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妃尝人生 » 三百九十四章黄维誉劝服姜襄投降,赵旻祾入雍城

三百九十四章黄维誉劝服姜襄投降,赵旻祾入雍城

    赵旻祾带着人马星夜兼程到了两国的边境。

    安在的手下,得到消息禀告给了掌柜的。掌柜的刚想着去联系军营里的人,安在走了进来。

    掌柜的上前说道:“公子,您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完成大业的啦。”安在笑道,“看我如何不用一兵一卒就把大政国的军队接进来。”

    “公子,您打算怎么做?”掌柜的不解。

    “你就等着看好戏吧。”安在卖了个关子。

    姜襄坐在营房里,探孑回来禀报:“将军,大政国的军队集结在了隘口那里,领兵的是大政的永福王。”

    “到底还是个没有打过仗的奶娃娃啊,居然来攻打雍城,哪个不知道呀,就那条山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他是叫自己的人一个个过来送死吗?”姜襄笑道,丝毫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将军,京城的黄大人到了。”一个士兵进来禀报。

    “哪个黄大人啊?”姜襄想不起来了。

    “姜老弟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呀?”黄维誉从外面走了进来。

    “黄兄怎么有时间到雍城来呀?不是皇上又要选采女吧?”姜襄说道。

    “不是不是,就是为兄路过此地,过来看看你,顺便把恩师写的信带给你。”黄维誉说着取出了一封信交到了姜襄的手上。

    姜襄倒没有什么避讳,直接打开了信。看见之后,大吃了一惊。

    黄维誉假装好奇地问道:“姜老弟,你这是怎么了?写的什么呀?”

    “哦,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就是些家事。”姜襄掩饰道。

    黄维誉看了一下四周的人说道:“姜老弟,黄某有几句私话想和你说呀。”

    “你们都下去吧。”姜襄说道。

    等人都走了,黄维誉说道:“唉,恩师在京城的日子不好过呀。自从那个周凌峰夫人被害的事情传出来之后,那些人都把罪名算到了胡荃胡大人的身上,疏远他也就算了,连带着恩师他们也被人不喜,说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之类的话。皇上不中用恩师,朝臣们排挤恩师,但好歹他是皇子们的师父,也不敢太过分了。姜老大人可就日子难过啦,官职略低,又没有实权,这被人欺负了只能忍气吞声的。”

    “这些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啊?”姜襄问道。

    “恩师他们怕你担心什么也不肯说啊。这不前些日子,有个小官吏犯了事,想找恩师疏通。恩师一生光明磊落的,当然一口回绝了,可哪知道那小官吏破口大骂,说得话那叫一个不入耳啊。言官把这事奏上去了。可结果呢?皇上根本不理啊,交给那七王爷来管。七王爷看了一眼,说这等小事不用拿到朝堂上来议这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这样的事,这是欺负我姜家没有人了吗?一个外姓姑爷做了错事,关我家什么事啊?”姜襄嚷道。

    黄维誉暗笑:还真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呀。

    “唉,这个世道,找拿个说理去呀?除非换个天地啊。”黄维誉说道。

    “我叔父和父亲真得是这个意思?”姜襄问道。

    “恩师有冤无处诉的时候,每每都是这么感慨的呀。”黄维誉说道。

    “那就找个能诉冤的地方。”姜襄说道。

    “好,姜老弟就是有气魄啊,不瞒你说,恩师怕你不同意,才让我来的。”黄维誉说道。

    “你都知道在上面的内容了?”姜襄问答。

    “知道,恩师特意叮嘱过我的。说机会就在眼前啊一定得抓住啊。否则稍纵即逝,回头再找可就难了。”黄维誉说道。

    姜襄反复看了几遍那信,的确是姜尚的笔迹,,所以下了决心:“行,就这干。”

    “那此事应尽早而为,以免生变。还有那些不肯降的,得提前安排好了。”

    “我知道怎么做。士兵,去通知孙将军他们几个人来,就说我找他们。记得要他们去牢房那里。”姜襄做了安排。

    “高啊,姜老弟真高啊。”黄维德恭维道,心里却在暗喜。

    “他们都以为我就是个粗人,有勇无谋的,认为我比不上周凌峰,现在我就让他们看看谁更厉害。”姜襄说道。

    孙将军他们还毫无防范,以为姜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在牢房里说不可,可谁知一进到牢房,门就被锁上了,任他们怎么叫都没有人应。

    黄维德陪着姜襄去了关口,姜襄说道:“移去屏障。”

    看守以为他这是要出兵迎战,没有多想便移开了布防。

    赵旻祾接到了安在送的密报,在不远处等着。看到有人出来了,催马上前。董学才担心地说道:“王爷还是小的先去看看,以防有诈。”

    “不用了,本王亲自去才显得有诚意啊。”赵旻祾骑马往前走。董学才忙示意旁边的侍卫跟上去。

    叶枫和刘廷立刻跟了上去,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

    黄维誉走上前来,对着赵旻祾深施一礼:“在下黄维誉参见永福王。”

    赵旻祾点点头:“黄先生辛苦了。那位一定是姜将军了?等回了京城,本王一定在皇兄面前把二位深明大义的行为禀告给皇兄。让他给你们封官加爵,一定比天府的皇帝加倍优待。”

    “多谢王爷。”黄维誉别提多高兴。姜襄也乐了,他早就想着当个真正的大将军了。

    大政的军队就这样被迎进了雍城,徐敬径知道的时候大吃一惊,想着自己身为父母官不能不管,于是于是想派小厮给湘州知府褚良宸送个口信去。可是小厮一开门,就看到院子已经被人包围了。

    叶枫走了过来,对着小厮说道:“我家王爷请徐县令过去赴宴。”

    小厮立刻回去禀报了。

    徐敬径听完,说道:“该来的总归要来啊。”然后换上了天府的官服,平日里他从没有当回事,可今天他精细到了每一个细节。

    张玉芸帮他收拾好,夫妻两个深情地对望了一眼。张玉芸忍不住落泪了。

    “夫人啊,别哭,不要让人看了笑话去。”徐敬径帮她擦干了眼泪,感慨道:“你跟了我徐敬径这么多年,福从来没有享过,苦倒是没有断啊。如今可能还要害你跟我一起赴黄泉了。”

    “老爷这是说得什么话呀?能跟你一起过日子,我心足矣。只不过咱们家的偲儿,他年纪还小,就跟着咱们…”张玉芸说不下去了。

    “时也,命也。我徐家的子孙为国而亡,是件荣耀的事情。大不了来世,还让他做咱们的儿子,咱们加倍补偿。”徐敬径安慰张玉芸。

    “好,咱们约好了下辈子还做一家人。”张玉芸说道,“但愿音儿她能平安无事。”

    “放心吧,她是宫里的皇妃,只要皇上在,她就不会有事的。”

    徐敬径夫妇现在庆幸当初阴错阳差地让徐诗音留在了宫里。

    张玉芸也一改往日粗布简衣的样子,精心打扮了一番。

    夫妻携手走出了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