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鹏纪元 » 01019 核能电池

01019 核能电池

    等到元方返回的时候,晏青就此问题对她做出提问,他也好奇食物吃进去怎么处理。

    元方继续吃着,喝着,然后摸着肚子回答到:“里面我做了个食物收集装置,满了就排泄掉。”

    晏青表情有些怪异,脑中立马冒出元方上厕所的样子。这是个正经机器人干的事情吗,还能要吗?

    其实在刚才大鹏提问到元方返回的这段时间,他已经按照现有的技术路线做了一番推导。

    在他原先的猜想中认为元方专门设计了生物电池,来处理吃进去的食物。

    甚至分解完成后的食物残渣通过脱水燃烧产生热量来个二次发电的思路都想好了。

    因为一般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燃烧后化成飞灰也就不剩下多少了,可以集中处理。

    只是万万没想到啊,得到的结论竟然是没处理,直接怎么进怎么出。

    此事不提,回到自己房间的晏青开始思考起电池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得RQ型机器人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再说他现在有了建造地下世界的想法,那么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的设计肯定要提上日程。

    甚至是一些特种机器人也会被大量制造出来,因为虽然人形机器人最符合人类的价值观,但是并不代表就是最优秀的。

    现在的RQ1型机器人必须走到哪儿,附近都得有充电的地方,存在续航焦虑和行动受限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现有商业化的电池肯定是无法满足他现在对电池容量的需求,不然前面设计的时候就会直接装上。

    现有的电池种类很多,大体有储能电池,化学电池,生物电池,燃料电池,和核能电池。

    晏青综合比对了一下,发现最终适用RQ型机器人,满足能量供给的可能就是核能电池了,理论上一颗好的核能电池还真可以给机器人用成百上千年甚至万年。

    当然这只是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推导出来的。

    例如钚238,它的半衰期是87.7年,也就是说,到了时间,电池中的钚238就少了一半,变成了铀234,再过87.7年,这剩下的一半再减半,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来个两轮,这电池基本就无法产生电流了,也就是废了。

    经过仔细甄选,晏青看中了碳十四。首先这种材料可以买到,而且不贵,这是最重要的。

    不然想的再好,没有原料也白搭,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另外碳十四已经用在了很多地方,例如医学上。这可以说明在安全方面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另外碳十四的半衰期达到5700年,如果做成电池,那么可以确保更长时间的寿命。

    以此如果做出成熟的电池,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而且还稳定,因为其释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压力、电磁场的影响。

    这完全满足晏青提出的对新一代电池的设计要求。但是也有很多设计上的难点,需要逐步解决。首先是功率上的问题,然后就是效率问题,还有成本问题。

    功率问题好说,可以把许多发电材料串并联,无非是制造工艺和体积大小的问题。

    至于效率,现在应用成熟的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装置。

    是通过物质衰变产生的α粒子轰击靶材使其发热,产生温差,然后利用热电效应产生电流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

    但是这种属于间接转换,存在能量利用率的问题,效率并不高。

    晏青准备实验新材料,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这个转换效率,例如使用新型的半导体材料,或者更加合理的内部微结构。

    反正不管怎样,最终目的就是把α粒子所携带的能量完全捕获,变成电力输出。

    有了方向后,下面的设计就可以稳步展开了。此时角色切换,元方成为主力,晏青就在一旁辅助决策起来。

    新的仪器设备也被大量采购,由于存在一定的核泄漏危险,晏青搭建了专门的高能实验室,原则上是不许人类进入的。

    时间就在这种平淡而枯燥的研究中慢慢流淌而过,这款电池的设计花了晏青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性能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

    在轻载模式下,输出功率有大半设计冗余。为此晏青设计了加装了几种分布式储能装置。

    以备在瞬时大功率输出时提供能量支持。

    这一个月时间大鹏充满热情,加班加点,经常熬夜做了十几个游戏。

    因为他最近得离开晏青的研究所,返回石城了。

    令他不得不返回石城的原由是纪霖玲已经在发脾气了,抽空回来了好几次了,只不过见到大股东和二股东都仿佛在做正事,才不得不返回石城把那边的青鹏科技支撑起来。

    她在见识到晏青这里完备的生活设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后,她就决定要时常过来。

    她已经和大鹏商量好了,以后采取轮班的机制,石城那边的公司一人待一个月。

    石城那边留一个人坐镇就行了,反正现在通讯和交通都比较发达,可以网络办公,有事开个视频会议,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需要人员到场,就算必须现场,赶过去也没多长时间。

    她看了晏青在研究的东西,好像是为了人形机器人设计的。

    而人形机器人现在并不能作为公司产品发布,她觉得应该就近盯着,好好引导一下,让晏青抽空再弄一些能够给公司带来发展和盈利的产品。

    晏青自己倒没觉得,因为他创立公司本意不是为了财富,只是为了理想。

    公司现在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研究并发展科技的平台,钱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至于通向暗河的通道已经打通,晏青更改了设计,只是简单做了个百米直径的圆形通道。

    通道是从下往上逐层打通的,开采出的石材都堆放在暗河的空余地方。下面准备在暗河一侧修建一条水泥路,以便以后运送物资远在千公里之外的起名为‘暗湖’的基地。

    通道上方一直通到青鹏研究所的中心大厅。这项工程花去了两千台RQ1型机器人三个月的时间。

    而研究所的大厅也拆除了围挡封闭,中间圆形通道部分用轻型铝合金材料拼接做了隔板。以圆心为中心点,沿圆周扇形分布均分成了36块。

    研究所圆周位置重新加了一圈支撑柱,做了加固处理,防止厂区有大型机械通过压塌穹顶。

    地面绘制了精美的立体图案,布置了暖色灯光,映照下也不显得空旷,只是觉得恢宏。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以后可以通过小型飞行器,需要时就可以向下打开,那么整个通道都会显露出来。

    如果有必要,就可以把研究所穹顶打通,直接飞向天空。

    平时人员进出可以选择圆周位置隐藏在支撑柱中的36个升降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