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航海王日新 » 第四十四章 掌权

第四十四章 掌权

    郑芝麒连番发布通告:“后金国不符合规范,当年刘知远和李克用也都是直接叫“汉”和“唐”的,后汉后唐也是国家灭亡,后人为了区分才加了后字,实在是太晦气,起这个名字也是皇太极余党的阴谋。新大汗新气象,后金国改名叫大清国,多铎登基称帝。封阿巴亥为“孝烈圣慈高皇后”,废除皇太极母亲孟古的“孝慈高皇后”称号,并且将其牌位移出太庙。”

    搞定了宫廷内部后,郑芝麒成立了辽东肃反委员会,从义子中抽调人才参加。负责调查皇太极余孽对新大汗继位的不满言论,由宁完我担任委员长。负责展开“大清洗”专项行动。

    郑芝麒宣布之前所有土地契约作废,所有包衣奴隶解放成为大清国合法公民,废除之前的法律,实行大清律,有反抗的按照皇太极余党逮捕送去别子铜山挖矿,没收全部财产。同时派商人和勋贵勾结调来各种物资平息物价,现在大清国物价奇高,除了银子什么都缺,商人踊跃参与。

    同时让潜伏的文官继续当长官,让驻守的旅长当副长官,让肃反委员会派出委员进行廉政监督,让主动剪了辫子弃暗投明的女真人当民族代表。四人共同负责召回逃难百姓,给百姓登记户口分发身份证和刀枪盔甲,重新分配土地恢复生产,组织公审大会审判欺压百姓的皇太极余孽,百姓纷纷叫好,在家供奉郑芝麒的牌位。

    同时迁徙所有女真人进入沈阳居住,第二天召开朝会让女真人向多铎下跪效忠。上朝的路上有人刺杀郑芝麒,但是被郑芝麒身边的鳌拜一刀砍死。

    多铎年少无知,正是贪玩的年岁,郑芝麒给他送来了很多奇珍异宝,精美服饰,还找来了大厨给他做美味佳肴,还让女真人对他下跪效忠,扶持他当大汗,还从四大贝勒家中搜罗来了很多女真美女,现在多铎非常信任郑芝麒。觉得这就是父亲说得诸葛亮一样的大忠臣。

    听到有人要杀郑芝麒自然以为他是皇太极一党,是害死母亲阿巴亥的帮凶,凶残本性毕露。下令将这个人煮熟切片,然后也命令下面的大臣也都吃一口表示臣服。有人不愿意吃,郑芝麒就拿着武士刀指着他说:“如今天下事都由多铎大汗决断,大汗下令谁敢不从?你觉得我的宝刀不够锋利吗?”

    那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也拔刀而起:“你的刀锋利,难道我的刀就不锋利吗?”话还没说完就被鳌拜砍死。众人只好听令。

    第二天有人给郑芝麒送上女真美女,郑芝麒哈哈一笑。把美女送给鳌拜,赏给送礼的人一本三国演义。下令让他再搜罗两个女真美女送给多铎和多尔衮。多铎收到美女之后非常高兴,让老师范文程想想该怎么奖赏郑芝麒。范文程早就被收买了,趁机说:“昨天有人刺杀巴特尔宰桑,我建议大家以后都不允许带武器,只有巴特尔宰桑可以带武器。”

    多铎连连点头,让范文程再想想还有什么荣誉都封赏出去。之后郑芝麒就获得了“加九赐,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等不伦不类的封赏。郑芝麒也表示感谢,赠送给多铎铅做的水杯。说用这个喝葡萄酒能喝出甜味。

    鳌拜也从瓜尔佳氏挑选美女送给郑芝麒,瓜尔佳众人也怕被做成涮肉。献上美女自保。郑芝麒看着美女陷入沉思,问她叫什么名字。美女摇摇头说没有名字。郑芝麒说那你以后就叫之琳好了。

    多尔衮年纪更大一些不那么好骗,知道郑芝麒肯定不是什么好货,他真心希望女真人能发展起来,虽然皇太极等人害死了他的母亲,但他仍然相信只有皇太极能领导女真走向兴盛,区区杀母之仇相比于整个女真族来说不算什么。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郑芝麒势大不能力敌,就趁着参见多铎时让多铎屏退左右,说一些郑芝麒的坏话。谁知道肃反委员会用铜管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上报郑芝麒后不久多尔衮就得了天花。女真侍女都不敢上前照顾,郑芝麒就亲自给他喂药。

    这让多尔衮非常感动,郑芝麒脸上没麻子,多尔衮知道他还没得过天花,很有可能被传染,就问郑芝麒不害怕出痘吗?郑芝麒和蔼一笑,说:“我可是你的亲人啊,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我的忠诚菩萨和佛祖可以见证,必然保佑我不得病。”

    一个星期后多尔衮去世,死前给多铎写信说:“多亏了宰桑的照顾,让我的精神好了许多,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请大汗不要难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段时间宰桑证明了他的忠诚,之前是我误会他了,有他辅佐大汗我死而无憾。”

    多铎看着多尔衮熟悉的笔迹泪如泉涌。让范文程安排他的葬礼。从此大清国一切事务都取决于郑芝麒,多铎开始沉溺于酒色。不久后生下小台吉,取名字叫珠兰。多铎长时间用铅制物品,导致小珠兰神经发育受损,智商远低于常人。多铎连连叹气,只好继续努力生孩子。

    -------------

    大明的税收很大一部分被魏公公一党贪污,万历皇帝留下的钱基本上也在天启年间花完,整个大明处处要钱,只好先按照轻重缓急,拆东墙补西墙,先欠着其他地方的饷银,优先给辽东拨款。

    这样一来就苦了蓟镇的士兵,他们很久没收到饷银,拉帮结伙前去闹饷,皇太极等人冲到长城时守烽火台的明军集体跑到巡抚衙门抗议。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杀入长城内。

    蓟州总兵张世显以为是蒙古人闹事,就只带了几百手下出去谈判。谁知道这次是皇太极率领大军而来,数万大军直接杀死了张世显。士兵一看这次闹得这么大,将来被算账肯定要砍头,再加上给大明效力大明也不给他们发饷,于是纷纷剃头投降。

    皇太极等人不停宣传后金国的政策,只要加入后金军队立马分地分奴隶分老婆,饷银也绝不拖欠。当场把抢来的金银分给了投降的明军,明军一听还有这种好事?立马士气爆棚,纷纷表示要去劝降周围的兄弟。

    皇太极滚雪球一般发展。每有投降的人都亲自接见,笑脸相迎。几天过去脸都笑麻了。一开始只有拿不到钱的士兵投降,后来丢失关隘的明军将领害怕回去被弹劾下狱也都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来者不拒,让莽古尔泰去抢些银两来赏赐。路上投降的明军纷纷拦住莽古尔泰询问如何投降,莽古尔泰用马鞭指了指远方道:“放下武器,不要挡路,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去那边找皇太极。”

    朝廷现在还没弄清楚到底是谁打过来了,听说蒙古大军南下纷纷震惊,看了看周围发现只有袁崇焕的部队靠得住,连忙下令抽调关宁铁骑前来保卫首都,让金州帮助宁远防御。

    袁崇焕收到消息后也没太当回事,让赵率教带人去防守,后来弄清楚是皇太极入侵后吓得要死,直接率领所有手下前去支援,留下茅元仪和金州军一起防守宁远。

    赵率教此时也以为是蒙古人来抢劫,也没当回事,就带了四千辽军来援。一路上越走越不对劲,路过的城池都不让赵率教等人入城修整,都推脱说没收到朝廷的命令不能轻易放人入城。

    实际上是城中的粮食都被贪污没了,军饷都发不出来哪里有钱供应辽军饭食?所以干脆不让赵率教进城。

    赵率教也没办法,只好野外扎营,一行人又累又饿赶到了遵化城。而皇太极一行人抄了许多勋贵的庄园,抢了很多银钱和粮草,吃的肚子滚圆,拿到赏赐的大兵士气正盛。刚要围攻遵化正好看到了赵率教,于是下令让阿济格和莽古尔泰围攻。四千辽兵全军覆没,赵率教也中箭而死。

    遵化守军一看援军全军覆没,又听到皇太极派人喊投降有赏,打开了西门和北门,大军一举攻入城中。巡抚王元雅上吊自杀。皇太极论功行赏,大宴诸将。

    后金军修整完毕后向蓟州出发,袁崇焕也拼命赶进了蓟州城中。连忙挖沟修炮台,准备凭借坚城死守。皇太极自从绕过山海关后思路完全被打开,看到袁崇焕又弄乌龟阵呵呵一笑,假装要攻城,实际上等到晚上就跑了。绕开蓟州直扑北京。

    袁崇焕第二天发现后金营地空了之后快疯了,自己的兵只会防守。野战没有把握打赢后金军队,不过北京现在受到威胁不得不出城追赶皇太极。后金众将听闻袁崇焕派兵追赶连忙请命出战,皇太极呵呵一笑:“我们都是精锐骑兵,袁崇焕手下大多是步兵,让他先追一会消耗一下他们的体力。

    我们继续前进,北京的庄子都是勋贵的,里面金银粮食堆积如山。我们的目的是抢劫,又不是跟袁蛮子较劲。我们每战死一人,就少运回去很多东西。”

    众人纷纷点头,纷纷称赞大汗英明神武,立刻向北京杀去。

    朝廷让全国各地发兵勤王,侯世禄、孟乔芳等人纷纷带兵勤王。孟乔芳也遇到了赵率教的问题,周围城池都不放他进入修整。

    孟乔芳没带太多粮食,只好想办法去周围的庄园购买,庄园都是勋贵家的产业,这帮人害怕明军抢掠,纷纷拒绝提供粮食。孟乔芳实在是没辙了,只好恳求庄园管家。管家直接把门一关,下令逐客。刚关上门就传来了响亮的骂声,孟乔芳只好忍气吞声去别处求粮。

    士兵们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出发时带的几千人没饭吃就逃跑。等快到北京城下时只剩下二百人。孟乔芳想着这要是进了城肯定要被弹劾,就带人投降了皇太极。率领大军抢了刚才的庄园,刚才趾高气昂的管家跪地求饶,砰砰磕头,把所有粮食和金银献上。从此之后孟乔芳和手下将士再也没挨过饿了。

    其他勤王明军境遇也大概相同,不是投降皇太极就是饿成了溃兵,好不容易赶到城下还要被言官弹劾。文官一看这帮人也靠不住,纷纷催促袁崇焕赶紧来守城。

    袁崇焕一路上害怕女真设伏,专门绕道前进,为了保证体力能随时战斗也不敢快速行军,他们这九千人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如果被皇太极打败了就满盘皆输。

    言官们看着袁崇焕磨磨蹭蹭纷纷弹劾袁崇焕畏敌如虎、挟寇自重。勋贵们听说自己家的庄子被皇太极抢了更是异常愤怒,纷纷怒骂袁崇焕无能。通过各种关系向皇帝告状,要求处理袁崇焕。更重要的是魏公公的庄子也被皇太极给抄了,魏公公也跑到天启皇帝身边哭诉。

    天启皇帝虽然爱做木匠但也明白道理,现在处理了袁崇焕谁来防守北京?而且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强打着精神好言宽慰诸位大臣,一切等打跑了女真军队再说。众人有气没处放,纷纷造谣袁崇焕已经和皇太极勾结了,故意放皇太极入关。天启皇帝只是笑笑不理他们。

    过了几天皇太极打到了北京城下,魏公公也慌了,顾不得恩怨请孙承宗出山主持大局。

    皇太极抢的东西都快带不走了,赶紧派人回家请援军来搬东西。这天晚上袁崇焕终于赶到北京城下。希望能带领大军入城防守,众人纷纷反对,但天启皇帝向来是用人不疑,相信了魏忠贤一辈子,自然也不怀疑袁崇焕,下旨让袁崇焕等人入城。

    袁崇焕见到天启皇帝后连忙跪下请罪,天启皇帝已经病得不行了,强打起精神说:“这也不怪你,谁也没想到奴酋从蓟镇杀了过来。众人都说你勾结皇太极,这我是不相信的,你要是勾结直接开关放人就是了,奴酋也不会走蓟镇。你来了北京就能守住了,这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