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鸿蒙大道君 » 第四十章万古之愁,一肩担之!

第四十章万古之愁,一肩担之!

    旭日东升,骄阳似火,云雾蒸腾!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如同破入云端的黄金战枪,直欲将云层捣碎!

    谢渊迎着朝阳踏在青石铺成的山路之中,高低渐次的石阶,弯弯曲曲通向云深不知处。

    即使一夜未睡,谢渊的身上也不见丝毫疲惫,反而更加神采奕奕!

    疾风卷过,天柱峰露出山巅,武当山如一幅水墨画卷横亘在天地之间!

    雾,不动声色地飘荡,偶尔挂在山间的草亭上,如纱似帐,掩不住一袭诗的意绪,风吹过,雾渐行渐远,隐入天际,天也变得诗意朦胧了。

    循着山路,云雾缭绕的紫霄大殿出现在了谢渊的视野之中。

    既然要未雨绸缪,以防不远未来天变之际,星海恶客的来访,谢渊自然是要与自家师兄商量的。

    毕竟,诚如三丰祖师所言,要做古往今来的继圣之人,远不是那般容易的。

    ……

    在道教的日常作息中,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传统,体现着道教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当晨曦微露之时,一通急促的鼓声突然冲破了黑夜的束缚,惊醒了无数沉睡的美梦,热闹了清晨的道观。

    全体道众闻声即起,斋沐盥洗,严整衣冠,鱼贯而出,开始了新一天的功课—诵《早坛功课经》鼓声毕磬声起,小钟声随之应和,瞬间把昨夜的混浊之气,涤荡得无影无踪。

    在声似钟鸣的大磬和清脆的引磬声中,道众叩拜,准备开始诵唱经道救面装紫变韵。

    主经叩齿清音起—《澄清韵》:“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咽。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无量玄玄也。”

    首句“琳琅振响,十方肃清”刚一唱完,道士们便迅速收摄心神,一心意吟唱经韵。

    接着,“河海静默,山岳吞咽”一句便带来无穷的遐思:河海岂能平静?山中怎无烟云?只有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太虚之中俯视宇宙之时,才会发现江河湖海原来没有任何波涛,崇山峻岭没有丝毫烟云。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那么清澈,那么美妙。

    正是《澄清韵》那开阔、玄妙、高深、纯厚的韵味,于不知不觉中使人澄清了思虑,与自然融汇贯通,上升到“致虚极,守静笃”的难得境界。

    当韵腔在“无量玄玄也”中慢慢落板时,那种清静、纯真、愉快的心境,已是超凡脱俗乃至出神入化、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谢渊立于紫霄宫外,静静站立,体悟着弥漫于武当群峰之中的莫名道韵。

    待到三礼天尊,礼颂三清之后,早课至此圆满结束。

    接着一名名道童从紫霄大殿之内鱼贯而出,见自家师叔立于下方皆是执弟子礼,口称师叔。

    谢渊也自一一作答,看着眼前的一切,谢渊心中越发坚定起来。

    “事在人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明悟己道之后,谢渊心中念头愈发通达!

    “既然未来没有那般美好,那就改变它!”谢渊心中一定,拾阶而上。迎着朝阳的身影好似吞噬了大日之光!

    “师弟,怎的今日有兴趣来听早课了?”清霄道长见自家师弟踏入大殿不由出声调侃。

    要知道武当两年,自家师弟从来都是醉心武道,对道教的养生之道不感兴趣的。

    一旁的云龙见自家师叔到来也是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难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云龙心中腹诽不已。

    “师兄说笑了,师弟向来晨起做完早课就过来了!”谢渊自顾自于蒲团之上坐下,笑笑说道。

    清霄道长摇头失笑,闭口不言。

    “今日此番前来打扰师兄,昨夜祖师托梦,心中不静,欲来寻师兄解惑!”谢渊静坐,口出惊人之语。

    “嗯?!祖师托梦!师弟莫非是在寻师兄开心?”清霄道长脸色古怪,出声问道。

    “哪里会寻师兄开心,实在是祖师传道,心有惶恐!”谢渊早已准备好了说辞。

    “师弟得祖师托梦,得知不远未来天地将有大变,星海恶客来,蓝星之上数亿众生十不存一……”谢渊继续说出了日后科武星河时代到来地球所发生的惨状。

    ……

    “这……师弟所言可是真的?!”饶是以清霄道长的心性,对于谢渊所言未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感到震撼难掩,半晌才说出话来。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武道修行,究其根本,不过三元精气神之道,精气完足,自可见神,不见不闻,觉险而避,念动间冥合天地脉络,千里锁魂,不过等闲……】见清霄道长还有疑虑,谢渊不由搬出了自家祖师所传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法。

    “师,师,师叔!这是祖师手书之中未尽之法?”一旁静坐的云龙,一开始静静的听着自家师叔吹牛,直到此刻,听得自家师叔口诵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理,不由的惊叫出声,对师叔方才之言信了几分。

    呼!——

    吸!——

    待起伏的胸腔平复之后,清霄道长静静看着眼前一脸凝重的师弟,开口说道:“师弟要师兄如何帮你?”

    “善!”谢渊颔首,得自家师兄之助,自己所行之事就简单得多了。

    “道经有言: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依祖师训诫,其愿人人学法,人人自强,人人如龙,方可应对未来之大变!”谢渊郑重道

    “哎!师弟所言谈何容易!”清霄道长摇头叹息。自古门户之见大于天,即便武当广开道法,天下道门,禅宗那会那么容易答应。

    “师兄只须将我道门掌教之人聚于武当便可,能说动多少便说动多少,其余不来者自是由师弟前去劝说!”谢渊说着,不由轻按双手,目如烈日炎炎灼心。

    “这……好吧,师兄试试!”清霄道长看着自家师弟一言不和就有动手的架势,心中不由暗暗道了句:“莽夫!”

    继而也只得点头答应。毕竟如若天下道门联合在了一起,难以想象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清霄道长不由有些期待了起来……

    “云龙,你去藏经阁中将严小姐叫来,其掌国之重器,此事须得她相助才行!”谢渊看着一旁的小师侄吩咐道。

    “是,师叔!”云龙连忙起身行礼,接着便大步朝着藏经阁的方向走去。

    紫霄宫中留下的两人则继续讨论起了可能到来的道门掌教。

    “师弟要想此事功成还需说服龙虎山上的那位老道士才行了!”清霄道长盘算着各种可能,最终将此事的成败归于了龙虎山正一天师一脉。

    毕竟龙虎山的地位与武当山相差无几,皆是道门正统,龙虎山更是作为天师道之祖师宗坛,具有跨越时代的凝聚力。

    只要武当与龙虎这两大道门魁首点头,其余道门一脉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如此看来,待到来年师弟去往扶桑一趟,说不得要上龙虎山走一遭了!”谢渊淡淡说道。

    “那师弟可要当心啊,龙虎山那老家伙可不简单啊!”清霄道长一脸担忧地说道。

    “比之师兄如何?”谢渊不由剑眉轻挑。

    “差不离,差不离……”清霄道长犹豫了一下,如此说道。

    “那便没事了!”谢渊脸色放松了下来。

    “嗯!嗯?!……”清霄道长脸皮一阵抽动,心说师弟你这是看不起我啊!要不我拭把拭把拭你?

    两人自谢渊拜入武当以来就没交过手。此时两人四目相对之下不禁皆是有着意动。

    就在这时,云龙也领着严元仪来到了紫霄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