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怂的李医生 » 153 脉有真假?

153 脉有真假?

    她阑尾炎有几十年了,早已经不能做手术,反反复复腹痛,严重时疼得要去医院打点滴。

    李秀立有些头大,这个病按理说,不是三天两头可以治愈的,最好是办理住院。

    可他们是针灸科,不是外科,贸然收治这种病人,恐怕会引发外科的不满,甚至给医院知道了,会行政处罚。

    去年,外科就收治了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起初是考虑泌尿系结石,后来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已经确诊。

    主管医生要求病人转科治疗,可病人不乐意了,要求继续住在外科。

    虽然经过了一系列治疗,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可这件事情被医院知道了,不仅扣罚这个病人的所有住院费用,还倒扣主管医生十分之一的绩效奖励。

    李秀立有些担忧,若是自己也被某些人举报了,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阿姨,您这个建议住院治疗,需要吃中药和配合针灸。”

    对于这种十多年的慢性阑尾炎,单纯吃中药,哪怕是仲景在世,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李秀立眼里,不会针灸的国医,也只能算是国医了。

    古代的名家,哪一个不是针药并施的大能。

    中年妇女可管不了这么多年,李秀立怎么安排,她就只管照做就行了。

    这就是别人介绍过来的病人,有一个优点,依从性往往会比普通病人更高。

    “行。李医生,你只管帮我治疗,我都会配合的。”中年妇女满是希望的看着李秀立。她去过不少地方治疗,打针、吃中药什么的,试过不少,当时效果请示不错,可要不了多久,又会复发。

    如此反反复复,她早已经失去了信心。若是曾经的病友邓清禄告诉她,后者的慢性阑尾炎竟然痊愈了,她只会以为是网上的虚假宣传罢了。

    “阿姨,你坐办公室等一下,你这个病是外科的范畴,我先去打一个电话医院的领导。”

    “好。”中年妇女点头答应。她常年往医院里跑,岂会不知道自己的病是外科病。

    只是中医似乎不分科的吧?

    中医不都是全科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她也不想为难眼前的医生。

    李秀立走出办公室,站在科室办公室门外的空地上,他特意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拿出手机。

    上次外科擅自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就是医务科下达的行政处罚。

    阿姨这个慢性阑尾炎,也必须上报医务科,征求后者的同意才行。

    不然,只能门诊治疗。

    医院不会限制医生门诊看病的病种,哪怕你是一个骨科医生,你也可以看儿科病。

    但是,一旦住院,医院就会干预。

    李秀立默默为那个好心的外科医生感到惋惜,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是是合理治病,没有套用医保资金,适当的操作一下,就能避免医院的处罚。

    可惜了......

    “杨主任,我是李秀立。”电话接通,李秀立先来一个自我介绍。

    “哦。原来是李医生啊。”电话另一头的医务科主任杨志知笑呵呵的回答。

    他没有存李秀立的号码,以前虽然也知道医院有这一号人物,可平平无奇的李秀立,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可这段时间不一样了。

    义诊时收到患者的锦旗,中药治好了本院护士小刘的急性阑尾炎,中医急救苏醒急性心梗病人,药剂科主任举荐参加中药别大赛......

    关于李秀立短时间内发生的许多新闻,让他有些怀疑李秀立是不是被夺舍了。

    有些不可思议!

    “杨主任,我这里有个病人,是慢性阑尾炎,有十多年了,在很多地方包括我们医院外科,也住过院,就是反反复复,没有得到根治。”

    杨志知有些呆滞。

    听你这么一说,你这是准备抢外科的饭碗了?

    我同意,人家外科主任会同意吗?

    “李医生啊,你也知道的,医院有规定,不能跨科收治病人,不然会有严厉的处罚。”

    “这个我都知道。”

    “那你还想收这种病人!”

    杨志知很是无语,这个李秀立,竟然这么胆大了,还敢和自己请示!

    “不行。你可以叫病人去外科住院,然后请你会诊开中药和针灸。”

    “......”

    李秀立无语。若是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还会打电话和你请示?

    “你呀,别以为自己有了一点本事,就小瞧别人科室了。我告诉你,我们医院的外科,还是市重点专科呢!比县人民医院的外科还要好!”

    李秀立讪讪。

    义城中医院虽然整体实力,和县人民医院相比差了不少,可有几个科室综合实力远超后者。

    外科、针灸康复科、骨科、牙科四类科室,遥遥领先本县人民医院。

    “杨主任提醒的是。”李秀立颔首,“可那个病人已经是慢性阑尾炎了,以前也来过我们医院住院,没法做手术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就是想要中药和针灸治疗。”

    “对,我就是这个打算。”

    “你呀!中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确是可以的,可最多也就是缓解症状,想要治愈难啊!”

    “杨主任,话不能说的这么悲观,都还没开始,怎么就下定论了呢。”李秀立笑着回答。

    “你确定要收到自己科室?”杨志知知道没办法说动李秀立,只能用专科专治来阻止李秀立,“你知道的,如今医院专科专治,外科不能收治椎间盘突出病人,针灸科不能收治阑尾炎病人,这些都是有规定的。”

    “我用中药和针灸治疗,为什么不可以?”

    杨志知摇头,古代中医治疗所有病是没错,可那时候还没分科,如今时代变了。

    “那我问你,你们针灸科可以治疗心绞痛病人吗?”

    “可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心绞痛,不比纯西医治疗差多少!”

    “......”

    杨志知知道自己劝不动李秀立,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说辞。

    于是,他善意提醒道:“我打个电话给外科主任,看他是否同意。”

    “行。”李秀立爽快答应。

    “......”

    杨志知有些懵逼。这个李秀立,怎么就这么快就答应下来了?

    此时的外科办公室。

    一众外科医生站在阅片灯前方。

    刘明站在人群的正前方,正盯着片子汇报病历。

    “我的建议还是择期手术。”他表情严肃,将刚才他的意见说了汇报完毕后,看向科主任黄学军。

    黄学军看向其他医生,“你们其他医生意见呢?”

    “我建议还是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在我们医院手术风险太大了,况且我们医院还没有ICU。”这时,另外一个医生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建议手术治疗,要敢于承担风险,不然怎么进步。”黄学军冷冷看着刚才那人,沉声道。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今天就到此结束吧!”解散了疑难病例讨论,他接通电话。

    来电之人是杨志知。

    “喂,杨主任。”

    “老黄啊。”

    “滚!”杨志知顿时怒喝一声,“有什么事情就说,别以为我们两个关系有多好。”

    杨志知干笑一声,两人平常关系极好,经常一起喝酒打牌,他知道黄学军只是假装生气,“我知道你还在因为上次我们医务科惩罚你们外科而生气,我这不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征求你的意见吗?”

    “哦。你这酒鬼,终于知道自己干了亏心事吧!”黄学军咧嘴,打趣道。

    “呸呸呸。我一把年纪了,还能干什么亏心事。”

    “行吧,下次别为难我们科室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的茶水你一定没有喝过。”

    “咳咳咳。工作时间,不谈这个。”杨志知板着脸,他的身边还站着美女同事呢,让别人听见了多不好。

    “滚!老不正经的。有什么事情,就说!”

    随后,杨志知将李秀立刚才的情况说了一遍。

    “行!”黄学军点头答应。

    “卧槽!老黄,你竟然这么爽快答应了?”

    “李医生治疗阑尾炎有一手,我对他很有信心。”

    “行吧。这是你说的,若是这次李秀立收治阑尾炎,被举报或者投诉了,你们外科也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你麻痹!”黄学军彻底怒了,人家针灸科治病,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有所不知,先前你们科收治的那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是被人举报了。不然以我们两的交情,我干嘛非要处罚你们科室。”

    “滚!别拿这些来糊弄我。病人的病都给治好了,谁会这么无聊举报我们!”

    “我这不是提醒你嘛。你就说你愿不愿意承担一半的责任?”

    “滚!”黄学军怒喝一声,直接挂断了电话。

    杨志知无奈摇头。

    黄学军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李秀立想这么折腾,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和外科无关。

    举报很头疼,尤其是市里里面的举报,你必须要高度重视,必须要给上面一个满意答复。

    “喂,李医生,你收吧,外科主任已经同意了。”

    “那太谢谢杨主任了。”

    挂断电话,李秀立颇为兴奋。

    他得到了张仲景和朱丹溪的肠痈传承,不能白白放着不用。

    写好住院证,交代中年妇女去办理住院手续。

    急诊科护士办公室。

    李捷坐在办公桌前方。

    今天比较忙,针灸科已经来了四个住院病人,她作为宣教护士,早已经累得不想多动。

    “护士,这里是针灸科住院部吗?”

    “是的。”李捷板着脸,起身,“有什么事情吗?”

    “我办住院手续。”中年妇女拿着住院证,放在李捷前方的办公桌上。

    “李玉洁,慢性阑尾炎?”李捷长长吐了一口气,还好不是自己科室的新病人,“你呀,走错地方啦。”她走出门外,面朝医院大门方向,“阿姨,你沿着这条小走廊一路走,走到尽头就是你要住院的地方。”

    “哦。”李玉洁点头应了一声。

    她这是第一次来义城中医院看病,病友邓清禄只是告诉她,到针灸科找李医生就行了,她哪里知道住院住在哪里。

    “我去。我上班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见外科的住院病人,来我这里做宣教,搞笑!”李捷重新坐在凳子上,耷拉着眼皮子,小憩一会儿。

    外科住院部。

    “刘医生,来病人了,宣教已经做好,你出来看一看。”外科的值班护士对着办公室喊道。

    “好的。”

    刘明从办公室走出。

    刚才他在科室疑难病例讨论中,他的见解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和支持,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作为外科骨干医生,他每天勤勤恳恳工作,下班了还专研业务,如今深受科主任的喜爱。

    “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医生刘明。”刘明面带微笑,礼貌性的介绍自己。

    “刘明?”李玉洁嘀咕一声。

    她看向刚才宣教的护士,“护士,我找的是李医生看病啊,怎么变成了刘医生?”

    “小李,住院证是哪个门诊医生开的?”

    门诊医生,每个月都有收治入院的指标数,数量不够的,可是要扣钱的。

    如今,外科门诊还有几个内科门诊,都会时不时收几个病人去外科,这已经很常见。

    “是李秀立收过来的。”护士嘀嘀咕咕的,看见李秀立的署名后,她猛然惊醒。

    李秀立是针灸科医生,不是门诊医生,按理说,不大可能会帮外科开住院证。

    竟然又是李秀立!

    刘明心中怒骂一声。

    李秀立可不会平白无故帮外科开住院证,这一定是误会!

    “小李,把住院证给我看看。”

    “给。”小李畏畏缩缩的,将住院证递给刘明。

    “病区是针灸一科,中医诊断是肠痈,西医诊断是慢性阑尾炎。”刘明一字一句的念着。

    “行吧。”刘明将住院证还给李玉洁,“阿姨,您直接去急诊科护士办公室,就说你是李秀立的病人。”

    “啊?”李玉洁懵了,刚才他是去针灸科住院部,那别人叫她去外科住院部,这回又叫她去急诊科住院部。

    “阿姨,你就沿着这条走廊走到尽头,迈出一条小门,不一会儿就会到急诊科住院部。”刘明很是耐心的解释道。

    “哦。我就是从那里过来的。”李玉洁急忙点头。对于眼前这个没有派头的刘明,她很是喜欢。

    “谢谢刘医生了。”

    李玉洁走后。

    护士小李看着刘明,“刘医生,刚才那个病人,明明是我们外科的,怎么就变成了针灸科的,跨科室收病人,是会受到处罚的。”

    “小李啊,你别管这么多,人家李秀立有真本事,就让他试一试。”刘明面露微笑,随后离开护士办公室。

    小李摸着额头,有些不懂刘明的意思。

    急诊科护士办公室。

    李捷耷拉着眼皮子,突然她的手机响起。

    “喂,李医生。”她声音温柔,笑眯眯的。

    “我有个病人,叫李玉洁,慢性阑尾炎,怎么还没做完宣教啊?”

    “李玉洁?”李捷仰头看着天花板,晃了晃黝黑的脑袋,“没见到有这个人。”

    可下一刻,她瞪大了眼睛,“什么,你再说一遍,是不是慢性阑尾炎?”

    “是啊。”

    “你呀,那个病人来我这里了,我叫她去外科了。”

    “卧槽!你想干嘛呢!”

    “我,我......”李捷支支吾吾的,“我还以为是外科的住院病人跑错了地方。”

    她看向门外,一脸愧疚之色。

    这时,门口出现一个中年妇女。

    “阿姨,你是李玉洁吗?”李捷有些印象,但不是很确定。

    “就是我。”

    “李医生,李玉洁又回来了。”李捷如释重负,起身,急忙出去迎接。

    挂断电话,李秀立嘀咕一声,“什么情况,居然叫病人去外科,现在又叫病人回来了......”

    有些虚惊一场。

    二十分钟后。

    李玉洁从急诊科护士办公室下来,进入针灸科办公室。

    李秀立坐在办公室,对着李玉洁笑道:“阿姨,麻烦伸舌头。”

    舌淡,苔薄白。

    “麻烦你卷舌头。”

    只见李玉洁的舌下络脉淡红,不显,如同枯涸的水渠,两侧脉道清晰但无水流通过。

    脉道的充盈,得益于心肝脾三大脏。心主统血,血液的流动四肢百骸,离不开心的功劳。

    而肝主藏血,脉道充盈稳定,离不开肝脏的贮藏作用。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受损,势必会导致气血的亏虚,脉道的气血自然也是不足。

    随后,李秀立简单询问了一番病史。

    简单说,就是李玉洁十多年前,产后护理不当,体质一直不好。

    后来无故出现低烧、腹痛等不适,但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在家吃药几天不见好,后来去了医院,才发现是阑尾炎。

    由于过了好几天时间,早已经错过了手术最佳时间,此后腹痛时不时发作,苦不堪言。

    “麻烦阿姨将手放在脉诊上。”

    李秀立伸手,寸关尺分别落在李玉洁的收手寸口上。

    脉诊时,病人必须静息状态,脉象不受外界的干扰。

    一般情况下,问出病人的病状,便可以估计出病人的脉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虽然不懂如何号脉,可凭借着高超的问诊,在通过中医诊断学分析,也能看好病。

    可高超的中医家不同,必须要结合脉象与症状,才能最准确的辩证。

    《景岳全书·脉神章》就说过:‘治病之法,有当舍症从脉者,有当舍脉从症者。何也?盖症有真假,脉亦有真假,见凡脉症不相合者,必有一真一假阴呼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