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山海仙缘传 » 第23章(服食异果,脱胎换骨

第23章(服食异果,脱胎换骨

    “二师兄,我已从曦月仙子驻处寻药峰讨来八枚凤血果。”星辰子望向扶桑子说道。手中提着一个编造精美的花篮,花蓝中发出火红之光,果香扑鼻。

    扶桑子看着蓝中异果,眸中含笑道:“她还真舍的,一下子就给你采摘了八枚。若是换我前去,可没这么大的能耐,能带回一枚都算是我的本事了。”

    星辰子受宠若惊的说:“二师兄可真会说笑。其实曦月仙子也没那么不好说话了。她好歹也是祖师的关门弟子,论身份是我们的长辈。你只要见她夸她一些好的,使她心情大悦,别说凤血果了,就连龙元果她也会毫不犹豫采摘给你的。”

    扶桑子听到他七师弟所言,不免摇着头,微微笑道:“夸人是件艺术,即便是说好话,师弟一表人才,英姿飒爽,更能让人欣然接受。更别说要去面对的是曦月仙子,她身上的压迫感,我自知不如师弟。”

    星辰子为之惋惜的说道:“咱们这位师叔虽然个性要强,可她看守药峰其实也挺孤独的。”

    江云封,茂茂停止嬉闹,与林风当即凑身上前。

    看着花蓝中的散发着火红能量的异果,其形状似球体,鸡蛋大小,鲜嫩欲滴,红艳似血。

    “老大,这看起来好好吃啊。”茂茂一脸的嘴馋样,目不转睛的盯着凤血果,就像是看到了稀世美人。

    “此为凤血果,每一百年一开花,一百年一结果,一百年成熟,历经春秋返复,日月更替,三百多年方可食用。”扶桑子解释道。

    “300年?”江云封不可思议的说:“这要搁在我们世俗界,为等吃这一枚果子,怕得要死好几代人了。一个王朝统治都快覆没了。”

    这就是修真界和凡人基本的区别,一个拥有无穷无尽的寿元,可以熬得住时间,一个却被时间挥舞着镰刀所终结。世俗界再牛逼的人都经历不住百年时间的冲刷,就变成一具枯骨了。

    扶桑子笑道:“此果成熟食用期虽然久了一些。但只需一枚便能让人脱胎换骨,延福增寿,乃是我蜀山为数不多的天材地宝。不过此果所含能量极强,你等未经修炼,想要食用此果,必须要忍受蜕皮,刮骨之痛,让巨大能量顺着奇经八脉,锤炼身体。当身体锤炼到一定极限之后,就会自然产生内气,滋养灵魂。能够感应天地元气,并接引天地元气入体,全身内气转化为真气。今后你们再刻苦勤加修炼,使之真气运转小周天,大周天,气聚丹田,结出金丹。”

    “蜕皮,刮骨之痛?”

    江云封,茂茂脸色大变,看着灵果惊谓不已。

    “这岂不是说吃枚异果,要我们半条小命。”茂茂讲出心中所思。

    “有我二人站在你们面前,还能让你们有事不成?”星辰子轻笑道:“此果所含能量虽然具强,但是由我二人以真气引导,再庞大的能量也会犹如枯竭的河流,只是会让你们吃些苦头而已。不过话又说过来了,你们要是连这点苦头都吃不了,那修仙之路,顺为凡,逆为仙,你们想要登天路,不妨就止步于此,何必前往成为别人的垫脚石呢?”

    “看来我们想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呀,连所谓的大、小周天我们都不甚清楚呢?”林风深感自身不足,如今他踏上修真之途,面对这个广袤无垠,深不可测的大天地,才发觉自己真的是头井底之蛙。

    “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作周流运转。”扶桑子为其解释道:“大周天是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二阶段,即练气化神的过程。它是小周天阶段基础上进行的。”

    “五行不调配好,相对应的内脏功能就不平衡,气机就会紊乱。五行之炁是混杂的,利用先天的道炁修炼成清净的精炁,就是炼精化炁。五行是以金、木、水、火、土所组成,这样就有五种采气法。人体五脏分为五行,其气通于五方五时。肺属庚辛金,其气通于西方;肾属壬癸水,其气通于北方;肝属甲乙木,其气通于东方;心属丙丁火,其气通于南方;脾属戊己土,其气通于中央。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就可以根据自身某个脏腑较弱而多采某方向的气,使其强健。”

    “讲到这里,就让师弟为你们示范一下修炼引气法诀,我从旁为你们解说,之后你们打坐修炼,炼气,炼神,炼精就要以此为始。”

    扶桑子看向星辰子,说道:“师弟劳烦你了,就为他们示范一次吧。”

    星辰子心领神会,盘膝正坐。

    扶桑子望着盘膝正坐的星辰子,为三人解说道:“首先自然端坐,在中宫部位掐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手心皆向上相叠,先左手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子位,后右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午位,即此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印。”

    江云封,林风,茂茂三人聚精会神聆听着扶桑子的悉心教导,目不转睛看着星辰子动作示范。

    “后升腰,挺项,收颌,头如顶物,眼皮下垂,目开一线之光,接之由上至下放松全身肌肉,先由额部逐渐向整个面部放射无限慧笑,存思慈爱、轻松的美妙感觉,后闭目,将以上感觉传遍全身,此即宝相庄严,行持威仪。”

    “接下来是荡秽三息三闭气。”

    “先嘘一口气,排出体内浊气,随之闭口,以鼻细匀深长吸气至腹部,觉满时,勿作停留,随之口开一缝,将腹中之气从口中吐出体外三寸处,此一吸一呼为一息。”

    “如此三息后,待气吸满后不呼,闭气,稍待,如觉气少时,可展肋,再行补气三段,直至不能忍,以口呼出,此为一闭气,如此闭气三息后,再行三息调匀,后逐渐忘掉呼吸,入中宫虚境。”

    “其止者。在静坐之时,忽杂念纷纭,心意不知飘移何处,此时须立即警觉,速斩妄念,收拾身心,做到来而即止,生而即断,让其不得再生新念,如此一意守中,久之则无念也,此法以刚利见长,如同快刀斩乱麻,故又称之斩念法。

    “其行者。即用止法难以断其妄念,反而更觉心潮起伏,血涌滚滚,此时不可强加抑制,可顺而行之,任其自然遨游,久之念亦无念,入于虚空,此法以柔顺见长,如同涓涓细流,不拘以行,故又称之顺念法。”

    “其攻者。猛药也,不宜轻用!如果各种方法难以收效时,可用移形换景之法,将心意转移到大喜大悲之事中,让其自然宣泄,久之喜亦不喜,悲亦不悲,心如平常,荣辱不惊,则无念矣。”

    “其守者。即庄子听息法,先嘘一口气,排出体内浊气,随之闭口,以鼻细匀深长吸气至腹部,觉满时,勿作停留,随之口开一缝,将腹中之气从口中吐出体外三寸处,此一吸一呼为一息耳听于息,心相随之,久之心听于息,自然心息相依而无念矣,此诀以恒久见长,孤守一处,专注一事,故又称专一法。”

    “静中初步小景,不可迷恋。静坐中,忽有身如虚浮虚无,或身立宇宙或置身维谷,或高大伟岸如山岳恃立,或身在谷壶细小无存,或四肢五官移位,八荒六合难辩,或寂照中,目前如宇宙星空电闪一现而灭透彻心底,或在静中忽一震,有股无形强力向前猛推,至而身体前倾欲倒,等等一切,皆为初入虚境之象,不可认假为真心生迷恋,一意静守即可,否则止而不前。”

    “仙家凝神之诀,与世传各家不同,故证验亦不同,世传以无念入定为高,实则已入顽空歧途,谓之心死神死,非正道也,修仙之事,修其心死神活,无念之念!故静坐中,心中空空明明,无我无相,如秋月之照寒潭,如霜雪之凝碧苑,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则真念生,在此寂然不动之中,自然飘出一虚灵不昧之念,谓之真念,乃无念之念,本性元神也。”

    “海底探玄。静中万念俱消,一灵独现,性光一绺,自然下潜,如电闪决破鸿蒙,似昊日洞澈重暗,北冥极渊,海底生烟,天火引发地火,光芒浩然席卷!轰然一声,物我两望,只有光圈层层八极弥漫。稍待不知时,地火二次迸现,一柱光芒冲九霄,天地之间一线连。稍待不知时,地火三次迸现,轰轰之声不断,光明充满大千,只觉朗朗乾坤小,宇宙如弹丸。此即初步阳光三现,玄关开启验证。如此静待,真景渐去,一灵回转,真阴真阳抱成团,外药虚空产。”

    “至此阴精足,阳精满,顺则成人逆成仙,此中颠倒须心传,辨水源清浊,识药物老嫩,体生杀刑德,掌火候消息,牵得白虎归家养,入炉中锻炼,河车运火符,刀圭有增减,小还三百次,赫赫成金丹。”

    江云封,林风听到这里已有所领悟。茂茂却看着星辰子脸上光彩变化,是半点也没有领悟其中奥妙。

    扶桑子道:“你们谁明白了这套法诀,便来服用一枚凤血果吧。吞噬此果必须用此法诀来引气,使之能量运转周身,心不染魔,齐聚丹海,改变凡体。”

    “就让我先来试试吧。”林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