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相遇,再遇,甜蜜蜜 » 第四十八章 刘璐祖父的故事

第四十八章 刘璐祖父的故事

    这天中午,张善明吃过午饭后回到了宿舍,韩军看到他后对他说道:

    “善明,你回来啦!老师今天给咱们又布置任务了!”

    “哦?任务?是什么任务?”张善明问道。

    “让咱们练习唱弘一法师的《送别》!”韩军说道,“尽管咱们在国小的时候经常唱这首歌,但是老师还是想让我们练习!因为过两天咱们的初三学长就要毕业升入高中了,咱们要送别他们!”

    “行!我知道了!”张善明应道。

    张善明一听说要唱《送别》,心里面十分难受,因为再过些日子,他真的要和李舜洁以及郭进说再见了。现在要他练习唱《送别》,无非是给他伤口上撒盐。

    岂止是张善明他自己心里面不好受,郭进、李舜洁和梁兹莉等人得知自己要练习唱《送别》心里面也不好受,因为在过些日子他们要离开久镇了,所以感觉这首歌是唱给自己的。

    下午的时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刘正军家附近的一处公墓旁,刘正军带着一家三口为自己父母的墓碑献上了花圈……

    献完花圈以后,刘正军沉痛地说道:

    “爸爸,妈妈,你们在那边还好吗?今天是一个令全世界华侨们高兴的日子,日本政府正式向中国人民递交了投降书,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唉!自中国与英国爆发鸦片战争以来,105年过去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你们二老总算是可以瞑目了……”

    一个小时以后,刘正军和妻子以及女儿刘璐回到了别墅里,刘正军一边上楼梯一边对刘璐说道:

    “唉!你的爷爷毕生都在为怎么救咱们的祖国——中国而努力。”

    “哦?是吗?爸爸您能给我说说吗?”刘璐来了兴趣。

    刘正军点了点头:“好的,你爷爷生于清朝同治13年(1874年),后来在他16岁那年得到了一位好友的资助,去了比利时、法国求学。在外国上学的时候,他阅读了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著作,还了解到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毕业以后,你爷爷又去了德国待了几年,在德国,他似乎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就这样,刘正军给女儿讲起了爷爷刘方晨的故事……

    公元1895年,在从德国开往中国上海的一艘船上,刘方晨和他的一位英国同学站在了甲板上……

    此时,刘方晨离开中国已经有五年了,五年的时光,他也由一位16岁的少年成长到了21岁的青年人了……

    “刘,你马上就要回到你的祖国了,现在有什么感受呀?”

    他的这位英国同学用生硬的汉语对他说道。

    “我的心里万分感慨,离开祖国有五年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刘方晨对旁边的这位英国的同学说道,“对了,华莱士,你也快要到达中国了,你印象里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呀?”

    华莱士接着说道:“之前曾经听我的家人说过,中国人很富有,中国皇帝的宫殿是用最精贵的黄金做的!不过……”

    华莱士突然停住了……

    刘方晨疑惑地问他:“你怎么不说了,接着说呀?”

    “我怕你生气,不敢再说了!”

    “你说吧!我不生气!”

    “不过他们说你们是野蛮人,脑袋后面还挂着一条长长地辫子!”

    没想到刘方晨听了以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你看我是野蛮人吗?”

    华莱士没有答话,摇了摇头,也笑了起来……

    “你看,我不就把辫子剪下来了吗?”刘方晨让华莱士看着他的后脑勺,“我也是接到了中国的一位地方官员的邀请,他虽然是清朝的官员但也是一位开明的人士。唉!甲午战争中,我们败给了日本,但我们从中也要吸取教训,我们中国不能只是学习泰西各国的一些皮毛东西,还要学习他们的政治制度。所以,我这次回国就是要用我在国外所学的专业知识改造落后的中国。”

    “那你觉得中国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革?”华莱士接着问道,“你们中国是要学习我们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还是要学习德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也或者通过革命向美国和法国那样走上共和国的道路?”

    “就目前来讲,中国的改革者们觉得德国的那样君主立宪制度很适合中国。毕竟你们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还是有区别的,你们英国的君主权力弱于德国,德国的君主有很大的权力,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

    “那后来爷爷回国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了?”刘璐接着问父亲。

    “你爷爷回国以后受到了那位开明官员的接见。然后,他与你爷爷探讨过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救国民与水深火热之中,你爷爷说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非常适合于中国。如果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成功,他觉得梁启超会当改革后新中国的‘俾斯麦’。”

    “俾斯麦?俾斯麦是谁呀?”刘璐突然问道。

    “俾斯麦是德国很著名的宰相,他带领德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富强。”刘正军给女儿解释道,“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那位地方官员也参与到了这场运动,你爷爷担任了他的秘书,帮助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以及各种政事。”

    “后来呢?”刘璐又问道。

    “后来你爷爷的主张跟康梁这些人产生了矛盾,于是离开了他们!再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保守势力囚禁到瀛台,康梁等人被通缉……”

    “那改革失败以后爷爷去了哪里?”刘璐又问道。

    “改革失败后你爷爷和那位官员也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他们俩乘船来到了菲律宾。”刘正军接着给刘璐讲道,“也就在那时,你爷爷在菲律宾认识了你奶奶,你奶奶是一位菲律宾华侨大户人家的女儿。第二年冬天,他们俩在马尼拉的一所天主教堂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再后来,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你爷爷眼见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的腐朽,愤怒之余,他和那位地方官员秘密地潜回了国内,参加了唐才常先生领导的自立军起义。”

    “自立军起义?”刘璐不解地问道。

    “对!这场起义是以唐才常先生为主导的保皇党联合部分革命党发动的,目的是救出光绪皇帝,铲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彻底把中国变成宪法政治。”刘正军停顿了一下,接着讲道,“不过,由于这场起义的某些纲领不纯,导致起义军内部就不够团结,再加上唐才常对洋鬼子和那个叫张之洞的人抱有幻想,导致这场起义最终走向了失败。那位与你爷爷一起共事的地方官员不幸牺牲,唐才常等人被捕后英勇就义,你爷爷在战友的掩护下逃到了香港,然后再次回到了菲律宾……”

    “那回到菲律宾后……”

    “回到菲律宾后,你爷爷一直照顾着你奶奶。此时,你奶奶已经怀孕了,不久后她就将我生了下来!”刘正军说道,“其实我本来还有个妹妹,结果在生下来没几天就夭折了。你爷爷和你奶奶在菲律宾一直经营着一家水果店铺。后来,当他们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后,甚至为革命军捐了一大笔款项。那时我还只有12岁,你爷爷就已经开始教我怎么做生意,怎么炒股,我也就是靠着你爷爷教我的这些本领,通过经营橡胶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你爷爷得知自己的祖国被鬼子侵略,非常愤怒,再次拿出来了一笔钱去捐给了中国军队。”

    “那再后来呢?”刘璐好奇地问道。

    “再后来当你爷爷得知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寇后气得吐血,一直卧床不起,终于在你出生后不久他就怀着愤怒去世了!”刘正军说道,“对了,你出生的那天正好是中秋节,我和你妈妈为了让你永远记住你的根在中国,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所以才给你起了‘刘中秋’这个名字,后来到了你6岁的时候才给你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听完刘正军讲的这些,刘璐点了点头,她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原来爷爷毕生都在为寻求救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