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薪火学院 » 第十二章 因为不喜欢戴假发所以买了套房

第十二章 因为不喜欢戴假发所以买了套房

    抵达南岭县城的第一件事是赶紧买房。

    因为大家已经连续带了一个月的假发套了。

    好在这头套是心力具现,可以消散再具现。大家每天晚上都散去发套,第二天再具现,又是全新的一个。

    即使这样,每天白天戴假发套也还是折磨。尤其眼下还是夏天,又长又密的假发贴在头上,汗水止不住的流,混合着固定假发的胶水,每天卸下假发后,整个脑袋都是粘腻的。

    四个男人的头上都起了小疙瘩,瘙痒难耐。

    两个女队员,本来就是长发,只是盘了一下。可没了现代社会的空调,经常一晚要起来洗几次凉水澡。

    大家都是靠着对度过艰难之后的美好生活的幻想才坚持下来的。

    可画饼充饥又能维持多久呢。

    哪怕没有薪火的提醒,李清也在计划离开无心镇了。到一处武林人士少的地方,买一间宅子,除了在外面活动的人,其他人就可以摆脱假发套的折磨。

    再撑下去,队伍就要闹矛盾了。

    假发套导致的队伍分裂,听起来像个笑话。可事实如此。

    南岭县是个偏远小县,地处西北,房价便宜,可合适的房子并不好买。

    进城顾不上吃饭歇息,早受不了的众人最先做的就是打听庄宅牙行,就是古代的房产中介所。

    南岭县太偏,居然没有个像样的牙行,费了不少劲才找到牙人的家里。

    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张京也不是职业牙人,在南岭县,成交量小,房价低,抽成少,光做牙人别说养活一家老小,自己想吃饱都难。

    张京平时都是在县城的车行做帮工。

    做牙人的,信用很重要,所以车行也信任他。

    车行也是外来人较多的地方,本地的阶级多少年都不变,需要租、买房屋的往往是外地人。

    在车行帮工,也算一举两得。

    “几位要买房?”

    张京习惯性的垂着头,躬身作揖的过程中眼皮上挑,将李清他们打量个遍。

    这几人,要么是当过兵,要么是做了几十年专家,剩下的几个也都是认真读了十几年书,看起来有些气度。

    在张京眼中,李清等人肯定出身不凡。

    看来来了大生意了,张京决心要将周员外的老宅卖给眼前的几人。

    “几位可真是赶巧了,在下刚好有一套上好的宅子。几位,咱们坐下,边喝茶边谈。”

    张京把几人迎进门厅,房间不大,却摆着七八把椅子,两座椅子之间还有高高的茶几,显得很是逼仄。

    本来一个妇人正靠在门边,借着日光做衣服,见有外客到来,忙捧着针线布料躲进侧室。

    张京的小儿子乖巧的烧水煮茶,大儿子则把老爹专门接待客人茶具先端了上来。

    “茶就不必了,”谨遵妈妈教诲的李清,从不在外面吃陌生人的东西,“说说房子吧。”

    古代社会的卫生习惯,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好,”这种直接的客人张京最喜欢了,往往买宅子时也很痛快,“敢问几位怎么称呼?”

    “老头子姓王。”王国兴坐在上首,一副老爷做派。

    “原来是王老爷,在下姓张名京。

    您这套宅子只有三进,但地处县城中心,近些年闹贼寇,县城中心是最安稳的地方。

    开门就是中街,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小集大集,年中年尾还有灯会,煞是热闹。

    要是不喜欢热闹,几处院子里都有前任主人留下的花草,平时摆弄花草,逗鸟玩蛐蛐也别有情趣。

    后院还有一片荷花池,眼下正是荷花最好的时节,王老爷买下,不只是买了一套屋宅,更是买下了南岭最美的景儿。

    ”

    张京大吹特吹,眼见众人不为所动,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介绍。

    “几位是见过世面的,不比咱们偏远县城,但这宅子已是县内最好的了,是有比它大的,却没有比它好的。房屋用料都是最好,石头是南岭开采的,那可是会泉城贵人都用的料子。大梁也是南岭最好的楠木。”

    苗雪早指点过大家,进门先作一副耿直的样子,让牙人觉得这笔生意稳了。然后不论对方怎么吹嘘,都无动于衷,让他感到落差。

    这样落差之后,牙人不会轻易放过客人,会主动压价。

    虽然有一千两在手里,在南岭县这样的地方买宅子很轻松,但李清可不愿意被原住民当成冤大头,当成傻子。

    扮猪吃老虎不是不可以,前提你得是老虎才行,普通人扮猪,就会真变成猪,被周围的狼一口口吞掉。

    “既然这宅子这么好,前任主人又怎么会出手?”苗雪问道。

    能住得起这种房子的,都是县里面扎根多年的,即便出手也不会找张京这样的牙人,多半会转给相识的富商豪绅,富人之间自有门路。

    听到这话,张京苦笑:“我不是要瞒着诸位,本来我也是要说明前任主人情况的。只是......只是......”

    “只是因为前任主人犯了事,这房子成了凶宅是吧。”

    “您慧眼,猜的真准,”张京见难说的话被对方先说出口了,一下子放开了,“周员外父子二人在本地打拼一辈子,在本地很有威望,却因为勾通逆贼,全家被砍了脑袋,只有他的小儿子,因为年不满七岁,不受牵连。生意被县里的富商们接管,这房子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有财力买下的都是与周员外相识的,怕被扣上与逆贼勾连的帽子,都躲得远远的。我本来也不指望在期限之前把宅子卖出去了,可几位的到来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你只是牙人,哪来的什么期限?”

    张京已经不抱把宅子卖出去的希望了,却还是解释起来。

    原来是当初“清剿逆贼”,动了一个营的卫兵,五百人在南岭周边几个县转了一圈,打杀了几个所谓“逆贼”之后,以去除奸恶,保卫一方平安为由,向五个县收取了十万两的保安费。

    摊到每个县头上,就是两万两,周员外所有的生意都被充公然后变卖了,凑了一万三千两,县里补了了七千两,这才凑够。

    这之后县令为了补财政亏空,让富商们捐了五千两,还有两千两的亏空。

    于是张京这个非全职牙人就接了县老爷的死命令,“在秋分前把宅子卖出去,且不低于五百两。”

    要是卖不出去,虽不至于提头来见,可一顿板子逃不了。

    要是正常情况,这宅子八百两也不愁买,可县里有钱的人物怕被牵连都不敢买,所以张京一天愁过一天。

    “几位,除了这套宅子,我这里还有两套,一大一小,您要是有兴趣,我领你们去看看。”

    张京叹一口气:“可惜我每三天领着妻儿去打扫那么大的宅子,到头来还是躲不过挨板子的命。”

    “你说你经常打扫?”

    “是啊,我想着打扫干净,能尽快入住的话,客人买的意愿就强一些。”

    为了不挨板子,张京煞费了苦心。

    古代出售中的房子,很少会有人天天打扫,搁置了长时间之后,买到手的房子都是院子里的草比人都高,屋里更是要么尘灰漫天,要么潮湿不堪,短时间没法住人。

    却不曾想有这样一件能“拎包入住”的大宅子,正中买房意愿强烈的众人的下怀。

    “走,看房去。”

    张京一呆,然后猛地点头:“哎,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