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光武帝刘秀 » 行大司马刘秀

行大司马刘秀

    大司徒刘赐建议更始帝选择贤能之士前往河北,劝说更始帝你就派刘秀去算了。

    《资治通鉴》“诸家子独有文叔可用”(刘秀字文叔)

    更始帝是个庸才废蛋,对刘赐的建议不置可否,但他手下大司马朱鲔表示坚决反对。

    如果现在放刘秀去河北,日后恐怕再也不能控制他。

    最终劝更始帝最终放刘秀去河北的是尚书曹诩(xu)这个人说话管用,他在更始帝面前的力荐刘秀,最终刘玄的同意任命,刘秀为,行大司马事,持节到河北去宣慰。

    曹诩这个人和刘秀是无亲无故,他为什么替刘秀在更始帝面前说好话?这事还得归功于冯异,冯异当时在刘秀手下做主簿,差不多就是类似机要秘书长吧。

    冯异当时得知更始政权内部,左丞相曹竟尚书曹诩这父子两个人,深受刘玄的信任,就打提前量,提前提醒刘秀深交这两个人,这两人是贵人,所以暗地里一直送钱送物(也有可能送美人)给曹氏父子,打通他们的关节,收人钱财,与人消灾啊,曹氏父子还真不错关键时刻就在更始帝面前力保刘秀。

    终于使得主人公刘秀,龙入大海虎入深山。

    河北之地前途艰险,刘秀这个时候势单力薄他冒着寒风,骑马就往河北去,当时刘秀29岁,他这个时候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终于逃出更始政权的这个牢笼,终于从洛阳出来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当然更始帝刘玄对于族弟刘秀,这放虎归山也不完全是放虎归山,他也全然不是出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刘玄肯定和他手下那些亲信包括绿林土匪商量过的。

    刘秀现在是作为自己的臣下,他如果能成功的宣抚河北,自然是好事一件,河北又归我们大汉朝了,如果不能,河北那地方路险人恶。刘秀肯定会被某股地方武装杀掉,这不见得就是一件什么坏事,这样一来政治隐患清除了,自己也没有杀戮功臣这样的恶名。

    所以更始帝刘玄对刘秀的委任,类似等于给了一张空投委任状,官名有,兵卒,器械什么的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他的。

    按理说,行大司马事,怎么的也有几千几万兵马吧。这时候作为全权处置河北,这样的一个大臣刘秀,身边的包括谋士冯异在内一共不足二百人,不过刘秀身边人数虽然少。不过都是他的心腹,什么王霸、铫期、段建、左隆等等吧(其中很多都是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

    度过滚滚黄河之后,回望身后还真没追兵,刘秀一颗心才一下子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