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农家富婆 » 第10章 看病

第10章 看病

    第二天马寡妇来到庙里,看着婉歌她们都起床了,跟孩子们打了声招呼,就到二楼去看了看陈氏。

    陈氏看到马寡妇,想要坐起来,马寡妇示意她躺着就好。

    陈氏率先开口谢道:“马婶子谢谢您对我们的帮助,不然我们母女四人夜晚就要难熬了。”

    “都是邻居别客气,我听说老莫家出事了。早上听村里都在传言,说老莫家遭报应了,他们家好些人全身都长了脓包,特别是那个在县里上学的孙子,特别严重,连学都没法去上。他们下地干活脸上都是蒙着布巾,真是没法见人。也许是老天爷看他们太坏了,这不报应来了。”

    “啊!”陈氏满脸的震惊。

    “昨天不是还好好的,生龙活虎的吗?怎么一天就这样了?”

    “哎!谁知道,或许是真的遭报应了吧!”

    马寡妇拉着陈氏的手,轻抚道:“妹子,你看这庙里也不太方便,你们要是看得起我老婆子,就搬去和我一块住吧!刚好我也有个说话的人。”

    “那怎么好意思打扰您呢?”

    “不打扰,我还巴不得呢!妹子!你也知道,我这么多年了都是一个人住,也挺孤独的,你们就当陪我这个老婆子了。”

    “马婶子既然您方便,那我们就多有打扰了,不过我们要给您租金,不然不好意思去住。”陈氏看着马婶子真诚的说道。

    “要啥钱呢?如果我想要收钱,就不会开口叫你们去住了。”

    “马奶奶钱要给你的,如果我们去租别人的房子也一样的要给钱,既然您愿意收留我们,更加要给,不然我们住的也不安心。”莫婉歌来到陈氏床边,递给两人温开水。

    “这孩子你们咋那么倔呢!”马寡妇真心想要帮助这母女几人。

    “马奶奶我真的会赚钱,你放心吧!您要不收,我们就不去了,去你家住着不给钱我们也住的不舒坦。”

    “行!说不过你们,意思意思就行了。”马寡妇看母女都挺倔的,要不同意,他们可能都不去。

    婉歌也不和马奶奶争,反正到时候该给的都要给,毕竟一个老人不容易。本来婉歌还想先去县里再回来去马奶奶家说租房的事,既然她来了,就先搬过去,娘亲的病要紧,可不能再拖了。

    随后全家人一起搬去马奶奶家,因为离得不远,姐妹三人就扶着娘亲慢慢的走过去。

    莫婉歌走进大门,看到院子里种着一些野花盆栽,看来马奶奶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厨房外墙边上堆满了很多的柴禾,不知道她一个老人怎么那么勤劳。

    虽然寄人篱下,不过总算有个栖息之地了。

    安顿好一切,婉歌就嘱咐妹妹们照顾好娘亲,她就去县城请大夫,顺便购置一些东西。总不能什么都用老人家的,何况这么多年老人家都是一个人,东西也不多。

    婉歌来到村口,看到有牛车去县城,询问车夫,两个铜板一个人。

    从临安村到永安县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回将近三个小时,做牛车来回能省将近一半时间。

    果断拿出两个铜板坐上牛车,看着车上四个妇女,婉歌也没理,一路晃晃悠悠的到了城门口。

    看到城门口很多百姓挑着担,或是背着背篓进去,原来进城还需要给一个铜板,这相当于过路费。

    给了钱踏进城门,才发现这永安县看起来挺富裕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婉歌一路打听,找到一家规模挺大,口碑不错名叫“原清医馆”。

    走进医馆,婉歌这一身补丁再补丁的装扮,和医馆内格格不入。看着工作人员的表情,也没有鄙视,这家医馆整体素质挺好的,随着队伍排队等候,没一会就到自己了。

    大夫看了看面前,一身补丁的女娃,然后问道,:“姑娘你是看诊还是抓药?”

    莫婉歌从大夫的眼里没有看到任何的轻视或鄙夷,觉得这家医馆大夫觉得不错,“大夫你们可以出诊么?我娘亲摔伤好久了,以前没什么在意,后来就走路疼。”

    “可以出诊的,可能你要等一个时辰左右,出诊大夫还没回来。”大夫耐心解释。

    “大夫你们出诊费多少?”

    “五百个铜板,药钱另算。”

    “哦!好,那你帮我安排,我去找辆马车,一个时辰后来接大夫。”

    “嗯!好的。”

    婉歌离开医馆,来到一家成衣铺,买了普通麻布衣服和鞋子母女四人各一套,她们的衣服实在太破了,从老莫家出来,毛都没带一根。

    买衣服鞋子总共花了四百八十个铜板,钱真是不经花呀!

    想到家里啥都缺,买买买。

    找到一家粮油店,走了进去。

    掌柜看到婉歌全身满是补丁的衣服,脸上尽是不屑,都懒得招呼了。

    婉歌看到了掌柜满脸的鄙视,也没在意,毕竟这条街就他一家粮油店,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独家经营呢!

    哎!算了狗眼看人低的人哪里都有。

    等赚够了启动资金,老娘第一个干掉就是这家店。

    随后大米、白面粉,玉米面粉,盐调料都买了一些,总共花了二十多个铜板,其实自己空间里啥都有,总的买一些做做样子,临走时又问掌柜买了几个大袋子,回去要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充数,小袋子装不下,空间里的包装袋不能拿出来,跟这个时代不符。

    走出粮油铺看到路边有马车,转身走去铺子后面无人的巷子,环顾四周无人,就把三个大袋子装满了,大米、白面、玉米面各装了十斤。

    随后费力提着几十斤粮食走出巷子,就去询问一下马车价格,最后八十个铜板从永安县城到临安村来回,因为这里的大夫出诊来回路程远点的都要接送。

    把东西搬上马车后车箱,这里的跑马车的车箱比较长,后面没有蓬,专门放货物,中间加蓬的够四个人坐,婉歌上了马车,一路来到原清医馆。

    医馆此时没人,坐诊大夫看到婉歌,就说道:“姑娘,现在要出发吗?出诊大夫就在里间配药,一会儿就好。”

    “嗯!行!”

    没一会儿,一个微胖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提着个药箱走了出来。

    坐诊大夫说道:“老周就是这位姑娘需要出诊”。

    婉歌看着周大夫微笑道:“周大夫请吧!”

    来的一路上,婉歌跟车夫打听过,这个周大夫人不错,就是人比较安静话少,主要是医术很好。

    等周大夫坐进马车,婉歌就坐前排和车夫一起,虽然婉歌不在乎什么名声,但是得顾着点周大夫。

    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村口,妹妹看到姐姐回来了,开心地跑去拉开大门。

    马奶奶家院子门挺大的,马车直接开了进去。

    妹妹指挥着车夫帮忙把粮食搬到厨房。

    莫婉歌带着周大夫走进房间,看到马奶奶正陪着陈氏说话。

    见到大夫来了,马寡妇走到一边,方便大夫看诊。

    一盏茶的功夫,周大夫就开始写药方。

    “你娘并不是什么大病,而是长期劳累过度,营养不良,又摔了一跤伤了筋骨导致走路疼痛,给你们开了一个月的药,一日两次煎服,多休息,好好的补补。补的话得慢慢来,你娘的身体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不能一下子补,免得身体受不了。”

    莫婉歌给了诊费,又随着大夫去抓药。

    看着一堆中药,十七两银子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