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血阙长歌箓 » 第五十四章 真是棋局的闲子啊

第五十四章 真是棋局的闲子啊

    岳青衣道:“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对于西方的幻术……嗯……咱先不谈,咱们还是先说说小少爷遇刺……小少爷聪慧,带回孔雀蓝的毒箭,就是要告诉我们,行刺者来自京都。”

    “……既然来自京都,当然就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年前神雀司谢正的灭门惨案。通敌叛国,其罪大如天,如果京都要对小少爷动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是理由……少爷,你怎么看?”

    汤柏麓眉头微皱,箭上之毒孔雀蓝,出自神雀司“药雀处”苗桂球之手。事情看来倒是与神雀司相关。

    “先生是怀疑神雀司吗?”

    岳青衣点点头:“孔雀蓝乃苗桂球精心研制,以我这位师弟的能耐,除了世上这几位大宗师,应该没有人能把它偷出神雀司。”

    “毒药是出自神雀司苗桂球不假!”汤柏麓摇了摇头:

    “但如果是神雀司,那他们就何需大费周章搞什么钦天监先取少儿才郎?神雀司高手如云,怎会傻到派两个小娃娃去行刺……何况,他们应该知道,小哑巴的身旁有一位高手……十年前可是折了他们两位副主办,还重创了赤雀骁骑统领丁移山。”

    汤柏麓想到的,岳青衣自然也想得到。

    他对汤柏麓道:“十年前他们折了两位副主办,这倒是不假。但恰恰如此,他们知晓强取不行,所以才挖空心思,把两个小娃娃安排在少爷身旁,伺机出手,这算不算出奇不意,攻其不备?”

    “当然,这我也想到过!”汤柏麓道:“那两个小娃娃脚还未踏进汤府,我已命人暗中调查,结果大是蹊跷,居然是来自京都。”

    “……后来我飞鸽传书,让京都的人查探,前日京都回信,虽然暂时未查明,但已初步排除了神雀司和皇宫里的可能。”

    岳青衣闻言,先是一怔,然后脸上露出微笑:“少爷行事,果然周密!这哪里像世人眼中只懂得吸食胭脂之物的老纨绔老风流!”

    “先生休得取笑!”汤柏麓苦叹一声,若非命运作弄人,自己又岂能如此。

    “但这毒箭上面的孔雀蓝,它就来自神雀司啊!”岳青衣行事一向谨慎,虽然汤柏麓得到了消息,并且初步判定与神雀司无关,但他仍心存疑虑。

    当然,或许他另有深意,譬如相考一考这位早就不年少的少爷。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汤柏麓道:“神雀司苗桂球的孔雀蓝,不可能落于旁人之手,从而证明这两个小娃身后的人,必定与神雀司有关。但这恰恰又证明了,那两个小娃娃的刺杀,真与神雀司无关!”

    看似汤柏麓所言前后予盾,但岳青衣明白的确如此!

    两个小娃娃潜伏接近小少爷,积心处虑,行事不光明不磊落,恐怕是不想暴露身后隐藏者的身份。

    而毒箭和阉人,所有一切,均指向京都那位太和殿里面的权贵之人。

    谢正叛国通敌,其当诛,其子当诛。

    这一切看似十分正常,合情合理。

    但正因为太正常,汤柏麓和岳老先生才觉得其中的不正常。

    既然不敢光明正大,只能阴谋,如此却又留下许多疑嫌,那这两个小娃娃身后之人,会不会显得太白痴?

    而且,十年前京都谢府那桩灭门事件,从事后探得的情况,岳青衣和汤柏麓仔细分析,最终发现了许多疑问。

    据称,当时谢家遗腹独子有三位王姓高手护卫,一位已至九品,而另外两位也是八品,看似力量不弱。

    但与神雀司相比,仍然就相差得太远。

    在京都东二十余里的烕弑庙,有赤雀骁骑两百,有一枪撼山岳的丁移山和神雀司被誉为“剑士之秀”的年轻提司胥放。

    单是这个阵容,已不容小觑,想那王家三兄弟,未必占得了便宜。

    而且当时神雀司最厉害的第六处“捕雀”还在暗处。

    “捕雀处”主办马如空,三尺剑气长,一剑挽清风。

    世人皆知他与殄夷国天下排名前五大宗师柳生虹座下第一弟子腾左冲有过一战,双方不分胜负。

    但世上人知之甚少的是,马如空在与腾左冲开战之前,已身负重伤。五位殄夷身手七品上的白龙护卫在前面已对他实施了围杀。

    殄夷五位白龙护卫,三死两伤。马如空艰难突围,然后依然赴约。

    这一战并无其他原因,也并非有家国情仇,而是两位武者的一场赌约。传言是因一位绝色的女子。

    与腾左冲一战,身负重伤的马如空凭借“幻影双生剑”击败腾左冲,让其身负重伤。

    马如空的“幻影双生剑”,传言可一人变两人。两人两剑,攻若一,守若一。两剑幻四剑,四剑生八,八生十六……

    最后一剑攻出,可开梅花点点一百二十八朵花。

    此时恐怕已入极品境界,虽然离大宗师还差得很远,但宗师之下,已无敌。是五大宗师之下,名至实归的天下第六。

    十年前京都东二十余里的烕弑庙,若马如空在,王家三兄弟插翅难逃。

    如果神雀司上官妙妙想要战飞死,十年前便可杀了他。

    从京都探得的消息,为了这些事,神雀司总指挥司上官妙妙惹得龙顔大怒,差点人头不保。

    不遵圣谕,该杀!

    虽然上官妙妙向皇上呈上了不杀谢正之子的理由,但还是未平圣上心中怒火,被罚了三年的官俸。

    当时上官妙妙给皇上不杀谢正之子的理由是“放线钓鱼”。

    谢正逃脱,他的儿子,便是最好的诱饵。

    上官妙妙看似藉口不错,圣上或许认同。但圣上下达的命令是谢府满门斩立决,如此,又落得一个违背圣意的罪名。

    后遭京都朝堂敌对势力病构不已。

    上官妙妙放走叛国贼谢正之子,看似有意为之,但谁又能反驳其是“放线钓鱼”?

    当然,是真是假,或半真半假,外人不得知。

    上官妙妙老谋深算,谁能猜中他之意?

    这神雀司总指挥司的宝坐,不是那么轻易而举得来的。

    除此之外,比这还费脑力的是,偏偏自己怎么就遇上了叛国贼的逆子。至今,岳青衣和汤柏麓都心存疑虑。

    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战飞的偶然到来,莫非是棋局的一枚闲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