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靖难开始 » 40、太子之位的背后

40、太子之位的背后

    所以姚予初才会让老许多派几个虎贲近卫,来保护小虎,以防那个奸细对小虎不测。

    如今梁小龙、梁小虎两兄弟,可谓是齐泰眼中的肉中钉,眼中刺。

    朱允炆将北平的官员里里外外换了个遍,这是明着制衡朱棣。

    那么那些藏在北平的死士,以及燕山卫中的内奸,就是盘外招,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给朱棣致命一击的。

    除掉燕山卫中的奸细和藏在北平中的死士,齐泰可谓元气大伤,颇有些伤筋动骨。

    是定然会将背后坏他好事的人,杀之而后快的。

    又过了几日,到了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燕军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

    这是他们和朝廷大军的第一仗,一定不能输,输了其实就垮了,相反的,耿炳文的大军就会气势大振,弄不好会有推古拉朽之势。

    月圆如盘,一匹快马迅速跑入燕军大营,汇报道:“雄县中歌舞升平,想来是中秋节到了,耿炳文的兵马正在饮酒作乐。”

    “正合我意!”朱棣摩拳擦掌。

    耿炳文的兵马,全然没有将此次出征放在心上,饮酒作乐好不快活,想来也不奇怪。

    在朝廷那帮人眼里,一个藩王作乱有什么好怕的,无非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坐拥一地的藩王怎么和朝廷作对?朝廷的兵马数不胜数,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你。

    或许,他们也没有想到朱棣的动作竟然会真么快,在大军刚刚抵达就动手。

    所以,他们可谓是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全然没把朱棣当一回事。

    姚予初道:“事不宜迟,请殿下立即下令,偷袭雄县。”

    事不宜迟,朱棣立即下令,命张玉、丘福领军偷袭雄县,务必一举击溃,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时机。

    “雄县后面是鄚州,偷袭雄县势必会引起鄚州、河间的注意,还要另外率领一路兵马伏击两路援军。”姚予初道。

    “朱能,伏击两路援军。”朱棣吩咐道。

    “中军帐中都是我所信任的人,是定然不会背叛殿下的人,那我就直说了。”姚予初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朱棣,证书他的意见。

    朱棣点了点头,姚予初继续道:“军中出了奸细,想必诸位都已经猜了出来。”

    “散播谣言的人几天前都喝了一顿酒,他们传出来的谣言都是出自酒桌上一人之口。”

    “然而这人,却消失了,无影无踪,就像是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

    “试问,能做到这点的人,除了诸位将军,那就只剩下你们各自的心腹了!”

    丘福虽然急躁了点,但是脑子还是够用的,“予初,怀疑谁就直说吧,干嘛拐着弯说是谁谁谁的心腹。”

    姚予初笑了笑,丘福说话向来直爽,如今怀疑军中有奸细,并且还有可能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人,闹点脾气很正常。

    毕竟被人怀疑的滋味不好受,说白了,就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一旦出现了信任危机,军心就散了。

    他们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不过姚予初是明白他们几个是不可能是奸细的。

    丘福越想越气,站起身来,指着姚予初鼻子道:“予初,你!罢了!革职也好,入狱也罢,随你!我丘福不怕查!”

    “成何体统,坐下!”朱棣训斥道。

    朱能硬是把丘福按到了椅子上,“发什么脾气,要真是怀疑你是奸细,今天还能和你心平气和的坐在这。”

    张玉想个老大哥一样,也在打圆场,“殿下莫怪,丘福就这脾气,毕竟这事出在了他营中...........”

    散播谣言的一共三人,其中两个是朱能营中的人,另外一个是张玉营中的人,而消失的那人正是丘福营中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任谁都会觉得这事和他脱不了干系。

    仅有这么点信息,姚予初也琢磨不出什么来,丝毫没有头绪。

    这时,陈亨来到中军帐,道:“查出来了,这人叫做朱文,关于他的一切都是假的。”

    传谣言的那几人打了军棍后,并没有随大军出征,而是被朱棣留在了北平。张信,陈亨负责招呼他们。

    “倒也不能算是假的,我派人打听了一番,他的爹娘都死了,确实有这么个儿子,其他的一无所获。”

    “罢了,查不出来就不查了,徒费功夫,诸位立即动身吧。”朱棣吩咐道。

    “陈亨,让你在大宁的人查一下梁小虎的消息,这人是齐泰的心腹。”

    “张信如今留在北平,告诉他时刻注意大宁的动静。”

    陈亨领命,拜别而去。

    等众人都走了,姚予初道:“如今出了这么个人,那梁小龙和梁小虎他们........”

    “你说这人会是谁的人?齐泰?还是我那大侄子?”朱棣问道。

    这两人虽然君臣一心,但古往今来,那个权臣还没有点小九九了。

    “眼下,不好说啊。”姚予初不好胡乱猜测。

    “有件事,除了你师父,谁也不知道。”

    朱棣娓娓道来:“当年,我大哥病逝,我曾争夺过太子之位,最后失败,少不了齐泰的推波助澜。”

    “然而齐泰能做到这些,少不了一个人,就是梁小龙,他替齐泰游说各方官员,拉拢他们,拉拢的手段无非是一些共同利益,把柄之类的。”

    “这些都是梁小龙干的,包括他给本王栽赃的那些丑事,这些事都一一出现在了我父皇桌上。”

    “朱允炆新帝登基,齐泰这个权臣自然少不了排除异己,做这些事的还是梁小龙。”

    与其说朱棣争储失败,是齐泰在背后推波助澜,倒不如说是梁小龙在推波助澜。

    朱棣笑道:“可想而知,齐泰对他是有多么信任。”

    不过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成为朱棣的人?按理说,应该是杀之而后快的关系啊!

    不对!难道是.......“殿下的意思是,当年根本无意争储,只是用这件事做了个局,用太子之位做局,干脆舍了太子之位,让梁小龙爬的越来越高,死死钉在了齐泰身边。”

    用丢掉太子之位做局,大手笔啊!试问古往今来,有此魄力者,能有几人!?

    “最懂老子的,是儿子!我和你师父就做了这个局,明白太子之位无望,自然要为以后做打算。”

    姚予初道:“这样一来,那这个奸细就是建文的人了!”

    很显然,梁小龙这个心腹实至名归,齐泰对他可谓是非常信任。

    那么,如果齐泰另外安插了这个人,梁小龙必然会知道,朱棣自然也会知道。

    “不对,这人或许并不存在!”姚予初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