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梭之逍遥诸天 » 第二百三十章 诡异的使者

第二百三十章 诡异的使者

    只有东方朔这个人才,还有伊稚斜这些功德,是我比较觊觎的了。

    除此之外,在这个位面中,应该没有什么东西,是我非要不可的。

    当然了,那个不知道为什么会乱入的修行界,就不是我现在的目标了。

    也许等我灭了伊稚斜,有足够多得功德的话,可能会去修行界看一看,有没有我需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嘛,还是苟着吧!

    由于我没有派遣昆虫监视器,跟着东方朔。

    所以东方朔以什么方式告诉刘彻,就不是我知道的了。

    反正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想在等下去了。

    我派遣追魂,暗中潜伏到伊稚斜使者的房间,等待伊稚斜使者回去休息。

    只要人一会去,追魂就会用秘法,控制伊稚斜使者的行动。

    等到明天上朝的时候,就有好戏可以看了。

    说到就做,我立刻用灵魂传音,让追魂潜入到伊稚斜使者的房中,等候我下一步的通知。

    追魂只是点了下头后,就消失不见了。

    没到半分钟的时间,追魂就用灵魂传音告诉我,他已经到了。

    我听到追魂的传音后,立刻懵了。

    人家这使者都没到,你居然告诉我已经到了?

    追魂感知到我的灵魂波动,明白我的疑虑后,立刻用灵魂传音告诉我。

    说是看见伊稚斜使者的行李,就放在这个房间里。

    所以他才能够确定,伊稚斜使者的房间,就在这里。

    好吧,对于追魂的解释,我也没有其它想法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伊稚斜使者的房间在哪里。

    那么就开始下一步计划,用法术控制这个使者,等到明天的时候,就有好戏可以看了。

    为了以防万一,我怕追魂不懂控制类的法术,还把迷魂大法教给了追魂。

    谁知道追魂秒学会后,对我说这个小技巧太落后,根本没什么用,还不如他直接控制来的方便。

    我听到追魂的灵魂传音后,才突然反应过来。

    追魂的能力,是针对灵魂的,又怎么会没有控制人的法术。

    所以我这是班门弄斧,把自己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就在我们用灵魂传音聊着的时候,太监已经把伊稚斜的使者,带到了他的房间里。

    在行礼告退后,太监就离开了房间。

    就在这位伊稚斜使者转身的时候,就看见一双明亮的星星,在一闪一闪注视着他。

    那星星是那么的闪耀与明亮,简直和长生天一般,是永垂不朽的。

    而我通过昆虫监视器看见的,却是另外一副画面。

    等到伊稚斜使者转身的时候,与追魂的目光对视了一下后,就像个木头人一般,睁着眼睛站在那里。

    还没到五秒钟,追魂就告诉我,他已经控制住了伊稚斜的使者,问我接下来干嘛!

    特么,就这么对视了一眼,前后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就告诉我控制住了对方,你特么逗我玩呢?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在伊稚斜使者与追魂对视的一瞬间,追魂就已经控制了对方。

    由于追魂不知道我下一步打算干什么,所以才多花了三秒,让这位伊稚斜的使者,从灵魂上改变,认追魂为主。

    现在追魂说什么,对方都会当成圣旨。

    哪怕现在要他去暗杀伊稚斜单于,也会立刻准备暗杀,不带一丝迟疑的。

    很好,既然如此的话,我让追魂下令,让这位伊稚斜的使者,把他亲信叫过来。

    而在太监去叫人的时候,让这位伟大的使者,把信给写好,让自己的亲信带给单于。

    能被单于派过来当使者的,要么是单于的对头,派过来送死。

    要么就是亲信或者宠臣,不会怀疑的那种。

    所以很清楚了,这位就是单于的亲信,可以说深受宠爱的那种。

    要是这个使者,突然死在了大汉首都,那还不得立刻开战。

    可这想要开战,也不是轻易就能打得起来的。

    所以我才会让追魂控制这位使者,让我可以好好布置一番。

    就在这位伊稚斜使者写好信的同时,门外也传来了敲门声,说要他找的人,已经带过来了。

    接下来很正常,无非就是让人进来,在密谋一番之后,就让自己的心腹,带着自己刚写好的信。

    让其在得知自己死讯后,立刻出城,把密信交给单于知晓。

    接下来就是伊稚斜使者,说想要去长安好好游玩一番,带着所有部下,到长安城逛街去了。

    为了安全起见,太皇太后还派遣一些禁卫军,保护他们的安全。

    结果却被伊稚斜人骂的半死。

    说什么我们伊稚斜人,个个都骁勇善战,哪里需要你们这些小白脸保护?

    这些禁卫军,原本也没有想保护他们,只不过是皇命难为罢了。

    既然这些使者都这么说了,就让他们自个玩得高兴去吧!

    这些伊稚斜人,在长安还真的玩了起来。

    而带头的那位,就是被追魂控制住的伊稚斜的使者。

    等到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后,这位使者的亲信,立刻捂着肚子,说肚子疼,想要去出恭。

    说完就去找厕所去了。

    而这一幕,瞒过了在门口的便衣禁卫军。

    当禁卫军请示太皇太后时,想要不跟随伊稚斜使者的身边。

    却被太皇太后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是该算在谁的头上?

    要是引起两国交战,涂炭生灵之时,这笔账,又该算在谁的头上?

    那位前来报告的禁卫军,听到太皇太后的恐吓后,立刻慌忙的连说不敢,之后立刻回去禀告将军知道。

    没办法,太皇太后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能继续跟着了。

    只不过对方不让跟着,那就只有换上便衣,以防不测。

    既然是便衣,自然不会保护得面面俱到,才会让人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等人溜走后,这位伊稚斜的使者,又在长安城中逛了老半天,确定自己亲信离开后,就回去休息了。

    而此时,刘彻正在以前的太子宫中,大发雷霆。

    而太皇太后这边就舒服了,吃着小点心,和梁王是有说有笑的。

    时间慢慢流逝,不知道东方朔去了哪里,居然没有去平阳公主那里,也没有去找刘彻。

    难道东方朔是放弃了?

    可这不对啊,东方朔绝不是一个轻易就会放弃的人。

    更别说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山穷水尽,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既然平阳公主和刘彻这边,都没有发现东方朔,那我也不会傻傻的盯着电脑屏幕。

    反正按照我的计划,明天就有想要的结果了。

    于是我们又无聊的待了一天,直到第二天上朝之时,东方朔都没有回来。

    不过这也无伤大雅,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伊稚斜使者的事情,给他捋顺了。

    只见这时候,伊稚斜的使者,又早早的来到了朝堂之上,等待汉朝皇帝的回复。

    可是很显然,刘彻并没有出席,而是躲起来不见客。

    然而在皇位旁边,不是有太皇太后在么?

    以太皇太后的性格,巴不得赶快送走伊稚斜的使者,在好好教育梁王一番,别又给大汉朝带来灾难,劳民伤财的。

    可就在太皇太后开口,准备同意伊稚斜使者的要求时,刘彻居然出现了。

    原来刘彻在帘子后面偷听,就是怕他不在的时候,太皇太后会擅作主张,将平阳公主嫁给伊稚斜单于。

    没想到还真被他料中,太皇太后见他没有去上朝,居然想擅自做主,把平阳公主,下嫁给伊稚斜单于。

    可刘彻却不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在逼他现身,不然又怎么好光明正大的,让他同意下嫁平阳公主呢?

    所以太皇太后刚才开口时,刘彻没有出来也就罢了。

    既然刘彻出来了,就该继续商议昨天的事情了。

    而这,就是太皇太后的真正目的。

    刘彻出来后,来到了座位前坐下。

    太皇太后见此,取笑般的对刘彻问道:“皇上不是龙体欠安么,怎么又出来了。”

    还没等刘彻开口反驳,太皇太后又继续说道:“皇上如果真的龙体欠安,就请回去休息吧!

    这里有我在就可以了。”

    刘彻听到太皇太后消遣的话,立刻就火冒三丈,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太皇太后早就被刘彻杀死千万遍了。

    就在刘彻快要忍不住,准备与太皇太后对骂的时候,伊稚斜的使者站了出来,对刘彻问道:“陛下,请问我们单于的要求,你考虑的如何了?”

    刘彻听到伊稚斜使者的问话后,知道现在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于是强忍住了怒气,毫不客气的对伊稚斜使者回到:“使者要求的数量太多,朕要继续和大臣们商议,还请使者多留几天,让朕好好招待一番。”

    刘彻说完之后,就一屁股坐在皇位上。

    刘彻现在才知道,太皇太后说那话的意思,不就想把他逼出来,在逼他同意和亲的事么?

    既然他已经出来了,就没有在退缩的道理。

    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了。

    伊稚斜的使者,听到刘彻敷衍的话后,也不生气,只是要求刘彻给个时间,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刘彻听到伊稚斜使者的要求,知道这事躲不过去,只好说要一个月的时间商议。

    这下不用太皇太后添油加醋,伊稚斜的使者就爆发了。

    你特么骗鬼呢?

    一个月的时间,明显是刘彻的缓兵之计,这个谁都看的出来。

    于是在两人的讨价还价下,把时间定在了七天之后。

    见事情成了定局,太皇太后这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

    只见太皇太后开口对刘彻说道:“既然时间紧迫,正巧使者也在现场,那就让诸位大臣们一起商议商议吧!”

    刘彻听到太皇太后的话,立刻就反驳,说大臣们商议牲畜珠宝的事情即可。

    但是要大汉下嫁公主的事情,这就不劳烦众位大臣们了。

    刘彻的意思很明白,下嫁公主的事情,既可以算是国事,也可以算作是家事。

    所以在这模棱两可间的事情,就又要扯皮了。

    如果这事扯起来,就不是区区七天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很明显,刘彻的缓兵之计,早就被太皇太后看清楚了。

    所以太皇太后很明确的同意了刘彻的话,并且下旨传令各位王爷,让他们共同上书,来决定这位公主的去留。

    理由也很充分,就和电视剧里面的一样,说什么那些王爷,都是刘彻的长辈,有权参与此事。

    刘彻听到这件事后,立刻就炸了。

    这要众位王爷们上书,还能有什么结果,无非就是赞同而已。

    他们这些王公们,只要平平安安,国家无战事就好,那管这大夏将倾。

    只要不是自家的女儿,把别人家的女儿陪嫁出去,换得自己可以安宁,哪有不赞同之理。

    就算是我,也不会因为别人家女儿的事情,搞得最后有可能祸及自己。

    所以这个主意,看似给众位王爷们选择,其实答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同意。

    刘彻也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坚决不同意,而太皇太后却坚持要让众王爷上书。

    就在两人快要吵起来的时候,伊稚斜使者不知道怎么了,居然站出来问刘彻,是否不打算下嫁公主给单于。

    刘彻此时正在和太皇太后据理力争,一下子没有转换过来,下意识的回到:“是啊~”

    刘彻话刚一出口,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啊?

    就在刘彻准备补救的时候,伊稚斜使者立刻气急败坏,要刘彻给一个说法,并且要向他赔礼道歉。

    刘彻听到伊稚斜使者的要求,立刻气急而笑到:“你要我给你赔礼道歉?”

    伊稚斜使者听到后,很明确的告诉刘彻,必须要给他赔礼道歉,并且把索要的物资,翻上十倍才行。

    刘彻看见这使者像是失心疯一般,说话都不清楚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可刘彻这边是泄了气的气球,可伊稚斜使者这边,却和打了气的气球一般,都要飘起来了。

    刘彻都打算不在追究,请使者回去等候了。

    可这使者不答应啊,非得要刘彻给个说法,并且一定要刘彻赔礼道歉。

    这下好了,不但刘彻下不来台,整个朝堂都炸了。

    你伊稚斜是厉害,我们大汉也不想和你打仗,可你是不是有点太飘了?

    虽然你们伊稚斜人兵强马壮,有一百六十多万人,号称有两百万的虎狼之师。

    可我们大汉也不是好相与的好伐!

    谁不知道,你们伊稚斜人,虽然说有那么多战士,其实是把所有战力都算上了。

    也就是说,你们伊稚斜除了妇孺之外,所有男丁上马打仗,才有这么点人。

    我们大汉可有着四万万的人口,随随便便就能组成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大军。

    只不过要是这样的话,打完仗之后,整个国家也差不多要散架罢了。

    整整百万人,或者几百万人的辎重,那可不是小数目。

    再加上路上运粮的消耗,差不多在路上,就得吃掉一大半。

    要是打个一年半载,那么不用伊稚斜人来打,自己都要饿死了。

    哪怕到时候打赢了伊稚斜人,自己国家都要开始闹粮荒了。

    中合了所有的事情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练出一只人少,又能打的精兵强将。

    靠着这些精兵强将,才能在消耗最小的前提下,把伊稚斜人打得抬不起头来。

    可时不我待,刘彻才刚登基没多久,手中权利都不牢靠,谈何组建兵团,攻打伊稚斜呢?

    更别说,还有太皇太后在那里拖后腿,根本就是难上加难。

    就在刘彻思考的时候,伊稚斜使者更加疯狂了。

    在大殿上骂骂咧咧,说出来的话越来越粗俗不堪。

    就连反驳他的大臣们,都被打倒许多,直到没有人敢站出来为止。

    刘彻见状,打算暂时忍气吞声,先把伊稚斜的使者安抚下来。

    可不管刘彻说什么,对方好像都听不见一般,最后更是直接把腰上的弯刀拔了出来,指着刘彻说了一句“你会后悔的”。

    说完之后,这个伊稚斜的使者,居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就这么自杀了。

    原本在伊稚斜使者拔刀时,御林军就一窝蜂的,冲进来护驾了。

    可还没等御林军包围伊稚斜使者,这使者居然就这么自杀了?

    这一幕看得刘彻是目瞪口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也非常的不可思议。

    就在刘彻发呆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吩咐此事不得外传。

    然后像个软脚虾一般,被人搀扶的回到了寝宫。

    太皇太后回去后,越想越不对,这莫不是设计好的?

    如果是设计好的,那这伊稚斜单于太可怕了。

    居然派遣一位死士,来大汉觐见天子,为的就是栽赃嫁祸。

    只要有了这个理由,那么伊稚斜就可以打破当初签订的条约,派兵来攻打大汉了。

    而且这样一来的话,伊稚斜单于还是占理的一方。

    哪怕伊稚斜单于攻打过来,任何国家都不会有意见。

    太皇太后想到了这里后,又立刻回想到了当时,伊稚斜使者不寻常的表现,立刻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太皇太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后,把梁王叫来狠狠的骂了一顿,说他引狼入室,这下好了,想不开战都不可能了。

    梁王原本在听到消息的时候,自己都蒙圈了,在被太皇太后这一骂,更加不知道南北了。

    而刘彻那边,在回去之后,整个人都像丢了魂一般,不知道在干什么,一个人呆坐在太子宫中。

    这个伊稚斜的使者,要是还能开口说话的话,一定会哭着喊冤。

    从昨天开始,他就好像患上了间歇性失忆症。

    明明回到房间里休息,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了知觉。

    等自己醒过来的时候,自己居然带着一大帮子人,在长安城里闲逛。

    然后就是今天上朝的时候,伊稚斜使者原本还好好的,可是后来又一下子蒙圈了。

    不过这次他可没这么好运,可以在醒过来。

    因为他这次先是胡言乱语,然后又指着刘彻破口大骂,最后还特么自杀了。

    这伊稚斜使者到死,都还是个糊涂鬼,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掉的。

    当然了,为了毁尸灭迹,在伊稚斜使者自杀后,就连他的灵魂,早就被追魂给打散了。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灰飞烟灭了吧!

    这样多好,又省下许多时间,可以跳过一大段无聊的剧情,直接跳到选将这一块了。

    当然了,我让追魂做这些事情,别人发现不了,可东方朔还是发现了。

    当晚我们在喝酒的时候,东方朔突然从天而降,来到了我的身边。

    还没等我开口邀请东方朔一起来喝酒,东方朔先一步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该怎么回答?

    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东方朔的问题。

    难道要我直接和他说,我就是想要挑起两国纷争,好把伊稚斜的军队,直接给全都灭掉?

    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而在东方朔看来,我是不想给他解释。

    就在我们两的关系,要出现裂缝的时候,我终于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当然了,我只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当初的想法。

    并没有把系统,还有功德的作用,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只不过我的这个解释,东方朔好像不是很愿意接受,还是有些搞不懂我的想法。

    在东方朔看来,万物皆平等,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伊稚斜人,全都融入进大汉,这样大家就不用打生打死了。

    可现实却不会这样,要不然当初在电视剧结尾的时候,出现止戈为武的锦囊了。

    所以东方朔虽然有些不解,但在大汉和伊稚斜之间做选择的话,最后还是选择了大汉这边。

    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和电视剧里差不多,只不过东方朔在生气下。

    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擅作主张,把卫青介绍给平阳公主,还让卫青和卫子夫相认了。

    结果之后的剧情,就像电视剧里那般,卫青代替刘彻这边,和太皇太后那边的猛将,争夺这次带兵主将的兵权。

    而飞将军李广,虽然屡次像刘彻请战,却都被太皇太后给拦了下来。

    最后还是太皇太后这边的将军放水,才让卫青夺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卫青实力高强,夺得的冠军。

    这里面的道道,无非就是太皇太后这边的主将怕死,怕死在与伊稚斜军队交战中,所以才会在比试的时候,放水了一把。

    当然了,这个窦家的主将,还是有些良知,在比斗的时候,检验过卫青的实力。

    觉得卫青可以胜任后,才假装不敌,把主将位置让了出来。

    可这样一让,就让太皇太后,输掉了几乎一半的兵权。

    因为这支军队,是由飞将军李广,和太皇太后手中的军队,共同组建而成的。

    所以双方各出了一半兵马,凑了五十万大军,准备赶赴玉门关,抵御伊稚斜单于的大军。

    而此时,太皇太后还以为伊稚斜单于,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

    岂不知,那个伊稚斜使者的亲信,早就跑到玉门关外,去通风报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