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开始 » 第037章:曲辕犁与水碓,解万民之难

第037章:曲辕犁与水碓,解万民之难

    为了来年开春帮助关中和汉中两地恢复耕种,以及推动“屯田法”的施行,罗浩将原有的数百木匠分出一半,再添加人手,全力制作各种农具。

    这些木匠和相关的人加起来有五百多人,安排在咸阳郊外一处靠近河流的地方。

    “这东西叫风谷车,是大王在沛县时发明的。”

    “对,就是发明!”

    “什么是发明?”

    “我记得大王当时是这样说的,就是弄出以前没有的东西或者想法,就是发明创造!”

    “还有这个犁壁,以及连盖,这种锄头,镰刀,践踏舂……都是大王在沛县发明的。”

    “我们的大王,很重视各种发明创造,对发明出有用东西的人会重赏……而我们匠人,在发明创造方面,最可能做到,所以你们要努力,多学多看,将来成为一个发明家。”

    “发明家,也是大王说的。那些发明出对人们有很大作用东西的人,可以被称为发明家。”

    “大王还说,墨子,鲁班,欧冶子就是发明家!”

    在这个农具制造的地方,有一些从沛县来的木匠,在给新来的木匠和一些学徒炫耀他们以前和罗浩一起做个木匠活。

    木,应该是一起搞发明创造,努力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发明家。

    今日,罗浩带着萧何,张良等人来到了这个农具制造场所。

    丁成俊,带着一百横刀营负责保护。这些横刀营,配备甲胄,横刀,短刀,连弩等装备。

    “大王,是不是有发明了什么新东西?”

    “发明”,“发明家”,这一词语,萧何以前听罗浩说过。

    “知我者,萧何也。”

    罗浩笑了笑:“有这些新想法,觉得可能帮助百姓耕种,于是让木匠们开始制作,昨日已经完成,今日特意带你们来看看。”

    “听闻大王有鲁班之才,今日我们可要大开眼界了啊。”

    张良会说话。

    他们来到了一处河边的土地旁,在眼前土地有一些人,还有两头牛。

    “拜见大王。”

    这个农具制造场所的负责人是木匠李二。

    “李二哥,快起来。”

    罗浩上前扶起李二:“今日,你我再次合作,为众人展示下新的农具。”

    “遵命。”

    李二恭敬道,他知道分寸,不敢在这种公开场合与罗浩称兄道弟。

    “丞相,军师。”

    罗浩来到土地里,站在一个犁头前,为萧何和张良等人介绍:“这就是我新想出来的东西,取名为“曲辕犁”,相比以前的耕犁,曲辕犁更为轻巧,便捷,好用。”

    “使用曲辕犁,只需要一人一牛便可进行耕地。翻耕的土层更深,使用的力气更少。”

    历史上,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是唐朝时发明的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未作很大改进,其原理为机引铧式犁采用。

    相比与以前的耕犁,曲辕犁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曲辕犁?”

    “的确和见过的耕犁有很大不同。”

    “真的只需要一人一牛便可以耕地?……现在耕地,一般都是四人两牛,或者三人两牛。”

    萧何和张良靠近仔细观看。

    “一试便知。”

    罗浩笑了笑,然后让李二安排人使用给众人看。

    “开始。”

    李二吩咐一个熟练耕地的农民开始使用曲辕犁。

    一个中年男子,一手牵着牛的绳子,一手扶着曲辕犁,开始犁地。

    “还真是一人一牛就能使用。”

    “看翻出来的土,比其他耕犁都要深,更为多。”

    “能看出来,使用曲辕犁的牛和人都不是太费力,速度也更快。”

    “若是将这种曲辕犁推广,必能节省许多劳力,同样的人同样的时间,可以耕种更多的田地……从而,肯定会增加收成,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早听说大王有鲁班,欧冶子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萧何和张良一边观看,一边谈论着。

    “还不错吧。”

    罗浩开口说道:“我打算让人大量制造曲辕犁,开春后,可以拿出一些来卖给其他人,一部分用来借给有困难的人使用。也可以帮助屯田法的推行。”

    “此外,曲辕犁的制作之法,以后会公布出来,让天下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使用。”

    罗浩打算着,制作一批曲辕犁卖给财主们,获得一些钱粮。一些发放到各乡,借给困难的人使用。另一方面,提供给民屯和军屯时使用。

    “这是天下农民之福,是国家之福,理当全面推广使用。”

    萧何完全赞成。

    “除了曲辕犁,还有一个不错的新玩意儿。”

    罗浩来到旁边的河道让,看着河道上新制作安装的东西,对萧何他们说。

    “这又是何物?”

    萧何和张良他们走了过来,没看出门道。

    “我把它称作为“水碓”,是一种舂米的新工具。”

    罗浩说着,让李二吩咐旁边待命的人开始使用水碓,他则为萧何和张良他们介绍:“借助河流的力量,也就是水力,推动水碓进行舂米。”

    “就这么一个水碓,一两人使用一天,比一个人一个月舂的米还要多。在配合谷风车,使用更为方便。”

    眼前,能看到,水流从高处流下,推动水碓的齿轮,带动水碓转动,将添加在里面的米谷谷壳破开,使里面的米被破壳而出。

    没一会儿,一斗谷,就舂完。

    “比践踏舂要快太多了!”

    萧何和张良惊讶。

    “这需要水力驱动,要是远离河流的地方,就不能用了吧?”

    张良看出水碓的一些局限。

    “可以用人力或者牛,马来替代水力。”

    罗浩笑道:“我已经考虑到,制作了使用人或者牛马的石碓,不在这里,待会儿带你们去看。”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翻车碓、斗碓或鼓碓水碓,旧时农用器具。流行于华夏多数地区。

    它是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

    在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

    值得注意的是,立式水轮在这里得到最恰当最经济的应用,正如在水磨中常常应用卧式水轮一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

    “水碓,曲辕犁……都是省时省力的工具,会给农耕带来巨大的影响,必然会增加粮食的收成!百姓的生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萧何想到了深层的作用,心里激动,突然对罗浩拜道:“大王,萧何替天下百姓感谢大王!”

    “大王时刻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分忧,英明仁德,乃是万民之福!”

    张良为明白过来,罗浩弄的这些新东西,不是自己玩玩而已,而是为了解决百姓的困难。

    这等人主,值得他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