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运 » 第十七章 陷落(2)

第十七章 陷落(2)

    拒北城被攻破一直是多年以来未曾解开的谜团,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调查问讯起来都是一无所获。北元的军队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拒北城的北城门下,躲开了北军散落在城外无数的斥候。然后只是派出了几个好手翻上城墙将看守斩杀一空,随后便打开了城门将北元骑兵放进了城内。当时镇守北门的将官甚至没来得及召集部队就被北元骑兵杀死,而北元的骑兵则开始在城北屠杀劫掠放火,幸好一队巡逻军士在内城之中发现了火光,及时发出了警报。

    马康在大街上快步走着,后悔自己今天没有骑马而是坐着轿子出的兵营,现如今又嫌弃轿子速度太慢,索性自己步行往军营走去。现如今城内百姓商户还未得知城破的消息,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马康已经可以听见一些马蹄声隐隐约约从北边传来,可以预见到要是城破的消息散播开,整个拒北城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妈的,他妈的......”马康此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得自己低声重复着一些煤油意义骂人的话。他根本不知道拒北城怎么会攻破,或者说全武国从武皇到最底层的百姓都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拒北城会被北元攻破。是,北元作为马背上长大的民族骑兵傲视群雄,是所有武国军队都不愿意面对的噩梦,但是北元一向不擅长攻城,特别是像拒北城这种可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坚城的城池,自从当年修建起来之后,无论北元携多少大军攻城,没有一次不是无功而返的。甚至当时的北元皇帝发出过愿意用十万骑兵换拒北城破的誓言,由此可见拒北城城防之坚固。

    马康清楚的知道拒北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武朝的整个北方的防御系统可谓都是依存于拒北城的基础而构建的,整座城池就如同一颗钉子一般死死的钉在北元大军南下的路上,而北元大军却对此无可奈何,遇上几个略微激进一些的北军统领,甚至还会带着部队隔三差五跑出去打打秋风,屠上几个北元的小部落,待到北元军队聚集过来又拍拍屁股转头进了拒北城。对此北元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束手无策,本身在攻城器械十分匮乏的年代加上本就不会攻城的北元军队,每次也只能在城池下骂骂娘,吐上几口口水,还不敢站近了,因为拒北城城池上的强弩可不是说着玩的。

    马康摇了摇脑袋,试图想出一些补救之法,现如今内城还未破,若是自己带军夺回北门事情或许还有转机,可是想到北元军队冠绝群雄的战力和他们那如同死神一般的骑兵,马康不由得又打了两个冷颤。虽然陈彦川刚起事的时候计划着若是情势不妙干脆就投降了北元,但是马康心里清楚那是情况坏到不能再坏的时候的举动,北元与武朝交战已有百年之余,几乎每一个武朝人与北元人都是世仇,别人不说,北军将士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亲人曾在和北元交战时丧生,这也是为何就算陈彦川、马康等人叛乱,陈彦川在南边战事吃紧,也从未有过弃拒北城不守的想法,他们心里都清楚,起兵反叛再怎样都只能算作内部矛盾,可若是拒北城有失,那可是成为了整个武朝的千古罪人。

    想到千古罪人这个词的时候马康不由得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座坚守了百年从未被攻破的城池竟然在自己手里被北元大军给破城了。

    “马将军!马将军!”身后传来了呼喊声,马康回头看去,却是陈彦达衣衫不整的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一堆胭脂口红印。

    “他奶奶的?到底出了什么事?”陈彦达跑到马康面前,脸色不善的问道,他心中十分不爽,自己刚刚脱掉衣服准备和那两个花魁大战八百回合却突然被人叫了起来。虽然他清楚马康不过是听话的一条狗,但是目前马康还是名义上的拒北城统帅,若是抗命不遵,马康用军法处置了自己也没有丝毫办法。所以他还是冲了出来,只是叫他的那个龟公就不太走运,被打的鼻青脸肿的,也算是发泄了一下自己憋屈的怒火。

    “陈将军,北元军队破城了。”

    “什么?!”陈彦达倒退几步,一个站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似乎完全无法消除这个消息给自己带来的冲击。

    马康点点头,看见陈彦达这个样子他倒是平静了不少,他看了一眼陈彦达说道:“老子这就回去整兵,陈将军也赶紧回营整兵,如果还能夺回北城,那么事情还有转机,要是......我们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北元人来砍吧!”

    “他妈的......怎么会......”陈彦达似乎没有听到马康的话,喃喃自语的说道。

    马康看着陈彦达的样子,心中一股怒火,冲上前去抓起陈彦达的衣领,啪啪就是两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

    “他奶奶的,你敢打我!”陈彦达被几个巴掌打醒了过来,恶狠狠的看着马康,眼神中带着凶狠的说道。

    “陈彦达,你要是再盯老子一会也不用老子打你了,等着北元人来砍你的脑袋就是了。”

    陈彦达再狠狠盯了马康一眼,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话,转头向着兵营的方向跑去。他心里也清楚,这个时候不是和马康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生死存亡之际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去敲鼓!所有人校场集合,一刻钟之后出发!”马康满头大汗到了自己营中,水也顾不上喝一口,随手扯过一个兵丁,厉声呵斥道。

    “是......是......大人!”那兵丁结结巴巴的答应了,赶紧跑去敲鼓。不出一会功夫,雄厚的鼓声响彻了整个军营之内,很多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纷纷满脸震惊的看着自己身旁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这也是武朝军队的一个惯例,遇到紧急情况后便在营中敲鼓通知全军,不过武朝很多年,特别是拒北城很久都没有过这样的鼓声响起了,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疑惑和惊慌。

    虽说北军现在已经明目张胆的反叛了,不过老底子还在,尽管所有兵丁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还都在一刻钟的时间内集合到了校场之上。马康站在校场台上,看着一旁的督战队手里的沙漏还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点了点头,这样的表现让他心里有了一些底气。

    “就在刚刚,北元破城了!”马康出声朝着底下的兵丁大喊道,果然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一阵骚乱,底下的兵丁们都纷纷交头接耳,还有不少的士兵指着北边的火光惊呼。

    马康看了一眼北边的火光,已经比刚刚大了不少,他也没有去镇压军中的骚乱,只是拔出了身旁的腰刀,大呼一声:“弟兄们,杀北蛮了!”

    随着马康的一声大喊,底下的军队纷纷跟着大喊起来,作为北军根本不需要去动员什么军心,就如同前文提到过的,每一个北军士兵都和北元有着世代血海深仇,杀掉北元人是铭刻在每一个北军将士血液里的基因。大家也都清楚,北元人不会要俘虏,连苟且偷生的机会都没有,此时不再拼命,更待何时?

    “出发!”

    随着马康的一挥手,北军的将士们纷纷朝着城北的方向进发。马康身后的一个亲随担心的说道:“将军,这样冲过去恐怕......”

    “怎么组织?”马康回过头看了一眼那亲随,淡淡开口解释道:“这些将领之前都是和老子同级的,谁会听老子的命令?何况我们乱,北元军更乱,哪里有那个时间去布置作战计划!”

    “那陈将军那边......”

    马康低声说道:“去传令陈彦达,让他带着人从两翼攻打北蛮军队。”

    “那陈将军恐怕......”说到这儿亲随抬头悄悄看了一眼马康的脸色。

    “传令就是,老子还是拒北城主将,他不是!”

    哈兀良刺抬起头看了看自己面前的一个壮汉问道:“内城还要多久才能破?”

    那壮汉在这文弱书生一般打扮的哈兀良刺面前紧张的满头是汗,他战战兢兢的回道:“主帅,内城抵抗很强........我军伤亡很大......”

    “我不管伤亡,我只要内城!”哈兀良刺提高了音量说道。

    “如今军中将士疲乏,有好些人都崩溃......”

    “克烈,你带着我的亲卫队去督战,就算鬼禾目将军的人全逃回了了,你也要全部斩首!”

    那名名叫克烈的带刀侍卫抚胸向哈兀良刺行了个礼,出去召集亲卫队去了,那个名叫鬼禾目的将军张大了嘴,似乎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如此杀伐果断。

    “还有什么问题吗?”哈兀良刺扫了一眼鬼禾目,淡淡问道。

    “没有.......没有,属下这就去......”

    鬼禾目正准备退出大帐,哈兀良刺的声音突然响起。

    “鬼禾目将军,一个时辰后我希望自己是坐在拒北城内城之内!”

    “属下遵命!”鬼禾目咬了咬牙,抚胸行礼后倒退着出了大帐。

    哈兀良刺看着消失在门口将军的声音,摇了摇头,随后继续低头翻阅起手上的一本书。作为北元此次南下的统帅,哈兀良刺其实才二十六岁的年纪,他出生于寒门,说来不幸但也幸运,不幸的是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便被父母卖给了人口贩子,幸运的是几经转手他最后去到的那户人家正是当时还未登上皇位的北元太子府。进入太子府后他很幸运的成为了太子伴读,进入了北元知兵堂中学习。从小身形瘦弱如同另类一般的哈兀良刺被崇尚武力的北元权贵欺负的够呛,他和其他的北元人不同,一闲下来他更喜欢读书,崇尚武朝文化。不过哈兀良刺并没有反抗,当然他也没有力量反抗。而是仔细专研兵法,苦读兵书,似乎好运也一直眷顾着他,太子和他的关系一直十分好,有了这层关系自然在太子登基后哈兀良刺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太子登基后不久就力排众议将当时年纪轻轻的哈兀良刺提拔成为了一方大将。此举当然遭到了北元朝廷上下的一致反对,但是深知哈兀良刺能力的皇帝都对这些反对充耳不闻,而哈兀良刺也回报了皇帝的信任,几次对金国作战都表现的异常优异,在累累的战功面前,那些反对的声音一夜之间就似乎消失不见了。

    这次对南武朝战事,是哈兀良刺和北元皇帝一手策划并敲定的,为了能够抓住时机,哈兀良刺在北元境内挑选了一批穷苦少年少女经过训练后纷纷用各种身份进入到了武朝之中,并将这些人命名为“蛛郎”,蛛郎源源不断的将消息情报传回北元。而为了应付北元军队不善攻城的短板,哈兀良刺更是亲自在军中挑选好手送至最东边,每日练习徒手攀爬,成为了专门为了破城的一支部队,名为“蚁军”。

    当武朝内乱的消息传达到哈兀良刺的桌案上时,他立刻敏锐的察觉到攻破拒北城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自己面前,他当即便进宫面圣,向皇帝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君臣二人一番商讨后最终做出了决定。为了此次行动的保密性,北元朝堂上下除了哈兀良刺和皇帝外,就只有执掌兵马的几位将军知道此事。为了瞒过武朝的探子,哈兀良刺的每一步都进行的十分小心,甚至舍近求远从北元的最西边调来军队,以演练为名带着大军开拔南下。

    而今晚的破城实际上是一次十分大胆的行动,哈兀良刺根本没有指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拒北城下,他知道虽然武朝内乱四起,但是对于拒北城的重视程度无论是乱军还是武朝朝廷都是一视同仁的。为了避开拒北城外数不胜数的武朝探子,哈兀良刺冒险只带了两千轻骑与蚁军,换上商队的打扮,疾驰到拒北城下。此举动不可谓不冒险,若是被武军发现任何端倪,他这位征南大元帅恐怕就要交代在这个地方,所幸的是因为内乱加上拒北城没有一个合格的将领坐镇,这样的行动竟然成功了。当拒北城北城的城门打开的那一刻,哈兀良刺兴奋的快要颤抖起来,多年来一代代的北元名将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在他的手上成为了现实。

    不过哈兀良刺并没有被这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一边让人强攻内城,一边传令让躲藏在不远处的十万精骑火速赶来支援,只要能攻下拒北城,那么他相信在南下的道路上再无任何阻碍。

    “元帅,南蛮子的援军到了。”

    一名手下的话打断了哈兀良刺的阅读,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那名手下,笑着说道:“走,我们去前面看看武朝的军队能否抵挡住我北元的兵锋!”

    “元帅,切勿以身犯险。”

    哈兀良刺并未理会那手下的劝说,而是自顾自的向着账外走出,虽然他一直看不起那些赤膊上阵的莽夫武将,但是他也承认将为军胆,无论何时一位和自己士兵站在一起的将军才不失为好将军。

    那手下看着劝说不动,立刻招呼来两个亲兵,顶着盾牌护送着哈兀良刺,几人往前线走去。

    “士气很高?”哈兀良刺眯着眼睛看了看前线的战事,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武朝士兵奋力抵抗的场景。

    “这也就是我军在城池内冲不起来,否则要不了一个时辰这些南蛮就能被斩杀殆尽!”他身旁的手下轻蔑的说道。

    “以我之短,攻敌所长。本来就是如此。”哈兀良刺叹了口气,鬼禾目的手下不可谓不英勇,甚至他都看到有几个士兵登上城墙抱着武朝士兵一齐摔下同归于尽。

    “达哈儿木还要多久能赶到此地?”哈兀良刺询问道。

    “刚刚前锋已经和我们碰头了,也就半个时辰......”

    “太久了,传令让武朝军队中的蛛郎动一动!”

    “大人......这样恐怕......”

    “传令!敌军士气很高,哼......”说到这里哈兀良刺轻哼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一直反对屠城和不纳降,若不是前面每次北元军队都把事情做绝,自己也不会遭受到这么拼死的抵抗。

    “他们军队还未成型,若是再给一些时间组织起来就晚了!快,传令!”

    听见哈兀良刺不容迟疑的声音,他的手下也不再说话,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烟花筒,向着天空发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