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妃尝人生 » 四百一十五章徐诗音誓为外祖一家报仇,孟昌晔应对赵旻禵的赐婚

四百一十五章徐诗音誓为外祖一家报仇,孟昌晔应对赵旻禵的赐婚

    孟昌晔在回府的路上一直想着听到的话,他虽然没有见过张元哲,但滨州的繁荣却是有目共睹的。能豪掷千两仅为了一个密秘的人在大政国又能有几个人。

    回到侯府里,孟昌晔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他在仔细思考自己拒绝离开的决定是不是正确。

    这段日子,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异心,孟昌晔很少自己独处,都是在侍卫和丫鬟的视线内的。徐诗音听说他今天如此反常,就找借口把姚景明叫了过去。

    姚景明一进门就对着徐诗音行礼:“贤贵妃,叫老奴来,有何吩咐呀?”

    “侯爷,今天怎么了?是不是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

    “贤贵妃,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老奴不知道哇。侯爷他不会跟老奴说的。”姚景明无奈地说道。他以前与孟昌晔形影不离,现在每次孟昌晔上朝,他只能在宫门口等着。

    徐诗音知道孟昌晔现在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告诉他们。对着姚景明说道:“那就劳公公多留心啦。”

    “老奴的本分。”姚景明说道。

    徐诗音把苑百合做好的桂花糕,拿了些给孟昌晔端了过去,顺便探探口风。

    “侯爷,你尝尝这糕点做的怎么样?”徐诗音走到孟昌晔的跟前说道。

    “我没有味口,还是你自己吃吧。”孟昌晔没有接徐诗音递过来的糕点。

    徐诗音听到孟昌晔的语气低沉。她看到地上扔了不少的纸团,随手捡起来一个,看到上面写了个‘静’字,另一张纸上写了个‘安’字。两个字都笔法凌乱,说明孟昌晔的心绪很乱。

    徐诗音把地上的纸团全都拾了起来,铺开放到了桌子上。

    “都是废纸,捡这些干什么呀?”孟昌晔说道。

    徐诗音没有说话,拿起最小号的毛笔,在‘静’旁边抄写上了李白的《静夜思》,又添了几笔,画了一轮弯月,一处屋脊。然后递给孟昌晔,说道:“侯爷,你看这还是张废纸吗?只是一个字写错了,不代表整张纸就废了。只要用心,它一样可以变得与众不同。”

    孟昌晔看着那张纸,沉思起来,然后对徐诗音说:“前两天你说的事…着手做吧。”

    “侯爷,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徐诗音问道。

    “我原以为归降了,可以少流些血,可却反而是把他们推进了火坑,任人宰杀了。”孟昌晔悲痛地说道。

    “他们在京城干什么了?”徐诗音第一个念头就是京城的那些官员。

    “皇城倒没有什么,不过他们在滨州竟然杀了张知府一家四十余口。”孟昌晔的手恨恨地砸到了桌子上。

    “什么?滨州?”徐诗音重复道,徐敬径的老家就在那里,自己的外祖也是那里的,她偶尔听张玉芸念叨过,舅舅在滨州府衙里做事。现在出事的人家又姓张,她心里宽慰自己:滨州那么繁华的地方,很多达官贵人都惦记着呢,舅舅一个商户出身,哪轮得到他当知府啊,府衙里也许还有其他人也姓张。

    虽然给自己找了一堆的理由,但还是忍不住跟孟昌晔确认:“那张知府本名叫什么?”

    “不太记得了,好像叫什么张远哲之类的。”孟昌晔说道。

    徐诗音听完,知道那是外祖一家没有错了。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

    “你怎么了?”孟昌晔看她哭得伤心。

    “没,没什么,只是想到一家老小就这么没了性命,妾身于心不忍。”徐诗音回道。她想着等离开大政国之后,再跟孟昌晔坦白自己的身份,现在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扰乱他的心绪。

    孟昌晔把事情说出来了,心里轻松了不少。

    徐诗音的心情却是悲痛欲绝,但她极力隐忍着。等回到自己的房里才放声痛哭起来。她这异常的举动,把苑百合吓得够呛,赶紧问她:“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

    徐诗音擦了一下眼泪,挤出了个笑脸,说道:“没事,就是一时心情压抑,哭出来好多了。”

    苑百合知道事情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只是她不肯说罢了。

    晚上的时候,徐诗音准备了些纸钱,在后花园里烧了起来。苑百合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看着她哭成了泪人,没有打扰她,悄悄地退回了房里。

    徐诗音烧完纸钱,回到了房内,她越想越悲愤。发誓一定要给外祖一家人报这个血海深仇,但首要的是把孟昌晔弄走。

    孟昌晔与徐诗音商议好了万全之策,打算依此实施。

    可谁知孟昌晔第二日上朝,事情又生了变化。有人向赵旻禵进言:“皇上,静安侯身边只有两个妾氏服侍,恐不能服侍好侯爷,臣奏请皇上给侯爷选一位贤淑的女子,照顾侯爷。”

    孟昌晔一听,心里暗暗紧张起来。

    “静安侯意下如何?”赵旻禵问孟昌晔。

    孟昌晔内心实在想推辞掉,可知道他一旦说出口,会令人对他更加防备。于是只能违心地说道:“臣一切遵从皇上的安排。”

    “那朕就做主了。”赵旻禵说道。

    “有劳皇上操心了。”孟昌晔对着赵旻禵说道。

    他回道府里,让姚景明把新的情况告诉了徐诗音。

    徐诗音也觉得有棘手,说道:“这大政国的皇帝还真是够狡猾的。”她想了一下,对着姚景明耳语了几句。

    姚景明听完,不相信地问道:“贤贵妃,万一那大政的皇帝真得同意呢?”

    “真得同意,那咱们这里就多个侯爷夫人了。”

    “那这事情不就麻烦了吗?”

    “福兮?祸兮?有公孙家的人在府里,也许能让他们放松警惕。”徐诗音只能朝好的方面想了。

    姚景明把徐诗音的原话传给了孟昌晔孟昌晔倒是理解她的心思,于是备了几件大礼,招摇地去了公孙卓家里。

    公孙卓听说他来了颇为惊讶,但还是把疑问埋在了心里。

    孟昌晔命人把礼品呈现给了公孙卓,都是绝世的珍宝。对着他说道:“公孙丞相,这都是些小东西,不成敬意。”

    “静安侯太客气了,这些礼物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老夫可不敢收。”公孙卓推辞道。

    “公孙大人,人都说宝剑赠英雄,这宝物当然要送识宝之人才对。”孟昌晔笑得极不自然。

    “静安侯,这礼物老夫是那不敢收的,你要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事情,尽管说吧。老夫能做到的,定会尽力而为,但前提是不能损害大政国的利益。”公孙卓严肃地说道。

    孟昌晔不好意思地说道:“公孙丞相,您想多了,下官来的目的与国家无关,只不过是为了私事。”

    “私事?”公孙卓想不出孟昌晔能有什么私事来找他。

    “下官听说公孙大人府上的公子才华出众,女子则德才兼备。”孟昌晔故意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公孙卓。

    公孙卓立刻意识到他要说什么了。想想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赵旻祾当正妃,这个二女儿才貌比大的更胜一筹,要嫁给这个亡国之君,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