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最后的大罗金仙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初见东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初见东昌

    姜东林可是请教过他的老爹,对方只说了一句谨慎接待的话,之后就没有再什么深层次的提示了,燕都王家,哪个人不想结交,只是王家的人一直处于中立,想攀上一点交情都难,燕都世家圈子里,都说请王家人吃一顿饭都难。

    将近中午十二点左右,四辆车开进了姜羽家的别墅,原来姜羽的老地址,周围的住户都已经让姜羽拆迁,巨大的院子,四辆车进入之后都不显得拥挤,王老坐在第二辆车上。

    三彪和应天龙从车上先下来,这两个小子已经吓坏了,从一个面如金纸马上归西的老人,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息,变成一名气血如虹的古武宗师,这中变化,全部归结到姜羽给的丹药上,让二人最为害怕的是,王老爷子身上的大儒之气,磅礴、凌厉,如同重山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来气。

    见姜东林和王冉姜羽都在,这二人才放松一些,尤其是见到姜羽,才想终于是交差了。

    姜东林急忙上前,给第三辆第四辆车打开车门,省、委总督王奎农同志,龙组二组组长王正一,而最后从车上下来的正是共和国的脊梁,王老,王钟。

    姜羽神识一凌,眼神微缩,在这王老的身上,姜羽感到一腔正气勃发,浩然沆荡,若姜羽不是突破先天,绝对会不自觉的屈服,王正一的浩然之气,就是得自王老的真传。

    古武世家和红色家族并重,这才是王家成为华夏大家族的底蕴。

    王老和姜东林伸出手,姜东林的额头上汗水之力,弓着腰,双手握住王钟的手。

    “东林同志,今日到你来,恐怕是叨扰了……”庞然的气息,对姜东林收缩,可王钟的眼神却一直盯在姜羽的身上。

    姜羽也低着头,共和国的脊梁,无论从任何角度,姜羽对王老还是十分钦佩的。

    有些事情,若不是王老在当年的大风暴中的坚持,恐怕当今很多的耆老都没有命在了,甚至,林老都承过王老的人情,可是王老,从不让人还人情,也不用人还。

    浩然正气,古代大儒之风。

    姜羽心中暗想,从闻真人留下的典籍之中,他已经感觉到王老修炼的是浩然正气,已经几乎达到明代心学圣人王守仁早年的境界————内圣外王,肉身成圣,正是姜羽八分之一的药效催发的,此等大恩,王老怎么能不当面感谢一下恩人。

    王老势如狂风,而姜羽念似杨柳,几番试探之下,王老眼神暗下,他心中奇怪,按照他修炼的经验,已经肉身入圣的他,应该当世无有敌手,怎么神念之下,连一个小娃娃都很难奈何。

    “你们姜家出了麒麟儿啊……”旁边的王奎农总督理解错了王老的意思,看着姜东林眼睛直发光,要说姜东林在仕途上可谓蹉跎了不少时间,好在进京镀金之后,级别是提上来了,有易老说话,又有王老亲自夸奖,王奎农再笨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至于工作时间,姜东林为什么在家里,这等小事情,王奎农自然不想过问,在姜东林双手握到王奎农手上的时候,用左手轻轻的拍了拍姜东林,说是要给姜东林再加加担子。姜东林立马就蒙圈了,他是姜家的子弟不假,成为县高官已经是破格了,再加担子,那可是再次提升啊……姜东林想都不敢想。

    林震在一旁看得眼热,不过亲家升官,作为同学的他,肯定高兴无比。

    王正一则是来到姜羽身边,有些事情,王老不可能亲自到姜羽身边过问。

    “姜老弟,你说到做到,让我父亲非但恢复了健康,武道修为更是跨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真是非常感谢。”王正一的声音不大,话语却十分中肯。人太多,都在互相打招呼,姜羽和林震打了招呼,又听闻王正一的耳语,笑笑道:“王老是华夏的脊梁,能够出手,任何人都没有旁观的道理,只是有些事情,还请王组长帮我隐瞒一二。”

    姜羽知道,无论是元气大鱼,还是后来的云灵丹,亦或是闻老道可能死去的音讯,在姜羽见到王钟之后,感觉都隐瞒不住。王正一摸着鼻子暗笑两声,“你小子现在什么境界,告诉我,我就把嘴闭的严实些。”姜羽笑而不答,开什么玩笑,如果告诉王正一,姜羽现在是先天真人,肉身和神识都已成圣,那王正一还不眼珠子掉在地上。

    王老看似眼睛微闭,实则神识正在探测姜羽,可仅用神念,已经肉身成圣的他,竟然感觉不到姜羽的存在。

    若不是他在服下云灵丹之后,动用中古大儒的射腹之术,知晓闻真人已经身陨,此次赐药之人是姜羽,他也绝不会相信姜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修为,更不会出手试探,可一再试探之下,姜羽面如古井,修为的波动一丝也无,就像平常人一样。

    若能动手,王老甚至想凝聚浩然之剑,和姜羽比划两下,多年不动手的他,在武道突破之后,已经很难找到敌手。

    “屋中备着酒菜,还请大家进屋吃饭。”林震也算半个主人,进入别墅的餐厅之中,屋内不大,正好容纳下八个人,三彪和应天龙自然不能上桌,王冉也没有在桌上坐。落座之后,姜羽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子,正好奇的打量着姜羽,他身上也有浩然之气,不过太散,不凝聚。

    姜羽再仔细一看,心中顿时大惊,那小子头上三寸隐隐约约紫黄之气,若是放在古代,那可是帝王之相。

    看这小子的相貌和王正一有了几分的相像,原来是王正一的儿子,妥妥的王家第三代公子哥一枚。

    太上望气之术中所载,紫黄之气悬于头顶三寸,帝王之家帝王气象。当然,仅仅是有紫黄的帝王气象,并不能说明日后一定能够成为帝王,人之命运玄之又玄,所谓的定数,也只是相对而言。

    王老和王正一都没有这种紫黄之气,就眼前的小子有,这是要奋起直追啊……不过看着小子的表情,似乎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看姜羽的眼神都是惧怕的,可能他老爹王正一告诉他了,不能乱说话。王奎农小心翼翼的和着王老说话,莫说是他,就算是当今的内阁成员,见到王老都得恭敬万分,他能够获得信息都是林震的渠道,若不是林震告诉他王老要来,他可失去了一个和王老接触的机会。

    王奎农在古代来讲,也是列土封疆的一方诸侯,可这点小势力,在王老面前完全不够看,王老的儿子中,就有四人曾经当过重要省份的总督。

    注意,这仅仅是曾经,王家的明面上嫡系的势力,是所有家族之最。人丁旺盛,主干力量都是家族内的宗亲。

    王老端起酒杯,“姜羽小友,我先单独敬你一杯酒,都是同道中人,等会儿,我还有很多疑惑向您请教。”

    王老率先发话,若是平时的官场,任何人都当不起王老的一敬,可现在却大大的不同。

    众人都惊呆了,无论是王奎农、林震还是姜东林,姜羽坐在桌子上都是王正一要求的,不然似这等场面,绝对轮不到一个小辈坐在桌子上的,获得王老的友情,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王老曾经的战友哪一个不是驰骋沙场的老将军。

    王奎农看向姜东林的神色有些迷惑,他越发的感觉看不透场上的局势,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领域一样。

    开什么国际玩笑,燕都王老向姜家的一个小字辈的小子请教,这话说出去,肯定没有人信。

    姜羽哪里敢托大,急忙答道:“只要是小子知道的,肯定会如实告诉王老。”这一个比较中肯的回答,在众人的眼中的意味各部相同,尤其是在王奎农心中暗想姜东林的孩子不懂事,没有站起身来敬礼,只是草草的说一句话。

    “那我老王就托大,先干为敬了。”

    姜羽急忙也干了这杯酒。

    酒是姜东林自己酿的粮食小烧,粮食酒不上头,王老吧嗒吧嗒嘴,竖起大拇指,“我修武多年,已经好久不沾酒,馋啊……东林,到时候这粮食小烧给我几十斤进燕都,以后这酒我常喝。”姜东林酿酒的粮食一般,可泉水正经不错,王钟喝出来丝丝元气的味道。

    当王老动筷夹大鱼和鸡肉的时候,王钟更加的惊讶了,心中的猜测在此刻都得到了印证,看姜羽的眼神更加的玩味了,他在想,自己的孙女辈的,有哪个能和姜羽相配。姜东林受宠若惊,急忙喝掉杯中的酒,“小羽在山下种了粮食,今年酿酒都用自家的粮食,肯定味道更醇香。”

    王钟在来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姜东林家的别墅几乎是独立的,周围全是农作物。

    “小羽种植的农作物,嗯……不错,不错。”

    王钟点点头,吃了一口参片,感觉灵力入腹,开怀的捋了一下胡须,“若常有这山参炖家鸡,常住在安北县也可以啊……”王钟心里想,却没有说出来,诺大的家族,根基在燕都,想要搬到安北,那可是奢望。王正一看老爷子美滋滋的吃肉喝酒,他也不客气,筷子飞动,吃了不少,连官场上的客套话都忘记说了,王奎农开始时还保持着矜持,到了后来,大家都在闷头吃肉,尤其是元气大鱼,味道极为鲜美,比淮王鱼,长江刀鱼等名贵鱼还要好吃。

    王奎农并不知道,他所吃的元气大鱼,价格早已经超过了国内所有名贵的鱼种,越吃越感觉到精神百倍,直到元气大鱼馅的饺子端上酒桌,众人才又来时另外一轮胡吃海塞。

    王家的小少爷眼睛贼溜溜的瞄着爷爷和老爹,时不时的看向姜羽,众人吃的是鱼的味道,而姜羽则是吃的是母亲做饭的熟悉味道。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众人已经折腾一天一宿了,把大家送到翻修后的五星级温泉会所,王正一拉着姜羽,说王钟有话要对他说。

    姜羽心中暗暗紧张,若是一般官僚,姜羽绝对不会放在心中,可是王老,他极为钦佩,几乎是问姜羽什么,姜羽肯定会实话实说,不能欺骗。让姜羽没有想到的是,屋中王家的小少爷也在。

    “东昌你还不见过姜真人。”

    王东昌是王家为数不多的纨绔,王家的人不许经商,经商的都是一些成员,所谓的商圈的盟友也都是一些依法办事的大型公司,露出一点点就够王家的纨绔们花销了,可就是这一点,让王钟极为不满,得知有的公司自主家族子弟胡乱花钱,任何企业都被王钟直接踢出王家的,王东昌却有一些自己的方法弄钱,小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王钟喜欢王东昌,是因为王东昌的古武天赋不错,可惜他的注意力都在小明星和金钱上,这让王老也没有任何办法,儿子好管,孙子舍不得太狠的管。

    当年王正一年轻的时候,可是直接扔到滇南的战场上的,现在的王钟无论如何也不能那么去做。

    “姜真人好。”王东昌的年纪和姜羽相仿,恭恭敬敬的行礼,知道眼前风淡云轻的年轻男子肯定有让王家佩服之处。

    姜羽点点头,“王老客气,我和东昌兄一见如故,应该以兄弟相称。”王钟摸着胡须,“我和你爷爷还有海南天是好友,你和东昌称兄道弟倒也没有乱了辈分,东昌,还不谢过姜真人。”

    “谢谢姜哥,以后到燕都找我,那我地头熟,我带你玩乐。”姜东昌是绝对的二世祖,在燕都地下纨绔中,妖孽一般的存在。

    “你这小娃子,再胡说让你爹揍你,姜真人怎么能和你那些不入流的朋友玩,正一,你和东昌先出去,我和小羽有话说。”王正一不用王钟说,也要带着王东昌出去,他发现地下一层的温泉极为舒服,在滇南工作压力太大,父亲的病情又让他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现在好了,王老爷子武道修为更进一步,王家在华夏地位肯定日益的巩固。