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梭之逍遥诸天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争暗斗

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争暗斗

    可惜刘彻还是经验太浅,根本没有想这么多,只是听到梁王返回长安,就以为有机可趁,去太皇太后那里要说法去了。

    东方朔见状,也立刻离开了院子,去找平阳公主去了。

    看来东方朔是想要平阳公主,去阻止刘彻无理取闹的行为。

    刘彻非但不能借机杀死梁王,还会让他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搞得更僵。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彻在没有掌握大局之前,就这样肆意妄为的话,实属不智之举。

    我见东方朔告罪离开后,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派昆虫监视器跟着。

    反正平阳公主那里,早就有我的昆虫监视器跟着,只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好看,所以一直没有关注那边罢了。

    现在我才发现,原来东方朔早就和平阳公主串通一气,真是让我少了许多精彩的片段,没有看到。

    算了,反正这种斗智斗力的事情,我一向不太喜欢参与进去。

    我喜欢一力破万法,只要我实力强劲,自然无惧一切。

    唯一害怕的,就是被人当枪使唤罢了。

    不过有黄蓉在我身旁,应该不至于被人挡枪使吧!

    就在我思考的时候,刘彻已经赶到皇宫门口,准备进宫了。

    而这个时候,东方朔也已经到了平阳公主的府上。

    这么一点点时间,刘彻到皇宫门口,我并不意外。

    毕竟太子宫虽然在皇宫外面,离皇宫不远,只要十来分钟的路程,就能到。

    而东方朔却能这么快,就赶到平阳公主的府上,不用多说,一定又是隐身飞过去的。

    看来事情的确很急,居然让东方朔这么焦急的赶去平阳公主的府上。

    还好我早已分屏,分别盯着梁王和太皇太后那边,一边盯着刘彻,最后一处盯着平阳公主这里。

    不然等我掐着点,看平阳公主的话,恐怕早就没了平阳公主的人影了吧!

    只见东方朔找到平阳公主的时候,不等平阳公主开口,立刻让平阳公主进宫,说在路上的时候,慢慢对她说明。

    平阳公主见东方朔,这么急的要她进皇宫,知道皇宫里面,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于是平阳公主,立刻让下人安排马车,带着东方朔急急忙忙的往皇宫那里赶去了。

    在路上的时候,东方朔与平阳公主,讲诉了事情的经过。

    平阳公主听完东方朔的话后,知道以自己弟弟的为人,绝不会放过梁王的。

    但是平阳公主更知道,只要刘彻一天没打倒太皇太后,把权利收归己用的话。

    不管梁王有没有借口,刘彻都不能动梁王一丝一毫的。

    可是,以刘彻的性格,在知道梁王擅自返回长安,又怎么会善罢甘休,一定会趁胜追击,让梁王万劫不复不可。

    但是这件事情,不管成没成,都会让刘彻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变得更僵。

    如果在这个时候,双方撕破脸的话,将会是一场血雨腥风,没有几十年的修养,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所以平阳公主在想明白后,立刻就让车夫快点,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皇宫里面,阻止刘彻对梁王的绝杀。

    车夫被平阳公主这么催促后,立刻就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的赶往皇宫。

    这一路上的行人,顿时鸡飞狗跳起来,好几次差点就撞到了路上的行人。

    要不是东方朔暗中用真元,把那些快撞到的人移开的话,早就发生不少次车祸了。

    看着那些快被撞上的行人,每次都鬼斧神工般的转了个半圈,就躲过了马车的冲撞。

    我发现这诡异的半圈中,有着一丝太极的影子。

    看来东方朔是见我打太极的时候,不小心偷学了一丝。

    也是,以张三丰真人的能耐,如果不是生在武林位面,而是在修仙位面的话,早就成了一个大佬了吧!

    可惜这阴阳相融的太极意境,我始终都不得其中的精要。

    看来我要是有机会的话,要走一走倚天屠龙的位面,当面向张真人讨教一番了。

    而此时,平阳公主的马车上,突然传来一声“吁~”的声音。

    只见那两匹高头大马,立刻人立而起,两只前腿在半空中蹬了几下,好似在踩着什么东西一般。

    不过虚空中能有什么东西可踩的呢?

    于是这两匹高头大马,只凌空蹬了几下后,就四蹄着地了。

    当马匹安静下来后,守护宫门的御林军,才上前进行查看。

    只见平阳公主把帘子掀开一角,对御林军说到:“本宫有事要见太皇太后,你们给我让开。”

    御林军见是平阳公主驾到,立刻就把路让开,让平阳公主进入皇宫之内。

    可马车没进去多远,就停在一处,专门停马车的地方。

    看样子,平阳公主也只能带东方朔到这里,就得下车步行了。

    平阳公主请东方朔在马车上等待后,就下车去见太皇太后了。

    因为东方朔在马车里的时候,就告诉过平阳公主,梁王早已在太皇太后宫中。

    所以刘彻进宫之后,一定会立马赶往太皇太后宫中,去找梁王的麻烦。

    所以平阳公主下了车后,立刻快步赶往太皇太后宫中,去阻止刘彻的胡闹。

    可平阳公主还是来晚了,就在平阳公主下马车的时候,刘彻已经在太皇太后宫外,求见太皇太后了。

    梁王听到进来通报太监的话后,立刻脸色突变的对太皇太后问道:“来的这么快,看来刘彻灭我之心不死啊!”

    太皇太后听到梁王的话后,白了梁王一眼,没好气的对梁王说道:“那还不是你把机会给刘彻的?

    如果你不回到长安的话,刘彻又怎么有借口,来我这里要人?”

    看来太皇太后与刘彻的斗法,让两人的关系,已经变得很僵了。

    以前太皇太后说刘彻的时候,还会说彻儿,现在已经直呼其名了。

    梁王听到太皇太后的话,知道这次是自己莽撞了。

    如果自己不擅自返回长安的话,绝不会在太皇太后倒台前,被刘彻抓住机会杀掉。

    现在刘彻有了这个机会,一定会趁机杀了他的。

    至于什么带伊稚斜的使者来长安,那全都是屁话,只要刘彻问一句:“玉门关那么多官员,何必劳烦梁王亲自跑一趟?”

    就可以把梁王堵得死死的,找不出任何借口反驳。

    也许梁王会聪明一些,说自己身份最高,所以陪同使者前来,以示尊重。

    但只要刘彻说一句:“那么在梁王的心中,区区伊稚斜的使者,居然要我大汉一个王爷亲自接待,是否有辱我大汉国体?”

    就能把梁王逼入死胡同里,让梁王无话可说。

    毕竟这是有关国家颜面的大事,如果梁王一个回答不好,自己就死定了。

    于是梁王在知道刘彻来了后,立刻就脸色大变。

    在加上刚才太皇太后的话,明显是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意思,这让梁王更加惊慌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皇太后让太监把刘彻请进来。

    梁王听见这句话后,立刻吓得在太皇太后宫里,到处找地方想藏起来。

    太皇太后见梁王这表现,在心里暗自摇着头,用一股与陌生人说话的语气说道:“好啦,刘彻既然来这里了,你藏是藏不住的。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见刘彻,这样还免得落人口实。”

    梁王听到太皇太后的话,知道今天这关是躲不过去了。

    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吧!

    没一会的功夫,刘彻就来到太皇太后的宫中,笑着假装和太皇太后请安。

    就在刘彻准备请安的时候,才好像突然看见梁王一般,立刻就把笑容收了起来。

    梁王见刘彻看到他后,立刻就把笑容收了起来,知道今天这关难过了。

    于是梁王一下子变得坦然许多,已经敢和刘彻对视。

    刘彻过了一会后,脸上突然再次出现笑容,对着梁王说到:“不知梁王也已经回到长安了,不知到梁王在塞北,过得可好啊?”

    太皇太后见刘彻对梁王笑着问好,立刻就变了下脸色,很快又变回可蔼可亲的样子。

    太皇太后笑着对刘彻问道:“彻儿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我这里请安啊?

    要知道在平时,彻儿没事的时候,都不来我这里的,让我们两的关系,都有些生分了呢!”

    刘彻听到太皇太后的话,立刻笑着对太皇太后回到:“是彻儿不对,彻儿只是国事繁忙,才没有机会来和皇祖母请安。

    日后一定经常来看看皇祖母,不让皇祖母一个人寂寞。”

    太皇太后听到刘彻的话,立刻开怀大笑的叫到:“好,好啊~”

    我看着刘彻和太皇太后打哑谜,知道两人都恨死对方,却还假装很亲密,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做到的。

    反正要我和自己生死仇人,向他们两这样笑着说假话,一定会憋死我的。

    就在此时,刘彻已经准备对梁王发难了,就在刘彻准备开口,来个一锤定音的时候。

    刚才进来传话的太监,再次小跑了进来,跪着对太皇太后说到:“启禀太皇太后,平阳公主求见。”

    太皇太后听到太监的通传后,笑着对众人问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啊,怎么一个个都往我这里跑。”

    太皇太后说虽然这么说,但是眼睛却直勾勾的盯着刘彻,以为是刘彻叫平阳公主来做个见证。

    证明梁王在她的太皇太后宫中。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说明刘彻长大了,知道不能蛮干,会懂得用脑筋了。

    可这样也证明,刘彻想杀梁王的决心,有多么的强烈。

    可太皇太后从刘彻眼中,只看见了惊愕,好似刘彻也不知道,平阳公主怎么会突然来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见状,觉得这件事情,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今天这是什么风啊,居然把这一个个大人物,都吹到她太皇太后宫里来了。

    既然这件事情,都已经传开了,那么就没有必要隐瞒下去了。

    于是太皇太后让太监去请平阳公主,看她来了后,会说些什么话。

    不一会的功夫,平阳公主就一个人走了进来。

    太皇太后见平阳公主一个人,就这么进来了,脸上很是吃惊。

    记得每位从皇家出去的公主,在回到皇宫里的时候,都有宫女随身伺候着。

    怎么平阳公主的身旁,没有一个宫女跟着,这是有多么急啊,才会把宫女都远远的甩在身后。

    太皇太后见状,就知道平阳公主是赶过来的,一定也是因为梁王的事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梁王怕是保不住了。

    不过这只是太皇太后的心思,在面上并没有显露出来。

    而是笑着对平阳公主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这么赶?

    就连宫里的侍女,都这么不懂规矩了么?”

    太皇太后说完后,立刻转身对自己贴身的侍女吩咐到:“去,通知门口的御林军,见到跟着平阳公主来到宫女太监后,立刻拿下,重责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太皇太后身后的宫女,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后,打了个冷颤后,立刻回复了声“是”,就去通知门外的御林军了。

    可还没等宫女走出去,就被平阳公主拦了下来。

    平阳公主对太皇太后,撒娇般的求情到:“平阳只是太想念皇祖母,所以才会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皇祖母要不看在儿臣的份上,就绕过那些宫女太监吧!”

    太皇太后其实也是做做样子,见平阳公主为那些人求情,也就借坡下驴,饶过了那些下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平阳公主与太皇太后的悄悄话时间。

    一时间里,两人聊得那是一个投机,根本不给梁王和刘彻说话的机会。

    一次二次是这样,后面更是如此。

    最后刘彻是看明白了,平阳公主这是不让他开口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亲姐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所以又试了两次无果后,刘彻就像太皇太后请辞,离开了太皇太后宫中。

    而梁王可就聪明多了,在看见太皇太后和平阳公主的样子后,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全过程中,梁王都当自己是一个隐形人,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等到刘彻离开后,太皇太后也让下人带着梁王去休息,整个大殿上,就剩下太皇太后与平阳公主两人了。

    太皇太后见人都离开后,笑着对平阳公主说到:“平阳啊,你的好意皇祖母心领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可平阳公主却好像听不懂,笑着对太皇太后问道:“什么心意啊,平阳只是想找人说说话,所以来找皇祖母聊聊天,皇祖母不怪罪平阳,平阳就已经非常感谢了。”

    太皇太后听到平阳的话后,眼中闪过一道冷芒,然后对平阳公主说到:“人老了就不中用了,我现在也乏了,就先去休息去了。”

    太皇太后离开去休息后,平阳公主也起身告辞,好像真的是来找太皇太后聊天一般。

    却不知,正是因为她的这些表现,让太皇太后生出,要除掉她的想法。

    而当平阳离开后,在宫里闲逛时,突然有个太监来传旨,说太后想见她,请平阳公主前往太后宫中。

    平阳公主是什么人,那是非常精明的人,知道这时候去太后那里的话,一定会碰见等在那里的刘彻。

    如果刘彻当着太后的面,问出此事的话,实在不好把太后也卷进来。

    再说太后这个人,在第一部里,实在软弱的过分。

    只要太皇太后一恐吓,就会把什么都说了出来。

    更别说,现在去太后宫中的话,一定会被太皇太后知道。

    到时候太皇太后一定会联想到,是自己在给刘彻传递消息。

    这样一来的话,别说太后了,自己都要自身难保了。

    所以平阳在纠结了一下后,就回绝了太监,让太监回去告诉太后,说天色不晚了,自己要回去休息去了,下次再去拜见太后大人。

    说完之后,平阳公主怕太后直接找来,于是头也不回的回府去了。

    岂不知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安排的。

    为的就是看看平阳公主,是不是刘彻背后的高人,不然刘彻不会突然间,就变得这么狡诈,居然和她斗个旗鼓相当。

    但是平阳这个人,太皇太后实在太了解了,知道她虽然小聪明不少,但绝对不是机智过人之人。

    于是才会想要试探一番。

    如果平阳公主,顺着太监的话,去到了太后宫中,反而会打消太皇太后的想法。

    以为平阳公主只是得到高人指点,才会这么急的来救刘彻。

    没错,就是救刘彻。

    如果刘彻当初把事情闹大,太皇太后很可能会不顾一切,把刘彻杀死在太皇太后宫中。

    这样一来的话,大汉很有可能会分裂,被伊稚斜人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可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不这么做,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她就梁王这么一个儿子了,母亲想要保护儿子的心,当母亲的都能理解。

    但为了救儿子,要杀死孙子的话,就很难以理解了。

    好像又跑偏了。

    所以当平阳公主拒绝太监后,太皇太后才终于相信,是平阳公主,在为刘彻出谋划策。

    不然平阳公主不会这么巧,在刘彻准备发难的时候,赶过来救场。

    这不但是救了梁王与刘彻,也是救了整个大汉江山。

    我在房子里,看见平阳已经回到马车后。

    又看见去找平阳公主的太监,去和太皇太后汇报,立刻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看来平阳公主,已经被太皇太后盯上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又会和电视剧里一样,平阳公主会被派出去联姻。

    而正如我所想的,太皇太后在得知平阳公主的事情后,略微思考了一会,就派人去找梁王了。

    就在此时,刘彻也已经从太后宫中出来,对身边的太监问到:“平阳公主,已经从太皇太后那里出来了吧?”

    身旁的太监听到刘彻的问话后,立刻小声的回禀到:“是的,不过平阳公主好像已经回府去了。”

    刘彻听到太监的禀报后,好奇的“哦”了下,就也跟着出宫去了。

    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跟在主子身边,真的很不容易。

    要是刘彻的问话,太监没有回答出来的话,怕少不了要挨板子。

    看来要留在贵人身边,不光要耳聪目明,还得是一个万事通。

    主子问什么,得立马回答上来才行。

    而就在平阳公主上了马车,刘彻往宫外走的时候,梁王再次回到了太皇太后宫中。

    太皇太后也没有打马虎眼,直接对梁王说道:“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和刘彻明争暗斗。

    眼看着就要把刘彻架空,可以召你回长安时,不知道刘彻身后来了什么高人,将我的布局,一一都给破解了。”

    梁王听到这里之后,立刻就向太皇太后请缨到:“太皇太后,我愿亲自调察,尽快找出此人。”

    突然被梁王打断自己的话,太皇太后虽然不喜,但梁王的这份心,她算是收到了。

    于是太皇太后对梁王说道:“不必了,我已经知道,那个高人是通过平阳,把信息给刘彻的。

    只要把平阳~”

    太皇太后还没有说完,梁王又立马把话接了过来,对太皇太后说到:“儿臣明白了,儿臣立刻就派遣高手,去把平阳给除掉。”

    梁王说完之后,立刻转身想去安排。

    太皇太后听到梁王的话后,又见梁王打算去布置,立刻愤怒的对梁王叫到:“胡闹,在怎么说,平阳刚才也救了你一命,不然让刘彻发难的话,我也不好救你。”

    梁王突然听见太皇太后的怒骂,一时间像个鹌鹑一般,听着太皇太后的说教。

    好一会后,太皇太后才消了气,没有在骂梁王了。

    梁王见太皇太后消停了,立刻上前小声的问道:“那么就让平阳,这么为刘彻通风报信下去?”

    太皇太后听到梁王的话后,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就在那里想着办法。

    刘彻此时也已经出宫,做上了自己的马车,回太子府了。

    我看到这个情况,暗自点了点头,看来刘彻还是有些进步,知道不能找平阳公主,去问清事情的真相。

    不然只会给平阳公主,带来无尽的麻烦。

    而平阳公主在马车里,对东方朔说明了状况后,东方朔却暗自摇头。

    原来东方朔在平阳公主回来时,就看见平阳的额头上,有乌云盖顶之相。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有可能会有血光之灾。

    于是东方朔在平阳讲诉的时候,一边听着平阳公主,说了在太皇太后那里的过程。

    一边在暗自掐算着,看这祸从何处来。

    但东方朔在掐算到一半时,发现平阳公主额头上的黑气,莫名的消散掉大半。

    这样一来的话,虽然还是有祸事,但不至于会死于非命。

    所以东方朔也没有继续推演。

    如果强行推演的话,以东方朔的功力,还是有些难以承受,那推演带来的反噬。

    不过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一定不能去刘彻那里,不然就会暴露在太皇太后眼下。

    于是东方朔在马车上,就奋笔疾飞,把计策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