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皮鞋设计师 » 第6章;下山村

第6章;下山村

    由于杨风是正麻子的‘小舅子’,因此,这些小混混们也就不好再难为了。

    不看僧面看佛面嘛。

    再说,正麻子对他们挺不错,每次从沿海特区回来,都会请他们下馆子、进卡拉OK、洗桑拿、去发廊按摩等等。

    所以,事情就这样翻过去了。

    不过,再怎么翻过去,可皮鞋脱了胶,还是得补。

    总不能让他们破费去补鞋摊那里补吧。

    “你们店里的皮鞋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脱胶脱得这么厉害。”猴子颇感不解的问。

    他也快20岁了,在不少皮鞋店买了皮鞋,还是头一回见过脱胶这么厉害的,买几双,就脱了几双,还真是百发百中啊。

    “哦,不好意思猴哥,我们店的材料出了问题,我师父在县城的鞋材店进料,没想到,那个鞋材店的老板坑我师父,拿一些冒牌货来,以次充好,结果,全搞成这样了。”杨风一边说,一边故意叹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就说呢,我一个堂哥,前年在你们皮鞋店买了一双皮鞋,一直穿到现在,还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结果,我带着兄弟来买几双,全都脱胶……不过,这个年头,卖假货的确实多,各行各业都有了,假烟,假酒,假药,假衣服裤子,所以,你们皮鞋店出现这种情况,也能理解。”

    “谢谢猴哥理解。”杨风忙道。

    然后,他亲自帮这些混混将皮鞋脱胶的地方补好胶水。

    接着,其它需要处理的,统统处理了一遍。

    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之后,烂仔们纷纷离开了皮鞋店。

    ……

    杨风的表现令大家刮目相看。

    尤其是他的师父,又是意外,又是惊愕。

    没想到,这家伙看起来憨憨的,居然这么能说会道。

    而且,才来了几天啊,就会补胶了。

    简直是无师自通了。

    要知道,他对杨风是比较保守的,除了教他磨刀之外,其它的技术,打算等夏天来了之后,再慢慢教。

    可没想到,什么都没教,居然会自己补胶。

    难道是武打电影里面的那种‘偷学’。

    师父惊愕不已,他没想到,这个憨货,居然有如此天赋。

    他哪里知道,杨风是个重生者来的。

    再说,补胶这种活其实很简单,技术含量不是很复杂。

    悟性强的徒弟,当师父的往往只要教一下,示范一下,就差不多了。

    步骤非常简单;先将皮鞋上面那些脱胶的地方擦干净,然后,刷处理水。

    等处理水干了之后,再涂胶水。

    然后,等胶水稍微干一点,再将补了胶的部位以适当的距离放在煤火上面烤。

    等烤到合适的温度时,赶紧将涂了胶水的部位粘好,然后用锤子按紧,就OK了。

    当然,补好胶之后,要等胶水冷了之后,才能穿。

    否则,又会裂开。

    杨风在重生前跟皮鞋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补胶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不过,补胶这种技术虽然简单,但却是学做皮鞋的学徒们不可避免要学的一门技术。

    因为,皮鞋师父们,在教徒弟们学贴底之前,往往会先让他们学补胶。

    这叫循序渐进。

    杨风当学徒的时候,也是这么学过来的。

    杨风不仅帮这帮小烂仔把皮鞋脱胶的地方胶补好,还将打后脚跟的皮鞋也一起处理了一下。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

    会做皮鞋的人应该都知道,皮鞋穿上脚之后、会打后脚跟,主要的原因通常是后绑放高了,所以,穿起来才会打后脚跟,严重的会将后脚跟磨出几个大血泡。

    对于这种情况,处理其实很简单;拿一把小锤子,将后绑部位锤软,这样,就不会再打脚了。

    (皮鞋穿不稳,往往也是因为后绑的原因所致,通常是皮鞋师父在制作皮鞋的时候,后绑放得偏矮,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

    目送猴子他们这帮小烂仔离开之后,杨风用围腰布擦了擦手,接着,准备去将那几个没有洗完的碗筷洗干净。

    民谚有云:徒弟徒弟,三年奴隶。

    此话一点不假。

    当徒弟就是这样,除了学手艺之外,还要帮师父干其它的杂活。

    比如;洗碗、扫地、洗衣、做饭、等等,这些活,统统都是徒弟干。

    有时候,当徒弟的还要帮师父带孩子。

    据说,在古代,徒弟还要帮师父捶背。

    甚至还要帮师父洗裤衩。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指的就是这些。

    当然,这样的现象,在现代社会的师徒之间,是不会发生了。

    如果学手艺还要帮师父洗裤衩,估计没谁愿意学。

    就在杨风准备去洗碗的时候,师父走过来,朝他肩膀拍了拍,说;“风伢子,想不到,你这么厉害,连师父都看不出来,可造之才啊,好好跟师父学做皮鞋,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师父,您过奖了。”杨风笑道。

    杨风的话刚落音下,师娘又吹捧了。

    “哎呦,大侄子哟,你嘴巴怎么这么能说会道?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么多年,姑姑怎么就一直没看出来哩,呵呵,真替你的爸妈高兴。”师娘一把抓着杨风的手腕,重新打量自己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娘家侄子。

    “呵呵。”杨风讪讪笑道:“姑姑,您太夸奖了,我哪有那么牛逼,不过就是些熟人而已……”

    “熟人?哎呦,我大侄子哟,你怎么跟他们是熟人了?”

    “这个?”杨风想了想:“其实呢,也不是很熟,只是认识而已,算不上熟。”

    “那也很厉害了啊,大侄子了不起,居然还认识烂仔,看来,咱们店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闹事了。”师娘眯着眼睛笑道。

    师娘二十七八岁,长得又矮又丑(身高才一米四几),加上生完孩子之后,好吃懒动,因此,身材就像长歪了的大冬瓜一样,甭提有多难看。

    师娘有三姐妹,个个都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丑。

    这跟她父母的基因关系密不可分。

    但在她的三姐妹中,师娘又是最为丑陋的一个。

    也就是说,她是丑人中的丑人。

    但她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总自诩自己是一朵金花,魅力四射,艳压群芳。

    由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因此,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她没少干。

    除此之外,平日里,这个师娘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请不要叫本小姐美女’。

    我滴个乖乖啊,真是受不了。

    记得重生前,每当这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姑姑在说这句口头禅的时候,杨风就会赶紧找个借口跑出去。

    因为,他担心自己会把肚子笑出问题来。

    “姑姑,我是真的没你说的那么神。”

    “大侄子真是会谦虚,在姑姑面前也这样,完全不像你爸妈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接着,师娘好奇的问杨风:“风伢子,刚才好像听你说,什么正麻子?什么他女朋友是咱们村里的?还是你那个什么干姐姐?究竟怎么回事?”

    “哦,这是我瞎说的。”杨风随口撒谎;“故意忽悠这些烂仔。”

    接着,杨风对师娘说;“师娘,不,姑姑,我想求你答应个事。”

    “什么事?”

    “我今天下午想回去村里一趟。可以吗?”

    “这个?……你要问你师父,姑姑做不了这个主。”

    “那……好吧。”杨风怏怏不乐。

    然后,他到店后面专门放置材料的小房间里去问师父;“师父,我想请您答应个事。”

    师父正在清理材料,他准备在今天就将东方树脂和其它乱七八糟的杂牌全部退回经常进货的那家鞋材店。

    “是什么事?”师父一边清理材料,一边问杨风。

    “我今天下午想回家一趟。”

    “你要回家?”

    “对。”

    “回家干什么?才出来几天,就要回家了。”

    “我想回家看望我的老爸老妈,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老爸老妈要我今天回去一趟,我担心会有什么事,所以,就向师父请个假。”杨风随口编了个谎。

    “还有这回事。”杨风的师父是一个很精明的人,自然不会相信杨风的这种鬼话。

    不过,虽然店里要赶货,但杨风在这里也帮不是什么忙。

    他才来七八天,不会拉邦,不会贴底,不会打磨,甚至连下脚料都不会割。

    至于刀具,都已经磨好了。

    现在,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就是刷胶水,刷糯米浆。

    但这些忙可有可无。

    因此,犹豫了一下后,杨风的师父对他道;“好吧,你回去吧,不过要快去快回。”

    “谢谢。”

    杨风赶紧去将那几个没有洗完的碗筷洗干净,然后,踏上回家之路。

    ……

    杨风的家离陈家桥镇没多远,才三四里的路程。

    这是一个小山村,村名叫下山村。

    这个小山村位于皇岳山的山脚,有一条从县城到龙山林场的毛马路从村里通过。

    村子的规模比较小,由几个大院落组成,全村总人口也就数百。

    这么近的路程,根本不用坐车,走路都可以回家。

    事实上,杨风在小时候,经常跟村里一些小玩伴们以走路的方式跑到镇上来玩。

    如果是走快一点,十几分钟就到了。

    走慢一点,需要半个小时。

    杨风没有选择坐车,选择11路。

    事实上他也坐不起车,因为,他的兜里没有一分钱,所以,也只能走路。

    这个年代,穷得真是令人揪心。

    一路上,看不到几栋红砖房,基本是那种又老又旧的土砖房。

    至于镶嵌瓷砖的洋房,简直是凤毛麟角。

    1996年,在杨风的村里总共才只有两栋瓷砖洋房。

    一栋瓷砖洋房的男主人是县城一个卷烟厂的小领导。

    另一栋是这户人家出了一个台弯佬,这个台弯佬是这户人家的叔叔,他是X军老兵,在内战时,跟XXX跑到海峡对岸。

    八十年代末,由于两岸政策的调整,许多海峡对岸的老兵纷纷回大陆探亲。

    这个老兵也是其中之一。

    他是九十年代初期回大陆探亲的。

    回来后,一下给了这户人家几万块钱,然后,修建了这栋极为气派的瓷砖洋房。

    这个年代,马路是毛马路,马路上的车辆也很少,出现的最多的是拖拉机,除此之外是汽车。

    至于载人的车,除了公家用的吉普车和载客的中巴车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车经过了。

    这个年代没什么小车。

    这个年代的小车主要以‘夏利’和‘桑塔纳’为主,一辆夏利几万块,一辆桑塔纳十几万,因此,能够开得起这种私家车的人非常少,城市里不多,农村更少,一个村难得有一个开这种小车的。

    在杨风村里,只有一个开这种小车的人,此人是个大烂仔,在当地十里八乡非常有名气,他很喜欢赌博,赢了不少钱,于是,买了一辆红色的夏利车,每次回到村里,都会开这辆车回来。

    车上的女孩子也经常换来换去,个个白白净净,如花似玉,据说都是城里的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