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无限篡位 » 第八十七章 破阵子

第八十七章 破阵子

    孙林搜肠刮肚,很是抄袭好好几首后世诗词。

    不过都不是特别有名。

    都是那种万金油。

    毕竟很多诗歌都是跟季节、节气、境遇、风景、自然万物有关,要么就是咏人,记事。

    大部分都是没法抄的。

    一干迷妹忙活了一晚上,又是谱曲,又是编舞,搞成了一场歌舞晚会。

    李煜也在旁凑趣,作了两首新词,一改先前的哀怨愁闷,明显明快了许多。

    孙林请他出来做些事情,总揽开封广场建设,跟吴越保持联络,这些事情就够他忙的了。

    赵匡胤允许李煜抛头露面,也能在城外活动,也不禁他做事。

    李煜心气高,赵匡胤让他做事,他是绝不肯的。

    只有孙林能使得动他。

    也不仅仅是两人相交莫逆,主要还是孙林总是天然有一股彼此间平等相处的意思。

    这种尊重是骨子里。

    他并不明白,从后世来的穿越者,人人都习以为常。

    “绞尽脑汁,实在是肚子里空空了。来啊,今晚的酒,本王付账,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醉方休!”

    孙林满脸笑容,对着全场拱手示意。

    顿时便是一阵欢呼。

    “可能再有《虞美人》,再有《相见欢》,再有《念奴娇?》”

    “正是,今晚乃是盛会,燕王与李国公不作一首名传千古之作吗?”

    周围坐了一圈读书人,很多都是提前进京,准备下下个月的科举考试。

    这些人有些带着善意,有些带着恶意。

    今日诗词大会,其中许多读书人都适逢其会,感到十分痛快。

    只是其中有些人,是晋王的人。

    先前因为赵匡胤看重武将,清文人的缘故,大部分士子都是天然亲近赵光义的。

    这真的只能怪赵匡胤太过分,最离谱的一次殿试,只取了六个进士,简直离谱。

    正因为孙林作词得了个词帝的名头,这才使得许多文人对新晋燕王有了期待。

    看燕王刚才这文采风流,这豪迈气概,倒是让不少人心生好感。

    只是,有些已经投靠赵光义的士子,便忍不住想要撩拨一二。

    “皇子殿下,《念奴娇》固然豪气冲天,不过,可否作金戈铁马?”

    “正是,燕王殿下,马上就要出使辽国,心中可有抒发?”

    “你们啊,别为难燕王殿下了。殿下,据说这次辽国的国书,是辽国萧皇后所拟,特意请殿下过去?莫非萧皇后也仰慕殿下诗词?”

    有人挤眉弄眼。

    一众人笑了起来。

    “殿下,据说萧皇后想要自荐枕席?还随国书附了一张画像过来?此事可真?”

    “居然有此等故事?殿下,这真的假的?”

    夜市本来就是市井文化,时常有一些达官贵人混迹其中,但皇子还是头一次来,这些人都新鲜,听的此事,顿时起哄。

    这也太新鲜了!

    闻所未闻!

    辽国萧皇后就这么孟浪?

    “有是有,不过,人家萧皇后可不是自荐枕席,而是激将我前去出使。或许此行将滞留许久,辽国有扣押人质的意思,意图阻止我们北伐晋阳。”

    “那燕王殿下不是很危险?”有人捧哏。

    孙林淡淡一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越是危险,越是要前去。若是能以我的出使,来让契丹人打消阻止我们一统旧土的念头,不是大功一件!”

    “说得好!殿下果然是血性儿郎!”

    “正是!殿下令人真心钦佩,来,满饮此杯,为燕王殿下祈愿,一去顺风,平安归来。”

    “喝!这杯敬殿下!”

    先前故意撩拨的几人,面色有些难看。

    没想到皇子根本就不在意他们,反而顺势拉拢了不少人心。

    “说到旧土,我忽然心有所感,特意作词一首,赠给诸位!”

    一听到皇子又要作词,顿时周围一片沸腾。

    歌妓们喜出望外,纷纷正襟危坐。

    窦玉英字写的好,便亲自取了文房四宝过来,准备替孙林录词。

    孙林昂首挺胸,手中端着酒樽,环顾四周,颇有豪气。

    “《破阵子.出使辽国前寄怀》,醉里挑灯看剑!”

    他斜眼望去,方才那几个宵小被他锋锐的眼神所摄住,都下头去不敢抬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一边吟诵,一边缓缓走动,眼神空明。

    不得不说,他的演技越来越好。

    此刻他就像是一个缅怀过去金戈铁马的将军,为了不能北上杀敌而连连叹息。

    众人认真听了,都鸦雀无声,仿佛都进入了那吹角联营,看着皇子在等下看剑。

    恍惚间,好像又来到了沙场上,大规模的部队正在集结,等候校阅。

    那震天的鼓声,让人血脉喷张,让人心动如雷,让人紧紧咬住牙关,握住双拳,恨不得立时冲杀敌阵,血溅五步。

    简单一首词,竟让他们生出无限豪气。

    那飞奔的骏马,那如同霹雳般炸响的弓弦,将敌人射落马下。

    颇有一股,手起刀落的爽利。

    只是这些都是一员老将的凭空想象,怀念。

    这老将,应该便是皇子的父亲,当今官家赵匡胤吧!

    众人自动地对号入座。

    “好!好词!”

    有人站起来,大声喝彩。

    顿时,周围像是又活了过来,活色生香,沸反盈天。

    “皇子,这首词,真是壮阔豪迈,让人心血激涌啊!”

    “是啊!可惜俺不能入伍,随军杀向晋阳,旌旗招展间,奔袭幽燕!”

    “幽云十六州,俺们的旧土,皇子定要替俺们收回啊!”

    “生子当如赵德昭,殿下请恕俺直呼姓名,实在是对殿下钦佩又仰慕的紧!”

    窦玉英此时将全词抄写完毕,又小心吹干墨汁,这次展示给众人看!

    这字写的真好!

    虽然是个歌妓,但写的字,颇为雄壮,就像是一个孔武有力的男子所写。

    孙林忍不住赞叹几句,朝着窦玉英看了看。

    窦玉英脸颊绯红,但又大胆跟孙林对视。

    不得不说,这首词一出,又收获了无数的铁杆迷妹,忠实粉丝。

    就连李煜也赞叹不已,自叹不如。

    若是他也能有孙林一样的豪迈,或许他也不会成为亡国之主。

    当然这也是想想而已。

    他由衷觉得,钱俶才是真英雄,慧眼识人,看出赵匡胤父子皆为明主。

    或许,江南应该跟吴越一样,早早归顺才行。

    他内心愧疚,又是释然。

    不知不觉,当初国祚覆灭的伤痛,已经大部分释怀。

    “皇子,这首词,能不能赐予奴奴?作为镇店之宝?”

    不仅是窦玉英,连此地的主人也都出来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