称的构图,利用座位中间的过道将两边人物分割而开,从而产生泾渭分明的感觉。

    设计分镜就是这样,开始不要过多考虑镜头语言的问题。

    先将你想传递给观众得东西表达出来。

    等所有分镜完成,再串到一起看,镜头有没有越轴,故事流畅程度等等。

    第二场,景别同样采用近景。

    在斜侧方拍摄黑西装,电脑无法使用的动作和表情。

    之后黑西装站起,看向白西装的方向,同时举起右手中的U盘道:“我电脑播放不了,能借一下你们的电脑吗?”

    镜头要一直跟拍黑西装得脸,构图保持在胸口以上。

    这镜拍摄黑西装无法使用电脑的动作和表情,为了告诉观众故事的起因。

    跟拍,是让观众知道黑西装得情绪变化,让观众有带入感。

    不过这里要注意一个点,人物在构图时,眼睛的位置要在镜头中线上面一点,不然看起来人物会显得很低。

    第三场,镜别同样是近景,构图选择过肩拍,透过黑西装的肩膀和手中的U盘去看白色西装和灰色西装们的反应。

    选择过肩拍,一是交代人物关系,二是模拟第一视角去看对方得反应。

    第三场,镜别近景变全景,正面仰拍白色西装得表情和胸前的黑色手帕。

    当白色西装露出嘲弄之色,抬手往下一按。

    镜头快速往后拉,变成全景。

    随即就可以看到,白色西装周围的灰色西装们,拿出电脑,砸头自裁,场面极其血腥。

    仰拍是为了突出白色西装的霸道和傲慢。

    在所有的机位中,仰拍可以突出人物的力量及强大。

    拉镜头是为了延伸白色西装的动作,同时让挥手和后面人物的行为,产生连贯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